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母的守舊思想和固執己見,閉嘴就是冷暴力

閉嘴這個詞很有歧議,感覺像自己說話會傷害別人,如果換成:我不同你說話。主觀意義的傷害就很明顯。

父母思想守舊,固執己見真的是個很傷人的形容詞,卻又是個在年輕人看來很現象級的問題。

上有60老父老母,下有10歲小兒的中年妻子,看這個問題,真的感悟頗深。

面對父母的守舊思想和固執己見,閉嘴就是冷暴力


1

父母的思想是真的守舊嗎?

守舊這個事,很難下定論,哪一種才叫守舊呢?

作為接受科學知識教育的年輕人,不信神佛不信鬼是常態,但這一代人的父母都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擁躉者,不在佛祖面前打誑語,不在廚房裡將髒話,因為有灶神。每年的除夕一定要帶上香燭去祭拜逝去的爺爺奶奶,祖宗先輩們。

相信很多年輕人只是不想讓父母難過,所以聽話的照做,真正理解的恐怕少之又少。那這算不算守舊呢?還有那些堅持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孩子18歲前不能離婚,絕對不能裸婚等等這些現象級的差異觀點又是不是守舊呢?

又如果孩子眼中的你同樣是觀點過時的人,那我們又承認這是守舊嗎?

有個上小學的孩子,會徹底顛覆前30年的學習觀點。

一直認為,作業趕緊寫,寫完了可以去玩耍,如果你也這樣教育小孩是害了他。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什麼概念,讀題一定要快,準,透徹。這樣就對閱讀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詩詞歌賦都要有所瞭解,更別提四大名著,那要求的都是充分理解。完完整整把四大名著讀完的父母有多少,別提孩子。

一年又一年,不停的課改,我們的教育理念是否過時呢?

面對父母的守舊思想和固執己見,閉嘴就是冷暴力


2

需要怎麼做才不算固執己見?

未曾固執己見,難道不是我們瞭解信息,明白事態嚴重性後改變的觀點嗎?

據調查,有80%的人後悔選錯行。

這也是年輕的我們當年的一腔孤勇啊,填志願時,找工作時,多少父母不是表示你要想清楚,我推薦的行業,你不一定喜歡。大部分父母喜歡的體制內,醫生,律師。有多少人從事這些行業呢。

大部分父母不瞭解的互聯網,IT男,奉獻青春熱血的男兒大有人在。

何為固執己見,當代社會,很多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傳銷組織,網絡騙局,我們的父母與紛繁中,不停的拆穿騙局,學習新的防騙手段。很多父母,50歲才開始學習智能手機,好不誇張的說,微信的裡面的找到聊天對象,發視頻和發視頻聊天都需要學習10遍左右。一年級孩子就能輕鬆掌握的發紅包和表情包,多少父母還在持續學習中。

他們哪一點固執了,從車馬慢到高鐵飛機,他們感受著這個時代的日新月異,真的就是這個時代崛起的見證者。

面對父母的守舊思想和固執己見,閉嘴就是冷暴力


3

閉嘴不傷人,不同你講話最傷人。

我們總是對父母說:跟你說不通,說了你也不知道。

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別人對自己說這句話。

我的愛人是個中層管理者,逐年翻倍的考核目標讓他很焦慮。特別愛說這句話,我試圖去和他聊聊他的工作,是這句話;試圖去和他聊聊我絲毫沒有興趣的遊戲,是這句話;甚至我們在對某一些事情有爭議時,會說:你跟我說幹嘛,我們認知觀點本來就存在差異。

他說的一點都沒錯,我不瞭解的行業,我沒有興趣的事物,我和他本來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一定有不同的觀點。

可是他的出發點呢?他節省時間與精力的迅速解決一件事,也快速的消磨了我的熱情,我在一次次的被順口解決中覺得我們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

那父母呢?那個垂垂老矣的父母呢,那個兒行千里,常憂百日的父母呢,那個一次次目送你離開又無時不殷切盼望你歸來的父母,那個總想靠你再近一點,瞭解的再仔細一點的父母呢?你用少說點話,安逸。就輕鬆的KO了?


面對父母的守舊思想和固執己見,閉嘴就是冷暴力


我們選擇不去認真的溝通,我們沒有耐心教會新技能,我們放棄拉著他們看這個新的世界。,就已經變相的將父母判定為就是那個待著老房子裡,沒有精彩晚年生活的孤寡老人啊。

或許我們沒有很多時間陪伴,但我們總能擠出時間,打個電話,用一個月教會一個新技能。

可能會有爭執,吵鬧,雞毛蒜皮,這又何妨呢?生活本就是熱熱鬧鬧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