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茶园施肥,是指人们有意识地施 入某些营养物质,补充因茶叶采摘带走的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创造营养元素的合理循环和平衡,以 保证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达到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的目的。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因此,必须遵循经济,合理,科学的施肥原则,因时,因地,因茶树的不同种和生育期,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适时,适量地施用,才能使茶园施肥发挥最大的效应。

一, 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茶树主要生长在水热条件好的亚热带和湿润热带区域的酸性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虽然较快,但分解速度非常迅速,故一般有机质含量较低,理化性质差,保水,保肥能力低。

因此,在茶树栽培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增施有机肥,以改良茶园土壤。

有机肥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它具有取材容易,积制简便,营养全面,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而持久等特点。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有机肥施入后,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逐步转化成土壤腐殖质,促进土壤机构的改良,提高土壤胶体的吸附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但是全部施用有机肥,而不施无机肥也不行,因有机肥中营养元素的百分含量较无机肥低,且供肥速度大多比较迟缓,不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肥量大,吸收快的要求。

此外,有机肥的积制,施用等都不及无机肥方便。因此,只有在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速效性的无机肥,才能达到既满足茶树生长过程中的需要要求,又不断改良土壤的目的。

二, 氮肥为主,氮肥与钾肥和其他元素相结合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茶树栽培以采叶为主要经济目的,对氮素的需要量大,氮肥对茶叶增产效果也最好,施用氮肥的经济效益往往也十分显著。

投产茶园都要及时施用氮肥,但长期施有大量氮肥,容易导致土壤理化性恶化,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平衡失调,氮与其他元素的拮抗作用将会明显表现出来,有碍茶树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并降低了氨肥的增产效果,甚至出现不同的缺素症,而使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因此,在以氮肥为主的基础上,茶园施肥应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和其他营养元素的肥料,以满足茶树对氮等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又有利于保持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关系。

同时,磷,钾肥及其他营养元素只有在施氮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好的增产效果,若施磷,钾肥量过多,则可能导致茶树生殖生长旺盛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三, 生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在年生长周期中总是不停地吸收所需的养分,基肥不仅对春茶有影响,而且对茶树全年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

无论是幼龄茶园,成龄茶园或衰老茶园,都应重视基肥的施用。同时,在茶树年生育过程中,其生长和需肥都具 有明显的阶段性,只施基肥而不进行追肥就难以满足茶树生育对养分的需要。

必须针对茶树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养分需要的实际情况,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分期追肥。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四, 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不同种类肥料的性质和肥效均有不同,有的肥效快,有的肥效慢,有的易挥发,有的易引起肥害,有的不能混合用。

在茶园施肥时,应根据各种肥料的性质,掌握施用肥料的数量,方法,时间等,以提高施肥效果。

五, 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茶树的叶片也具有吸收养分的能力,有些微量元素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配合叶面施用才可获得良好效果。

因此在茶园施肥中除了进行根部施肥外,还可以进行叶面施肥,尤其是出现土壤干旱,湿害和病根等情况下,叶面施肥更显必要。但是由于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数量都远不及根系。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茶园施肥要以根部施肥为主,适时辅以叶面施肥,两种施肥方式相互配合以发挥各自的效应。

六,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茶园施肥还要根据茶树品种特点,生长情况,茶园类型,生态条件以及所采用的其他农艺措施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

如茶树品种不同,早芽种与迟芽种的发芽时间相差15-30天,施肥时间就应不同。有的茶区春天干旱,气温低,春茶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茶树长势猛,吸肥量多,施肥效果好,故可适当提高夏,秋茶追肥比例。

幼龄茶园应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比例,以促进茶树的根茎生长,培养庞大的根系和粗壮的骨干枝。

茶园的施肥原则,坚持6个原则,让茶园土壤营养充分全面

生产绿茶的茶园,可适当提高氨肥的比例,而生产红茶的则应提高磷肥的比例。

茶园深耕配合深施有机肥才能发挥耕作的作用,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普遍可提高肥效。总之,茶园施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一项孤立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必须遵循因地原则,灵活掌握的基本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