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水袖飄飄展戲曲精華

高腔聲聲唱非遺戲曲

6月9日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共青城市西河戲

在澤泉鄉花園村青龍潘家精彩上演

為當地的村民獻上了一場文化大餐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戲臺上,演員們穿著精美的服裝、畫著精緻的妝容,吹拉彈唱,翻轉騰挪。《薛丁山招親》《穆桂英平西》《遊園驚夢》等一個個精彩曲目輪番上演,著實讓村民們過了一把戲曲癮。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演出現場,有不少村民早早地來到新成立的文化活動中心,除了平時喜歡戲曲的老年人,也不乏年輕人,甚至還有小朋友們。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2011年

西河戲成功入選

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河戲在共青城市蘇家壋鄉、澤泉鄉

流傳了150多年

深受當地百姓喜愛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澤泉鄉花園村青龍潘家的潘盛華

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64歲的潘盛華

在19歲的時候接觸西河戲

被其精彩的故事、高難度的唱腔

華麗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

他自學唱功、拉京胡、寫劇本

一有空就和票友們走村串戶唱戲給大家聽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在家裡種田時,除了睡覺,其餘的時候都喜歡吼幾句。特別是夏天晚上,我們農村人喜歡一大幫子人一起在戶外乘涼,大家把電燈接到外面來,琴一拉就唱起來,特別高興,都不覺得累。西河戲在我們當地是流傳得很廣泛的,家喻戶曉,而且起碼有50%的人都能夠唱上兩句。”

——潘盛華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潘盛華種過地、做過泥工、做過房地產,現在正開著一家酒店,工作一直在換,但對西河戲的著迷程度卻從沒有減退過。富裕起來的潘盛華為了讓村裡的鄉親們有個好的看戲場地,四處張羅終於在村裡建了一個文化活動中心,搭起了室內戲臺子,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得到傳承。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據悉

西河戲於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

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青城澤泉鄉的西河戲文化底蘊豐厚

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能隨口唱上幾句

逢年過節或者有

諸如升學、結婚、祖堂落成等喜事

都會唱上幾場大戲

西河戲

共青城非遺——西河戲,進來了解一下!

“西河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保護和傳承好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都應該主動了解、學習西河戲,多渠道宣傳,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吳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