乡愁:农村杀年猪

腊月杀年猪,是故乡的一道风景,也是我们童年时代不可或缺的记忆。

那些年,故乡杀年猪的屠夫叫彭大钱。如今已经去世了。

阔别多年,故乡的情况已然陌生。早年听父亲说,彭大钱刀法厉害,祖传绝技,杀猪从来不用第二刀。我记事的时候,彭大钱就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但身体硬朗。刀法干净利落,整个村子都请他杀过年猪。那时,杀猪还得交屠宰税呢。多年以后,地方政府才取消了这个税种。

乡愁:农村杀年猪

乡愁:农村杀年猪

幼年时,家里的肥猪是母亲一手养大的。当初没有饲料概念,给猪喂的食物都是自己家亲手种植的。比如:土豆、红薯、玉米、瓢儿菜等等。童年的时候,我每年就盼望着杀猪的日子,因为,那天家里就会有各种好吃的。而这对家家户户来说,也是大事。仿佛节日来临,去集市上买菜,打扫房屋和院子,准备好木柴,迎接这天的到来。

年底杀猪的人家很多,屠夫忙不过来。

彭大钱在隔壁人家杀猪,母亲就赶紧烧开水。彭大爷到了,父亲叫上邻里几个青壮年过来帮忙,四到五人,一起去猪圈。有人揪着猪耳朵,有人提着猪尾巴,一起往外拉。猪只有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开始着急了,好家伙!死赖着不出去,并且拼命嚎叫。大伙连拉带推,将这个几百斤的畜生往院子里拖。

整天吃喝不干活的畜生,摆脱不了挨宰的命运,活该!

乡愁:农村杀年猪

终于,大家将年猪摁到了事先驾好的门板上。

这时,屠夫彭大爷赶紧拿出一把锋利的尖刀,迅速捅入猪的脖子。顿时,猪血喷涌而出,父亲赶紧让母亲拿木盆接住。年猪在这时,往往还会挣扎,最终陷入平静。第一道程序算是顺利完成。而这个时候,我往往躲在厨房,特别胆小,血腥的场面自然不敢正视。

紧接着,彭大爷在猪的大腿上割开一个口子。然后开始吹气,直到年猪的肚子胀鼓鼓的时候,就用绳子绑住切口,防止漏气。而我躲在旁边偷笑:彭大爷也不嫌脏!抱着猪腿亲! 父亲开始在旁边瞪我,你个小兔崽子,吃肉的时候,你不嫌脏了……接着,大家开始用壶装着开水往猪身上淋,淋到猪毛可以拔下的程度为止。而屠夫彭大爷开始刮猪毛,遇到质量好的他会收集带走,以后卖钱。等到猪毛被刮干净了,猪的身体雪白干净的,胖嘟嘟的,很好看。

乡愁:农村杀年猪

彭大爷,用刀子把猪头砍下。然后用铁钩牢牢勾住猪屁股,大伙一起努力,将年猪倒挂在楼梯上。然后剖开猪肚,摘下猪的内脏,大肠小肠……最后将猪分为两半。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习惯性地过秤。辛辛苦苦一年,得知道自家的猪养了多少斤。猪肉一部分过年吃,一部分用缸腌起来,加工成腊肉,偶尔也会有一些邻里乡亲过来买上几斤,价格比市场上要便宜一点。而故乡的人们,还会特别在意猪的膘厚不厚。所谓膘,指的是肥肉最外层皮的厚度,还有肥腻程度。膘越厚,越肥,人们越自豪。这就好比哪个男人的婆娘,做的饭好吃一样,脸上有光。

当晚,会请屠夫彭大爷,和邻里过来吃饭。

乡愁:农村杀年猪

如今,故乡的人陆续远走他乡,很少有人自己养猪了。

而过年不杀猪,年味就淡了许多。但过年杀猪喜庆的情形,依旧在我脑海里浮现。尤其是母亲在厨房,在灶间忙碌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