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曾几何时,还在用着粉笔和黑板上课的老师们,认识了一位叫做PPT的朋友。

有的老师跟这位朋友混的很熟络,成了其他老师眼里的时髦风向标;有的老师看不惯这位朋友,慢慢地就被人看作是“老古董”淘汰了。

岁月如梭,一段时间过去后,大家发现喜欢跟这位朋友搭伙讲课的人越来越多,可这当中太多人不是让自己做课堂的主角,而是让这位朋友替代自己做主角,仿佛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挂着“老师”两个字。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不外乎以下的原因:①教学不专业、错把重点抓;②被学生打脸,积极性降低;③被现实诱惑,注意力转移;④不适合教学,赶鸭子上架;⑤PPT不会做,恶性循环;⑥不是本专业,讲也讲不好。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曾经的大学课堂,老师满头粉笔屑,讲的声情并茂

一、教学不专业,错把重点抓

这种错误常见于年轻的老师,由于在学科内沉浸的时间不长,心理和年龄上也更接近学生,所以在授课内容上太过迎合学生,PPT做的华而不实,到头来学生学不到东西,回头还埋怨老师。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老教师,已经被“淬炼”成了老油条。他们内心深知:我好好讲也不加钱,我不好好讲你也不能拿我怎地。学生愿不愿意听,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与其认认真真做教研,还不如做个全都是字的PPT,上课照着念,有一些还真的能念出和尚念经的感觉,颇有韵律,有点像CHINESE RAP。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的大学课堂,仿佛离开PPT,大家都玩不转了

二、被学生打脸,积极性降低

有的老师,上课的内容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奈何还是吸引不到学生的注意力。自己上课激情澎湃,学生下面狂玩手机,久而久之自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觉得努力完全看不到成果,也就放弃了打磨课程。但是这反而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到了大学立刻松懈,丧失了目标,上课只为打卡,下课才是生活重点。慢慢也伤害了那些认真负责的老师们的心。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爱因斯坦有PPT助力,不知道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三、被现实诱惑,注意力转移

大学的老师,有两项最主要的任务,一是科研,二是教学。

做科研需要干嘛呢?做实验、谈合作、申经费、发论文。干教学呢,要研究课程、准备课程、教授课程、有效总结、改进课程。

做科研能得到什么呢?

①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上去评职称评得快。指望教学你能评得上吗?哦,有人能,但不属于大多数人。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科学研究带来的收益高出教学甚多,你会怎么选择呢?

②拿课题、夺荣誉。有了课题就有了经费,不仅自己做研究有基础,还能让学校里外有光;一旦出了成果,市里、省里乃至国家级的奖项拿到手软,名利双收。讲课讲得好,能拿到荣誉吗?哦,教学能手算不算?

③提高大学排名。不管是国际排名还是国内评价,都离不开科研成果,而且这方面的权重还很高。大学为了提高社会评价,自然会重视老师的科研产出了。企业里面都讲业绩、定KPI,大学里面老师的KPI里,有多大比例是教学呢?教学又看不到什么成果。

看过以上对比,如果你是大学老师,你选择把主要精力用在授课还是科研啊?至关重要和无足轻重这两顶帽子,你给谁戴?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将心比心,如果你是大学教授,你会怎么选?

四、不适合教学,赶鸭子上架

想当上一名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成就,至于讲好课所需要的表达能力、感染能力等等,则要求没那么严格。难免有些老师是研究型的人才,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是一做起科研来就一个顶仨。

像这种性格的老师,你硬要让他上讲台讲课,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呢?第一,上课之前就有逆反心理,认为自己在浪费时间;第二,讲不好得到负面反馈,更不愿意讲;第三,上着课心里还惦记着科研,没办法专心。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做好科研和讲好课是两回事,能够同时做好的,绝不是全部

五、PPT不会做,恶性循环

做PPT也是一项专业技能,这几年职场有个热点话题,爆发于新东方,叫做:埋头工作的不如做PPT的,对吧?你细想一下,如果PPT可有可无,对领导来说毫无意义,又怎么会有人花钱去学这个技能,又怎么会让努力工作的人垂头丧气呢?

好的PPT重点突出,文字不多但是提纲挈领。我们现在的大学老师,很多人做PPT不是为了讲课,就是为了念起来方便,所以一页PPT动辄几百个字,密密麻麻看起来很是头大。只有他自己念起来津津有味,摇头晃脑,乐在其中。

长此以往,课堂上丧失了互动,没有了反馈,课后也就没有了改进的可能性。这不就是恶性循环吗?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好的PPT让人浮想联翩,坏的PPT让人昏昏欲睡

六、不是本专业,讲也讲不好

这种可能性,常发生在一些层次比较低的大学里面,有的专业招不到合适的老师,于是领导就一拍脑袋说到:哎,那个谁谁谁,你的专业跟这个专业距离不远,这门课没人上,就你顶上吧。听起来像不像抓壮丁啊?

老师不得不接受任务,自己又怕出纰漏,怎么办呢?干脆弄本专业书,拆碎了做成PPT念吧。期末考试把题目出的简单一点,领导那里交待得过去,学生这边也没什么大意见,看起来还挺圆满是不是?

以上就是PPT朗读者泛滥的六大原因,看看你的身边有几个这样的老师?来评论区说出他们的故事!

上课就念PPT,下课扭头就走人,大学老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关注我,助你规划锦绣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