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就念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曾幾何時,還在用著粉筆和黑板上課的老師們,認識了一位叫做PPT的朋友。

有的老師跟這位朋友混的很熟絡,成了其他老師眼裡的時髦風向標;有的老師看不慣這位朋友,慢慢地就被人看作是“老古董”淘汰了。

歲月如梭,一段時間過去後,大家發現喜歡跟這位朋友搭夥講課的人越來越多,可這當中太多人不是讓自己做課堂的主角,而是讓這位朋友替代自己做主角,彷彿忘記了自己身上還掛著“老師”兩個字。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不外乎以下的原因:①教學不專業、錯把重點抓;②被學生打臉,積極性降低;③被現實誘惑,注意力轉移;④不適合教學,趕鴨子上架;⑤PPT不會做,惡性循環;⑥不是本專業,講也講不好。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曾經的大學課堂,老師滿頭粉筆屑,講的聲情並茂

一、教學不專業,錯把重點抓

這種錯誤常見於年輕的老師,由於在學科內沉浸的時間不長,心理和年齡上也更接近學生,所以在授課內容上太過迎合學生,PPT做的華而不實,到頭來學生學不到東西,回頭還埋怨老師。

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老教師,已經被“淬鍊”成了老油條。他們內心深知:我好好講也不加錢,我不好好講你也不能拿我怎地。學生願不願意聽,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範圍內。與其認認真真做教研,還不如做個全都是字的PPT,上課照著念,有一些還真的能念出和尚唸經的感覺,頗有韻律,有點像CHINESE RAP。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現在的大學課堂,彷彿離開PPT,大家都玩不轉了

二、被學生打臉,積極性降低

有的老師,上課的內容經過長時間精心準備,奈何還是吸引不到學生的注意力。自己上課激情澎湃,學生下面狂玩手機,久而久之自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覺得努力完全看不到成果,也就放棄了打磨課程。但是這反而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到了大學立刻鬆懈,喪失了目標,上課只為打卡,下課才是生活重點。慢慢也傷害了那些認真負責的老師們的心。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如果愛因斯坦有PPT助力,不知道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場景

三、被現實誘惑,注意力轉移

大學的老師,有兩項最主要的任務,一是科研,二是教學。

做科研需要幹嘛呢?做實驗、談合作、申經費、發論文。幹教學呢,要研究課程、準備課程、教授課程、有效總結、改進課程。

做科研能得到什麼呢?

①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一路上去評職稱評得快。指望教學你能評得上嗎?哦,有人能,但不屬於大多數人。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如果科學研究帶來的收益高出教學甚多,你會怎麼選擇呢?

②拿課題、奪榮譽。有了課題就有了經費,不僅自己做研究有基礎,還能讓學校裡外有光;一旦出了成果,市裡、省裡乃至國家級的獎項拿到手軟,名利雙收。講課講得好,能拿到榮譽嗎?哦,教學能手算不算?

③提高大學排名。不管是國際排名還是國內評價,都離不開科研成果,而且這方面的權重還很高。大學為了提高社會評價,自然會重視老師的科研產出了。企業裡面都講業績、定KPI,大學裡面老師的KPI裡,有多大比例是教學呢?教學又看不到什麼成果。

看過以上對比,如果你是大學老師,你選擇把主要精力用在授課還是科研啊?至關重要和無足輕重這兩頂帽子,你給誰戴?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將心比心,如果你是大學教授,你會怎麼選?

四、不適合教學,趕鴨子上架

想當上一名大學老師,最重要的是在本專業領域內,有一定的成就,至於講好課所需要的表達能力、感染能力等等,則要求沒那麼嚴格。難免有些老師是研究型的人才,沉默寡言、不善言辭,但是一做起科研來就一個頂仨。

像這種性格的老師,你硬要讓他上講臺講課,會產生什麼副作用呢?第一,上課之前就有逆反心理,認為自己在浪費時間;第二,講不好得到負面反饋,更不願意講;第三,上著課心裡還惦記著科研,沒辦法專心。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做好科研和講好課是兩回事,能夠同時做好的,絕不是全部

五、PPT不會做,惡性循環

做PPT也是一項專業技能,這幾年職場有個熱點話題,爆發於新東方,叫做:埋頭工作的不如做PPT的,對吧?你細想一下,如果PPT可有可無,對領導來說毫無意義,又怎麼會有人花錢去學這個技能,又怎麼會讓努力工作的人垂頭喪氣呢?

好的PPT重點突出,文字不多但是提綱挈領。我們現在的大學老師,很多人做PPT不是為了講課,就是為了念起來方便,所以一頁PPT動輒幾百個字,密密麻麻看起來很是頭大。只有他自己念起來津津有味,搖頭晃腦,樂在其中。

長此以往,課堂上喪失了互動,沒有了反饋,課後也就沒有了改進的可能性。這不就是惡性循環嗎?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好的PPT讓人浮想聯翩,壞的PPT讓人昏昏欲睡

六、不是本專業,講也講不好

這種可能性,常發生在一些層次比較低的大學裡面,有的專業招不到合適的老師,於是領導就一拍腦袋說到:哎,那個誰誰誰,你的專業跟這個專業距離不遠,這門課沒人上,就你頂上吧。聽起來像不像抓壯丁啊?

老師不得不接受任務,自己又怕出紕漏,怎麼辦呢?乾脆弄本專業書,拆碎了做成PPT唸吧。期末考試把題目出的簡單一點,領導那裡交待得過去,學生這邊也沒什麼大意見,看起來還挺圓滿是不是?

以上就是PPT朗讀者氾濫的六大原因,看看你的身邊有幾個這樣的老師?來評論區說出他們的故事!

上課就唸PPT,下課扭頭就走人,大學老師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關注我,助你規劃錦繡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