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禔:有關自學京胡的三點建議

林宗禔:有關自學京胡的三點建議

有人問“我不會改譜,照出版的譜子拉不出味道,是否有規律?”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我要指明的是,也許你們也知道,唱譜不能當京胡演奏譜來拉,所以要準備一份詳細的琴譜來學,最好是錄音和出譜者是同 一位琴師 。如果不是,加上您又不會聽錄音改寫琴譜,那我提幾點學習要點試試看。

一 要多聽在唱腔中出現左手技巧的那些地方,從而猜出用的是什麼技巧,尤其要聽出拉京胡非常重要的兩個技巧一“回滑音”和“墊指音”(請參閱我的技巧說明),不要自己亂加技巧(粉刺)。其它技巧先不要管。然後在模仿錄音中盡力把音符拉對,隨之拉好這兩個技巧。拉熟了後“味道”就接近了。如果試拉不出來,很可能是弓序錯了。

二 關於弓序規律。一般講,百分之八十的正拍上的音都是用推弓,也可以理解為一拍中的單數音,如第一個音,第三個音。旦角的[慢板]中會有些變化。

三 一般情況下,京胡拉的音比唱的音要多一倍。如:唱12,或36,京胡就拉成6212,或3656。這類地方盡力照琴譜拉,如果少一個音,就會出現對序不對。我們稱為“弓子翻了”,同時會影響到拉技巧音。如果做到了弓序對,即便和錄音中的 拉法有些不同,那也沒關係,只要基本拉出了“回滑音”和“墊指音”,又加上注意了停頓,那樣的話,聽起來是“順”的。

経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相信你拉琴的“味道”就會有很大改觀,自學就有成效了。

林宗禔 2007年8月4日於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