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疫,我們在湖北見證

這場戰疫,我們在湖北見證

這場戰疫,我們在湖北見證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病房內,醫護人員徹夜不眠守護患者。

  • 12位廣東記者的湖北記“疫”

4月10日,堅守在湖北的最後一支廣東醫療隊——廣東省第二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與廣東省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前方指揮部返回南粵大地。送別廣東醫療隊後,4名南方日報記者繼續留守武漢,報道這座可愛又可敬的城市。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武漢一度告急,湖北一度告急。廣東醫療隊除夕夜緊急馳援,南方日報2名記者隨隊出征。此後,又有10名南方日報記者先後奔赴武漢、荊州戰“疫”最前線採訪報道。

記者們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現場、記錄時代,將目光聚焦白衣執甲戰疫魔的醫護人員,將鏡頭對準齊心協力渡難關的荊楚人民。這場戰“疫”,我們在湖北見證。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3月20日,荊州市民專程趕來送別廣東醫療隊。

//

看到人的渺小與偉大

//

南方日報記者 趙楊

2月20日,我隨醫療隊抵達宜昌機場,再乘大巴趕赴荊州。大巴上黑著燈,沒人說話,大家靜靜地望著車窗外。天已黑,路上除了護衛我們的警車,幾無一人,路兩旁的樹枝光禿禿的。面對狡猾的病毒,緊張是人的本能。

在病房裡,我看到人的渺小。重症危重症患者苦苦支撐,醫護人員拼盡全力,但一些生命依舊難以挽回。不少患者有心理壓力,這壓力不僅來自於擔憂自己能否逃脫病毒魔爪,還來自於親人、朋友病重甚至過世的悲痛。

但,我也看到了人的偉大。偉大在於全民戰爭、科學防治,多少人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偉大還在於堅強。荊州的胡女士一家五口感染髮病,當時床位緊張,胡女士讓老伴、兒子、兒媳先去住院,她“斷後”,照顧2歲半無法入院的孫子。這是在何等無助之下的悲壯之舉。胡女士後來病情拖久了,入院治療死裡逃生,她說一定要活著,因為要是死了,會讓兒子終生難安,因為是兒子帶回了病毒。這就是中國母親的偉大。

幸運的是,他們一家五口平安團聚,也讓人們堅信這場戰“疫”後必能迎來“大團圓”的結局。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武漢加油,武漢你好!

//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武漢,來看你的苦楚,你的強韌”。2月21日晚抵達武漢時,我在心裡念著這句話。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此刻變得空曠冷清。巨型霓虹燈在深重夜色裡打出“武漢加油”的大字,令人震撼。

一個多月裡,我走進隔離病區、方艙醫院,見證著醫患同心戰“疫”的努力;也曾深入封閉社區,走進患者家庭,講述平凡人的勇敢與堅韌。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形成了我的武漢記“疫”——

住院兩個月的67歲患者田少蘭,在廣東醫療隊的救治下闖過鬼門關,她說:“多虧了你們,我才能再次看到如此美麗的春天。”

除夕夜趕赴武漢的廣東醫療隊隊員鄧醫宇告訴我,每次經過一間間病房,都會想起這間病房裡死去患者的臉。

老公發病13天后猝然去世,也被感染的劉茜熬過絕望的日子後,捐獻血漿去幫助其他患者,她說,武漢精神就是“不服周”。

4月4日,全國哀悼日,志願者司機們自發趕到武漢長江大橋下,100多臺車子齊聲鳴笛,響徹長江上空……

武漢,無愧於英雄的名字。如今,武漢“解封”,正逐漸變回曾經的市井武漢。城市裡的霓虹燈,大字變成了“武漢你好”。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自除夕隨廣東醫療隊出征馳援,在武漢採訪的兩個月時間裡,我常聽到一句醫學界的名言: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日子久了,我對這句話的含義也有著愈發深刻的理解。

第一次是大年初五,我們走進漢口醫院的隔離病房。80名住院患者中,超七成是重症,呼叫醫生護士的鈴聲此起彼伏,患者的焦慮、恐懼真實可感。每到一名患者床邊,廣東醫療隊隊員、中山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健鋒總要為他們加油鼓勁。“在這裡,安慰有時是最好的‘藥’。”吳健鋒說。

第二次是在協和醫院西院ICU,廣東醫療隊隊員冒雨轉送一名腦部出血患者做CT檢查。病房到放射科距離不足200米,但從開始準備到推著患者做完檢查,8名醫護人員花了近一個小時,脫下防護服時已渾身溼透。“不論條件多麼艱難,幫助患者是天職。”隊員李雯靜說。

第三次是3月7日,武漢最大的東西湖方艙醫院最後一名病人出院,即將休艙。我們走進艙內看到,醫護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整理與消殺。儘管身體疲憊,他們卻有說有笑,心情無比輕鬆。在醫者心中,治癒不再只是“有時”,那種成就感無與倫比。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3月8日16時許,武漢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送走了最後一名患者,正式“休艙”。圖為患者清零後,方艙醫院內一位護士坐在座椅上休息。床空了,勝利也近了。

//

記錄時代裡的一粒灰

//

南方日報記者 曹嬡嬡

37天,這是我當記者後,出差時間最長的一次。

按照安排,我先後去了荊州兩家重症救治中心和疫情最嚴重的洪湖。這幾個地方的ICU,集中著當地全部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

採訪前曾一次次心理預設,那裡會發生的一幕幕搶救畫面。但當第一次走進荊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時,才真正感受到,原來生死是這麼平靜的事情。

躺在病床上的人,大多數處於昏迷狀態。他們連著一根根導管,生命體徵通過儀器監測,病房只有呼吸機的聲音。

有人說,記者生涯仿若容器,盛放人世間那些悲苦辛酸的味道。這些日子裡,我們就記錄了不少有這些“味道”的故事。比如第一次處理遺體的值班護士、在城市最大社區值守的高三教師、醫院唯一能做手術的婦產科醫生等。疫情之下,沒有局外人。

結束一線工作,也意味著告別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每天翻不完的微信對話框,以及一個個未知的新聞現場。而那些我們曾關注的洪流中的個體,也開始了新的人生。

2020年會遠去,慶幸留有一份底稿,記得這個春天,記錄時代裡的一粒灰。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3月3日,荊州市中心醫院內,廣東醫療隊對一名“新冠”患者進行心肺復甦。

//

面對困難他們迎難而上

//

南方日報記者 徐昊

從1月24日到3月20日,從凜冽寒冬到陽春三月,從全面“封城”到迎來勝利曙光,作為一名攝影記者的我,在一線記錄著武漢抗疫歷程。

面對疫情,廣東援助武漢第一批醫療隊選擇“逆行”,克服重重困難,拯救病人於危難之中。作為隨隊記者,我見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

接手漢口醫院呼六病區初期,第一批廣東醫療隊遇到不少困難:隔離病房院感防控不到位、中心供氧不足、病房垃圾無人清理……面對困難,隊員們多次召開會議,討論謀劃改進措施,逐步將醫護工作捋順。

由於醫院基礎設施不足,隊員們無法使用ECMO等高端技術,但是他們仍然抓住每一個可能拯救患者的機會。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護士為多痰重症患者拍背吸痰,一拍就是半個多小時。三人成組輪換操作,近距離面對患者,在穿著厚重防護服的狀態下,兩人扶著患者保持側躺,一人持續進行拍背動作,她們不僅要面對患者吐痰造成氣溶膠的危險,還要持續進行體力活動,一輪下來每個人都累得喘不過氣來。正是這些醫護人員默默付出,武漢的疫情才能在兩個月內得到有效控制,他們都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2月25日早上8點,陽光照進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內,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起身望向窗外。享受著久違的暖陽。

//

你以命相守,我忠誠記錄

//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想過回不來,但沒想過輸。”

“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鋪一條路,幹成一件事!”

“不救肯定會死,救了也可能死,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應全力以赴。”

在被防護服保護的密閉空間裡,感官接受的信息有所損耗:觸覺變鈍、畫面變糊、聲音變小……但這些話從廣東醫療隊隊員嘴裡一字字蹦出來,穿過一層層口罩、隔離服、面屏,一聲聲傳出來的時候,卻依然那麼動人心魄,那麼擲地有聲。

大醫精誠,字字千鈞。義無反顧,以命相守。同處這樣的環境,我對醫護人員在重重包裹之下還能完成那些大幅度的搶救動作和細微處的精準治療更加體會深刻——

有人妙手仁心,通宵完成國內第一例危重新冠肺炎ECMO長距離轉運;有人膽大心細,僅用時10秒就順利為病人換上“新肺”;有人奮不顧身,為搶救情況危急的病人,接到通知就往病房裡衝;有人慈悲為懷,穿著厚重一整夜守在病人的床前。

這樣的勇氣,這樣的努力,這樣的堅守,值得留下文字和影像記憶。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很榮幸有機會伴他們身側,忠誠記錄一幕幕生死搶救、千鈞一髮的場景,流傳一個個為自由呼吸咬牙堅持的故事。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3月11日,荊州市中心醫院,廣東醫療隊員們齊心協力轉運病人,準備為其拍攝CT。

//

勇敢是一種選擇

//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面對未知病毒,恐慌與害怕是應激反應,但勇敢是一種選擇。在重症監護室,患者周平對我說,與病毒鬥爭是人類的本能.那一刻,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是不可以被打敗。

“別說我是英雄,只是換個地方治病救人。”這是醫護人員掛在嘴邊的話。馳援湖北,是滿腔熱血,也是職業使然。疫情下,普通人對醫者的崇拜與敬佩,似乎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一場救治剝離了一些桎梏後,醫患關係更純粹——疾病是共同敵人,醫患是戰友。

於是,勝利時歡呼,落敗時悲痛。

當一個人離開後,醫生心懷愧疚,用“盡力了”說服自己繼續往前走。這是因為沉浸在悲傷中,會辜負更多生命。疫情下的死亡,一些人來不及告別親人。災難席捲而過,對於倖存者,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2020年,宅在家成為了共同的記憶。但宅久了,心理防線會決堤。心理熱線接線員醫生龔臣知道,每一種負面情緒的背後是對正常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無名之輩,不意味著無能為力。每個人都在努力,讓一切恢復正常。多年後,也許沒人記得他是誰,但歷史這個傢伙,記憶力好著呢。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好春光,來之不易

//

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

收到要寫記者手記的信息時,我正好在漢口江灘拍照。這裡陽光正好,柳絮飄飛,有人在鍛鍊,有人在釣魚,有人在發呆,一切平靜而美好。武漢這座城市在漸漸復甦,只是江面上偶爾飄來的一朵朵祭奠用的白花,訴說著這段時間的艱辛。

還記得初到武漢時,帶著緊張與不安,我便和小夥伴一頭扎進了深夜重症病房。在這個被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用鏡頭記錄了父子的永別、夫妻的相守、醫患的攜手。當時,武漢很難,前來馳援的醫護人員也很難。“95後”護士孔佩文哭著說:“像一群小孩穿上了大人的衣服,在這裡扮成熟。”但正是有了這股勁頭與力量,局勢才得以扭轉。

醫護人員偉大,武漢人也是英雄。獨腿社區網格員的那句“我只是憑良心做事”,說出了許多基層志願者的心聲。我們走訪的8個武漢家庭,在歷經磨難後,鮮有抱怨和灰心,每一個人都表現出堅韌與善良。

如今的武漢漸漸復甦,近兩個月的時間,我鏡頭下的畫面,也在逐步變得美好。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甚幸,為戰“疫”留影

//

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去時風雨交加,歸時春暖花開。這個特殊的春日裡,藏著難忘的39天。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我有幸跟隨廣東醫療隊馳援荊州。疫情之下,所有生活的軌道都被打亂:有城郊村民因為疫情“封城”而無法外出打工謀生,有洪湖百姓因為疫情而望著農作物滯銷,也有醫療隊員推遲了與妻子的婚期,更有隊員因為疫情拋下仍在襁褓中的孩子奔赴一線。

作為一名專注於影像內容的記者,我預想過種種生死離別的場面。可到了現場才發現,一切原是如此平靜:冰冷的導管器械旁,醫療隊員們冷靜救治;寂靜的大街小巷裡,市民們自覺居家。

有朋友曾問我,可有些許怯懼?誠然,面對看不見的敵人,起初離開醫院時,恨不得把全身消殺。但在看見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地奔走在病床之間,擔憂也變成了對記錄時代的渴望。

如今凜冬已過,春風和煦。每個人都被這場疫情影響著,改變著。作為記者,我們看過夜班醫護人員臉上的汗水,也見過醫療隊撤離時市民的眼淚。而這汗與淚,澆築著自己內心繼續記錄真實與感動的決心。

能為這個特殊的春日留影,甚幸!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2月16日下午,荊州洪湖市人民醫院,為了提供更好的救治條件,廣東醫療隊員對10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緊急轉運。

//

不平凡的2020,難忘的武漢記憶

//

南方日報記者 羅斌豪

2月21日,我抵達武漢。彼時,疫情高峰已經過去,新增確診病例與現存病例都進入下降階段。

在漢口醫院,我第一次親歷死亡的突然而至,一位中年男子的父親永遠離開了。在他無奈的踱步和目光之中,父親的遺體很快被殯儀館工作人員轉運出,沒有親人與他同在,更來不及更多的悼念。

然而,在採訪醫護人員以及病人的過程中,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安心與有序。作為記者,進入病區的每個流程、每個細節都有人悉心提醒。採訪中,大家的情緒和表述也顯得從容與平和。面對無形的病毒,是集體的力量讓工作得以井井有條。隨著疫情緩和,我陸續見證了武漢各方艙醫院關門大吉、廣東醫療隊分批迴撤、市內公共交通、商圈逐漸恢復營業,一天天感受這座城市的復甦。探訪迴歸家庭的病例,我得以傾聽他們的心碎與寄望,記錄下不少溫情瞬間,他們的生活也將迎來重生。

2020,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我們流下過淚,也付出了愛,更感受到力量。這裡的英雄主義屬於集體,慶幸的是,這一次我能成為其中一員。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在武漢,記錄下那些瞬間與個體

//

南方日報記者 吳帆

在武漢,每張病床都是一個生死場,也是醫護人員的戰場。我與同事共同在抗疫前線,記錄下那些瞬間與個體。

在協和醫院西院ICU蹲點,我們記錄下凌晨的重症病房。那裡是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由鍾南山院士團隊接管。ICU裡空氣彷彿是凝固的,只能聽見醫療儀器不斷響起的“嘀嘀”聲。在與死神搏鬥的最後一道防線,醫護人員用盡全力挽留生命。

在漢口醫院採訪,我們報道最早到達的醫療隊的經歷。除夕夜廣東第一批醫療隊奔赴武漢,那時正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面對未知的危險,“白衣戰士”將無序變為有序。曾經在小湯山“抗非”的英雄,在漢口醫院再次打下了一場阻擊戰。

在大街小巷尋訪,我們關注到8個普通的武漢家庭,為他們拍下全家福,講述他們的頑強、親情和成長故事。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生活的道路還在繼續,我們記錄下這些個體的命運與歷史。

我們把疫情前線的信息分享給所有人,在時代的敘事中將那些瞬間與個體記錄下來。武漢經歷了大雪寒冬,如今春暖花開,陽光照耀著這座城市。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

讓時間聽見普通人的聲音

//

南方日報記者 吳明

在武漢,我沒有太多聚焦那些波瀾壯闊的人和事,而是將鏡頭對準普通個體,希望於市井人煙中,觸摸到疫情之下的時代脈搏,留下普羅大眾的記憶。

在這裡,我看到“00後”護士已經抵達“戰場”,在本應被照顧的年齡,卻擔負起守護方艙醫院通道的重任,她說,“穿上防護服的時候,我就不是孩子了”;為社區1000多戶慢病患者送藥的大叔,某天曾跑遍江漢區所有開業的藥房,他說,“我不是藥神,只是社區網格員”。在“封城”的日子裡,是他們守望著愛與生之希望。

在這裡,我看見風雪中,兒子將傘傾向老母親,攙扶著佝僂的她小心行路;昏暗的燈光下,小賣部打開半扇門,向街坊賣些日用零雜;暮色降臨,在巷子跳交誼舞的武漢婆婆,發出活潑的笑聲;方艙醫院裡,病人躺床上閱讀、在走廊做健身操。在疫情的陰影下,他們努力活著的樣子,真美!

他們是普通的個體,也是發光的英雄,值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印記。

當疫情被控制,春光復蘇,我看見孩子在窗口眺望新芽,農人在油菜花中勞作,田裡準備翻種小白菜,街上綻放更多笑顏,我被這日益靈動起來的人間煙火打動。真好呀,這座城市在春天裡,等到了天明。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3月11日,得勝橋,在封閉的社區裡,一名男子在夜裡遛狗,背景是黃鶴樓。

【燒腦】2家公司、1個家庭,7人發病,誰該“背鍋”?

【世界帕金森病日】在疫情期間如何照料帕金森病患者?

【最新】無症狀感染者會引發反彈嗎?啥時候可以動?鍾南山回應了

致敬!

这场战疫,我们在湖北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