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完成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47歲的她怎樣完成這了不起的挑戰

兩年完成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47歲的她怎樣完成這了不起的挑戰

薇薇安李是美國一位47歲的華裔女軟件工程師,2017年11月她以5小時55分03秒的成績完成了南極冰雪馬拉松,成為54名完賽者當中的一員。至此她也完成了一個特殊的大滿貫,在七大洲都完成過馬拉松(或以上距離)比賽,而全球完成過這一成就的女性至今還不到50人。

而她進行長距離的跑步還只有兩年時間,她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就是2016年4月的北極馬拉松,完賽後她說:“當你跑過北極馬拉松之後,其他的馬拉松都會簡單很多。”但是當她參加過南極冰雪馬拉松之後她否定了自己的這句話。

北極馬拉松之後,她有參加了一些馬拉松及更長距離的比賽,其中就有撒哈拉沙漠馬拉松,5個賽段,每天要跑80公里左右,而且是在超高的氣溫當中。還有秘魯的印加古道超級越野賽,起點海拔2636米、終點海拔2721米,中間要翻越三座3600米以上的山峰。

除了參加比賽,她還參與了一些公益項目,那些被她幫助過的孩子的笑臉也成為了她跑步的動力。

兩年完成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47歲的她怎樣完成這了不起的挑戰

儘管她不是完成南極冰雪馬拉松以及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年齡最大的人,但作為一個47歲而且跑步不久的女性能完成這樣的挑戰也相當令人敬佩。最近美國媒體Times of San Diego對她進行了專訪,我們也從中整理了一些主要信息。

問:在南極,完成比賽之後男子冠軍說還想再跑一圈,你能分享一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嗎?

答: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我們這些參賽選手在網上有個交流小組,比賽之後有一個小調查,很多人都有相似的感受,都想再跑一圈。

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是我七大洲大滿貫的最後一站,所以在比賽裡我想的不僅僅是這一場比賽,更多的還有七大洲大滿貫,比賽的過程當中可以說是百感交集。

回想著20個月的旅程,真的是有點不可思議,這段旅程也改變了我。比賽越艱苦,我對自己的瞭解就會越深入。當完成了艱難的比賽過後,人生也會變得更簡單明瞭。

問:撒哈拉沙漠馬拉松對你意味著什麼?


答:撒哈拉沙漠馬拉松不僅是身體上的挑戰,更激發了我的內心。我的孩子們知道,我經常會說“太棒了,我完成過撒哈拉沙漠馬拉松”

完成了這項比賽之後,我也特意帶著在那裡帶過的手環去參加了一些比賽,比如芝加哥馬拉松、印加古道超級越野賽等等。在南極冰雪馬拉松,我也穿上了撒哈拉沙漠馬拉松的衣服。

在南極我也回想起了這七大洲大滿貫的里程,想到還有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挑戰,還是有點難以置信,就在兩年之前,我對這些事情還是一無所知。

我還經常回憶起上學時參加體測是的掙扎場面,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運動員,我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運動員。

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止我去完成七大洲大滿貫,因此我也在想是不是在生活中因為不敢嘗試而錯過了更多的東西?如果像撒哈拉馬拉松那樣去突破自己,我還能去做什麼呢?

問:好像你對其他的參賽者也很瞭解,你們是怎樣互相幫助的?


答:比賽之前我就認識兩位參賽者,來自菲律賓的維克多和來自丹麥的弗蘭克,2016年參加北極馬拉松的時候,由於冰蓋的裂縫,我和維克多曾經一起被困在跑道上。弗蘭克和我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在我準備撒哈拉沙漠馬拉松的過程當中,他也給了我很多幫助。

在南極我也結識了很多很棒的新朋友,你能想象一群瘋子瘋狂的在南極奔跑,那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我們也經常在一起閒逛、聊天、踢球,總之玩的是很開心,也交流一些跑步的事情和未來跑步的計劃。

我不覺得我們是在互相幫助,這更像是一個非常有愛的集體,一個大家庭,有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們分享著自己獨特的經驗和禮物,我們就像是兄弟姐妹一般。

比賽結束了,我們還是會有很多見面的機會,我們在互聯網上也有交流的小組,比賽一結束,就有人在討論明年的參賽計劃了。

兩年完成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47歲的她怎樣完成這了不起的挑戰

問:那麼你有什麼參賽計劃,怎麼去挑戰自己?

答:下一個目標就是UTMB,但是它需要15分的積分,還得祈禱中籤,而我現在只有6個積分。我還需要2場比賽去獲得9分的積分。

積分有兩年的有效期,這就意味著我要抓緊時間了,我已經報名了布萊克峽谷100公里越野賽,比賽是在2月份,它有4個積分,12月之前還有完成一個5個積分的比賽,這樣才能去報名2019年的UTMB。

問:南極的比賽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答:最大的挑戰就是大風,之前我在極寒、極熱的環境裡都跑過,高海拔大爬升的比賽也經歷過,但是從沒見過那麼大的風。

訓練當中我對這麼大的風還是缺少準備,南極的大風和其他的風還不太一樣,在風中很難呼吸,如果張開嘴很可能會對嘴造成傷害,但閉上嘴又很難呼吸。比賽後我的下頜有些疼,但這都不是多大的事,我還是完成了挑戰。

問:在北極的經驗對這場比賽有沒有幫助?


答:在北極我學會了如何去穿衣服,如何保護自己的臉。這次我的臉就沒有像在北極一樣結冰,這次的溫度有零下19度,但是還沒有北極比賽的時候冷。

問:賽道上有幾個救助站,你怎麼利用它們?

答:環形賽道上有兩個救助站,比賽過程當中我們會路過8次,我沒有脫水,但感覺很餓,在寒冷的環境當中這都是正常的,需要更多的能量去維持體溫。

在救助站進行補給也是很困難的,香蕉都凍上了,水要麼太冷,要麼太熱,這取決於水倒出來多長時間。但這比北京已經好多了,北極都沒有救助站。

問:你對哪些短距離的比賽還比較有興趣?

答:還是有不少的,像火山馬拉松、長城馬拉松、珠峰馬拉松、雙人馬拉松等等。

問:你為什麼會選擇兩面國旗:中國和美國?

答:因為在七大洲大滿貫俱樂部的列表當中還沒有五星紅旗,根據聯合國的規定,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會員當中中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會員,作為一名女選手,我希望可以舉著五星紅旗,這是我的祖國,對我有很重要的意義。


問:這麼多完賽經歷當中,你覺得那一個是最棒的?

答:撒哈拉沙漠馬拉松,它把我推向絕境,在我腦海當中揮之不去。比賽很艱難,在比賽當中我也陷入掙扎,腿就像別人的一樣,但痛苦過後的幸福是出乎意料的,當完賽之後那種感覺也很難去描述。

問:你最看中的是跑步成績、家庭還是事業?

答:我很看重跑步成績,但是我也為自己的家庭和事業感到驕傲。

當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會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或者是學者,問題只是在哪個領域。我也知道怎麼去處理家庭關係,也會從兄弟姐妹的家庭當中得到借鑑,我們有著緊密的家庭紐帶,都相信努力工作,重視教育和學習。

今天我在計算機領域取得的成就,我絲毫不感到意外,我也相信自己的孩子們會在未來完成良好的教育。

相比之下,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完成了七大洲馬拉松大滿貫,在整個學生生涯當中,我沒有任何運動天賦,在小學我跳過兩級,所以在中學,我比同班的人都小兩歲,我大部分的時間裡我非常非常的努力才能達到體育課的基本標準,而我基本上也會是最後一名,在青年時代,這對我的自信是很大的傷害。

開始跑步之後,我經常想的是“生活是一場耐力賽”,有些人在前面跑的很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後面我不會超過他們。這也不僅僅是關乎跑步,生活也同樣如此。挑戰自己,做一個更好的自己,永遠不要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