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你覺得東莞,佛山,珠海,惠州哪個最有發展潛力?

捲毛八一八


十年時間很短,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看似十年很長,但真的是彈指瞬間,想想08年北京奧運會離我們並不久遠。這四個城市可以看做是珠三角地區的二線城市,幾個城市各有優劣,並且發展模式有相同也有不同性,很多人看好佛山,因為佛山是這幾個城市中經濟總量最高的,但其實越是當前未發力的城市,潛力越大。

個人比較看好惠州,惠州或許在當前的發展上沒有東莞、佛山那麼搶眼,但也恰恰是因為如此,反而未來潛力會大很多。曾經深圳、東莞都是從惠州地區劃分出來,即便如此,惠州目前的面積仍然遠超深圳和東莞。未來在珠三角地區城市發展飽和後,惠州是腹地首選,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的地位不可限量。
其實當前惠州的發展模式和東莞有很多相似性,都是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只不過當年東莞藉助珠江入海口沿岸優勢率先發力,惠州發力之時,東莞模式已經發展成熟。也因為東莞處在深圳與廣州的必經之路上,承接兩個城市的產業外溢要勝過惠州,所以東莞的整體經濟發展勝過惠州。
惠州處在深圳東部,當前有很多人工作在深圳,但是房產設立在惠州,惠州的惠陽區與深圳的坪山新區建成區已經完全連接在了一起,已經在承接深圳的產業外溢了。加之惠州也是有大亞灣天然深水良港的存在,沿海貿易完全不成問題。借鑑上海和蘇州的模式就能看出,未來深圳和惠州的關係。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07年大學畢業,到了惠州工作,在一家老國企上班。

10年換了工作,去了深圳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

17年到了佛山開了建材工廠,自己創業。

所以對這三個地方也有自己的一番特別見解,具體如下,

惠州夠大,位置除了惠陽地區離深圳較近,其他地方都較為偏遠,雖然近年高鐵帶動,但是未來十年本地企業或經濟都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另外,客家文化,讓很多外來人員不是很能適應,特別是消費觀念,所以在消費上比較落後。

今年到了佛山,遍地的民營企業,實體經濟雄厚,文化與廣州基本無異,而且廣佛同城化,特別是佛山地鐵的逐步開通建設,佛山就是廣州工業的後花園,廣州則更多的承擔著貿易方面的功能,還是比較互補,所以,佛山的潛力最大。

至於東莞,類似於佛山,而他的後臺則是深圳,但是東莞與深圳並不能像廣州佛山那麼的融合,畢竟,深莞惠經濟圈裡還有一個地大物博的惠州,所以應該在佛山之後。

珠海,如去過幾次,人口太少,工業太少,旅遊業還不錯,定位也一直是這樣,雖然未來有港珠澳大橋的概念,但是個人覺得沒太大作用,珠海澳門一直挨著,一個博彩,一個旅遊,相得益彰,加個香港的大橋直通,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或者說拼不過基礎雄厚,位置優越,地大物博的佛山,東莞,惠州了。

所以,潛力順序應該是佛山,東莞,惠州,珠海。


特區搬磚工


絕對是東莞!

先分析每個城市的發展空間:

佛山:毗鄰廣州,製造業發達,人口密集,但是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VR、無人駕駛領域發展較慢,傳統經濟支撐了這座城市的繁榮,如果不轉型升級,未來的經濟發展必然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珠海:靠近澳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自成一派,但是由於城市可發展面積、人口數量都受到制約,未來很難發展成為一個大城市,而是一個小而美的生態城市。

惠州:環深城市,毗鄰深圳龍崗,馬上就會有多條有城際軌道、高鐵、地鐵無縫對接深圳,惠州的房子,一半都是深圳人買走了,受到深圳人口紅利,再無可開發土地的 影響,惠州是一個很大的受益者,未來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東莞:與深圳唇齒相依,臨深地區的房價已經突破3萬,包括鳳崗、松山湖、塘廈等地區,未來的東莞,將有10條地鐵對接深圳,許多深圳人可能居住在東莞,上班在深圳,同時,由於華為將終端總部遷到松山湖,東莞的高科技企業雲集,OV+華為,還有大族激光、藍思科技、天安數碼城、歐菲科技、順豐、平安、華潤都將在東莞濱海灣新區大展身手!

總結:

基於東莞位置的特殊性,(高鐵距離廣州、深圳、香港都是半小時之內)產業也在不斷升級,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科技產業過度。以後的東莞,將是珠三角重要的經濟城市,


蔣昊說經濟


說這麼多城市競爭,不如說佛莞誰是第三比較好點!

以前讀書的時候寒暑假會到東莞的厚街,南城東城,寮步那時候的東莞人流量真的是很大,現在再看看差的很遠了,根據我身邊的人偶爾提起佛山和東莞對比時,對於二個城市得到差不多的結論

一、幾年之前雖然說佛山GDP一直高於東莞,但是總得來說不如東莞,佛山主要是順德南海好,東莞除了世界工廠還有一個就是男人天堂,東莞當時是比佛山好的

二、現階段佛山的環境好於東莞很多了,東莞掃黃之後,再加上製造業低溫期,各位長久在東莞的,你們有沒有感覺到東莞經濟下滑?舉個例子東城桑園有個五六萬的工廠倒閉,到處倒閉,就是現在幾個東莞的朋友都再說真不知道現在東莞的經濟是怎麼上升的!如果我猜的不錯,應該是松山湖拉高東莞經濟,其他鎮子在下滑或者沒啥大改變,佛山和東莞都是工業城市,但是有一個根本區別,一個是世界工廠之都,一個是國內是走國內市場,佛山的傳統行業一直在西遷,以南海區為例子,以前最差的獅山吞併幾鎮之後,再加上定位較高,再看下現在的獅山都是科技工廠,最主要的獅山還有很多空地,再看下傳統的以鋁型材為主的大瀝,大瀝現在正在擺脫傳統行業,工廠西遷,華南區域二個阿里分部一個在深圳一個在大瀝,廣佛智成現在有著阿里京東騰訊新浪等互聯網公司,華昌偉業等鋁型材總部大廈,這只是南海的一個縮影,整個佛山現在都在這樣進行著,我覺得東莞和佛山會越來越遠!

剛才看到有個哥們說地鐵,說東莞10條地鐵,又是連深圳廣州的,我覺得應該說整個珠三角連一起都是早晚的事情,說地鐵佛山對接廣州有幾條都在休了,說這個還不如說兩個城市的定位,都是傳統的經濟強市,政治弱勢,尤其是幾年前的佛山,離廣州太近,就一個小車站,和東莞的常平差太遠了,但是珠三角現在的佈局,佛山拼靠順南的財力,搞得西站定位西南大門通道,在高明更是建個大機場,這一系列佈局應該能說明佛山在定位上高於了東莞


佛山博洛帝亞原木整裝


一個城市的發展,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各種因素,過於絕對地肯定某個城市,往往體現了個人的情緒與偏見。以自己公司在深圳有研發基地和佛山東莞有生產基地及配套工廠的體會,談談幾個城市的個人意見。

1-深圳:深圳最近立足於金融與互聯網產業格局,對生產型企業要求越來越嚴格,有消防或生產安全相關問題的企業幾乎都選擇了外遷,另外由於房價奇高,人員密集型企業也多數選擇外遷。但深圳由於外來人口比例非常高,城市的包容性是非常好的,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深圳城市創新產業化之路應該前景光明,這也是我們把研發基地留在深圳的重要原因。

2-東莞:東莞自從掃黃和嚴抓環保以後,生產型企業大量外遷,因為氧化廠,絲印噴油是很多工廠的必須工藝,為了節省配套資源的成本,也只有向這些資源相對集中的位置遷移。目前遷往地以佛山周邊或惠州周邊居多,看企業自身的特殊情況。但東莞的金融和互聯網產業還未成氣候,有點低不成高不就。不過由於華為遷到松山湖(華為估計也是考慮與深圳總部距離因素),東莞對大企業的配套資源與政策應該會加強。同時由於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執法力度,東莞偏向於宜居城市。

3-佛山:佛山給我感覺是之前的深圳。產業化配套很完善,生產企業的各種資源也很豐富。但佛山總體是很廣東的一個城市,城市的包容性,政策的開放性和生活的城市化越不如深圳,不過現在配套的住宅花園建了很多,房價也炒了起來。生產企業到佛山至少在現在是較為明智的選擇。但如果針對企業的政策或法規不能向深圳看齊的話,企業在這邊的壓力也會不小。比如這邊的員工底薪工資不如深圳,但員工買社保起點高於深圳很多,企業和員工壓力都會比較大。還有小孩上學的資源緊缺。不過佛山現在的城市化進程也很快,規劃也逐步完善,總體感覺比東莞有優勢。未來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惠州,珠海不熟,不便評價。





SeanWeefine


我認為是東莞最具發展潛力。

東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珠江東岸,地處廣州和深圳之間。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創新平臺分佈圖)


2017年12月25日,廣東省發佈《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計劃將廣州至深圳狹長經濟地帶打造成科技創新高臺,簡稱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根據《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的規定實行"一廊十核多節點\

財經知識局


作為一個在廣東20多年在佛山中山東莞珠海都住過的人來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吧。

1.人口:

佛山人口為:743萬(2016年數據)其中戶籍人口為:383萬 流動人口:360萬。 人口基本處於上升階段。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13%(大專及以上) 基本處於增長階段。

東莞人口為:826萬(2016年數據)其中戶籍人口只有195萬 流動人口:631萬。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11%(大專及以上)此項也基本處於上升階段。

中山人口:320萬(2016年數據)其中戶籍人口為159萬 流動人口161萬。 人口處於緩慢的上升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11%(大專及以上)也基本處於上升階段。

珠海人口:170萬(2016年數據)其中戶籍人口為130萬 流動人口40萬。 人口處於緩慢的上升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27%(大專及以上)也基本處於上升階段。

惠州人口:475萬(2016年數據)其中戶籍人口為357萬 流動人口118萬。 人口處於緩慢的上升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9%(大專及以上)也基本處於上升階段。

從人口上來分析,不用講也看得出來,東莞目前仍然處於第一的位置,但是戶籍人口數量過少導致的結果必然是人口的流動性增加,人口對城市的歸屬感不高,加上東莞製造業的衰退帶來的就業危機,從未來的潛力而言遜色與佛山無疑。 佛山人口一直處於上升期,雖然較為緩慢但基數大,人口的潛力處於除了廣深港之外的最強王者。 中山,珠海,惠州人口太少,完全無法和東莞佛山競爭。

2.面積&城鎮化率

佛山面積: 38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4%左右(2017數據) 基本已是無潛力可挖掘。

東莞面積:24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9%左右(2017數據) 基本也已是無潛力可挖掘。

中山面積:17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9%左右(2017數據)基本也已是無潛力可挖掘。

珠海面積:17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0%左右(2017數據)基本也已是無潛力可挖掘。

惠州面積:115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0%左右(2017數據)還有20%的潛力可挖,有一定的空間,不過惠州大部是山區,真實的可開發地區不多。

從各地區的面積和城鎮化率來看,除了惠州之外,其他4城已無潛力可挖,可惠州除了靠近東莞深圳的區域,其他地方基本就是山區,面積雖大但並無開發的潛力。因此,此項排名依然是東莞第一,但是從面積來看,佛山的潛力依然大於東莞。但是位置而言,毫無疑問的東莞優於佛山。 廣佛一體化的推進目前依然受阻,深莞惠一體化同樣不順,但是未來發展而言,東莞的地鐵會北聯廣州,南通深圳香港是毫無疑問的。因此位置依然是東莞第一毋庸置疑。

3.經濟發展(GDP)

佛山GDP: 9549.6億 增長率8.5% 對比五城第一。廣東老四已N年。製造業依然處於發展階段,經濟尚可,增長率高。製造業和房地產貢獻的GDP對半開,尚有一定潛力可言。

東莞GDP: 7582.1億 增長率8.1%,廣東老五已N年。騰籠換鳥結果一場空,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也沒拉來多少真正的高科技企業。製造業流失導致人口商業製造業大幅度衰退。對外來人口不夠友善的政策也導致人口流失率高,掃X之後的GDP基本全是靠房地產撐起來的,毋庸置疑潛力已盡。

中山GDP:3450.3億 增長率6.6%,廣東第六的經濟體但是製造業衰退帶來巨大的影響,人口過於分散而且人口不足導致炒房也炒不起來,從增長率就能看出中山的後勁不足。人口過少導致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沒有多大的空間。

珠海GDP:2564.7億 增長率9.2%,廣東第九的經濟體,基本就是靠旅遊業支撐的城市,雖然增速與汕頭並列為廣東第一,但是基數太小,珠港澳大橋的開通能給珠海帶來更多的客流,但是否能夠帶來經濟的大開發尚存疑慮。背靠的澳門雖然富裕,但是澳門本身也只有菠菜和旅遊業,體量和人口太小也不能像香港一樣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發展優勢。潛力一般。

惠州GDP:3830億 增速7.6%,東莞這幾年吃的是深圳搬遷過來的工廠剩飯,惠州這幾年吃的是東莞的剩飯和東莞深圳都不要的剩飯(黃X產業,電鍍五金行業,造紙,染色行業等),有空間但依然是那句話,基數小,山區多,沒有核心產業。惠州本身的定位就是深圳東莞的後花園,一個小弟的角色。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佛山排行第一,無論是GDP的用量,增速,還是健康程度都第一。東莞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二。其他3城要追上來幾乎是不可能。

4.交通

佛山的位置尚可,在比較的5城中處於第二的位置,優勢在於廣佛一體化帶來的地鐵接通了廣州,高速路多而且呈現網絡狀覆蓋,基本與廣州中山完全聯成一片,在南邊也有城際軌道直通珠海,江門,高鐵雖然用的是廣州的站點但人家近啊。。。

東莞的位置最優,是比較的五城中的老大,北聯廣州南靠深圳,西邊未來有兩個大橋直通中山東邊還有惠州最繁華的區域挨著,東莞未來的地鐵會與廣州深圳直接連成一片,城際軌道有廣惠城軌,廣港城軌(直通車),廣深城軌。 高鐵站未來會有三個,一個是武廣高鐵的虎門站還有贛深高鐵的塘廈站,和深茂高鐵的虎門南站。東莞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也是異常的發達。。。說是珠三角第一也不為過。。。地鐵接通這塊目前依然是規劃,不排除是煙幕彈,但是城軌和高鐵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基本都已經運營了。

中山,規劃中北部的三角鎮有廣州的地鐵通過來,深圳也有一條地鐵要過來,不過只是規劃,不排除是煙幕彈。高速路比較發達但部分鎮區依然不通,與東莞的鎮鎮通高速和發達的國道相比差了至少一個檔次。

珠海,本來位置一般,不過珠港澳大橋帶來的不是一點點的改變,如果這條橋也聯通深圳那就完美了,珠海本身就是一個已旅遊業為核心的城市,交通便利性尚可,有城際軌道直通廣州,不過目前還沒有高鐵,有消息稱珠海不會建地鐵,那麼珠海估計只會有城軌,不過135說高鐵要建到珠海,想必未來高鐵是肯定會有的。(這人口基數確實用不上地鐵。。。)

惠州,不得不說目前依然是交通最差的,目前只有廣惠城軌路過此地,2020年會有三條高鐵路過,到時會大幅度改善惠州的交通。惠州地鐵也是據說要聯通深圳,不過這依然不排除是煙幕彈。

綜合以上四個緯度來分析5城,佛山是最具有珠三角老四地位的城市,(香港,深圳,廣州排名前三),東莞老五。其他3城又以惠州最優,中山居中,珠海最次。

P.S.由於有人說人均,在下放一張人均收入圖進行分析。
珠三角無論是收入,文化,還是標準工資基本差距都不大,在這些差距甩不開的時候最重要的必然是人口,經濟,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地理面積和交通水平來評估潛力。


肥喵看世界


隨著“十三五”規劃綱要出臺,我認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是惠州。

惠州迎來了憧憬美好的交通時代!多條高鐵貫穿惠州各縣區。十數條高速公路將通車。多條重要城市主幹道建設或拓寬。這一切,讓惠州看起來儼然一個交通大市,下面跟隨小編的腳步,看看未來五年惠州各縣區的交通規劃。贛深高鐵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屆時坐高鐵從深圳至贛州只要2個小時,惠州到深圳最快只需20分鐘。

廣汕鐵路正線為廣州站至廈深鐵路汕尾站,沿途經過廣州、惠州、汕尾等地市,正線全長238.8公里。擬在惠城區三棟鎮以北設惠城南站,屆時高鐵效應將為惠州城區帶來更多的人流量,南部新城片區的潛力將徹底被激活。

四環南路、金愷大道、惠新大道相繼動工惠城區仲愷又多了幾條路

長期以來,從惠城區到仲愷只有仲愷大道一條主幹道,每天往返於兩地上班的市民,深感道路建設之迫切,項目建成後將有助於緩解仲愷大道“腸梗阻”的問題,並帶動沿途下角、仲愷等片區的發展。惠新大道起點在惠博大道與三環北路立交處,終點為仲愷大道與惠河高速公路交叉處,路線全長約16.5公里。惠新大道建成後,開車往返江北、仲愷單程最快或只需20分鐘。

四環路南段(仲愷大道至惠南大道)工程,跨仲愷高新區、惠陽區、惠城區,全長約11.3公里,雙向8車道。建成後,仲愷與惠城、惠陽的連接又多了一條道路,有助於緩解仲愷大道的擁堵,也讓仲愷與惠陽的交通銜接更加緊密。每天經過東江大橋是很多惠州煩惱的地方,從東平到江北、江南到江北經常發生擁堵。這種情況將在明年得到緩解 ,隆生大橋項目預計2017年建成通車。

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東江大橋的交通擁堵和兩岸市民“過江難”問題,為實現大橋與周邊道路的有效連接,同期配套建設雲山東路立交,以及人民路和江東一號路兩條城市主幹道,與惠州大道、三環路東段連通。屆時,市民從江北雲山東路和惠民大道通過隆生大橋可以直接到達東平、水口等地。 另外,新開河北橋作為隆生大橋的配套工程,屆時將與之聚合,同樣於2017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若說起贛深、廣汕兩高鐵修到惠州,哪裡受益最大?這裡不得不提起博羅縣。兩條高鐵共設三座高鐵站在這,從此,這座小縣城將一洗“交通不便”的評價。根據規劃,廣汕高鐵將於長寧鎮以東設羅浮山站、羅陽鎮設博羅站。而贛深高鐵將於博羅縣麻陂鎮設博羅北站,標誌著博羅縣即將進入“高鐵時代”,實現“廣深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另外,高速公路方面,博羅縣已建成廣河、廣惠、惠河、深博、揭博5條高速,從莞、仁博2條高速在建,加上博羅與東莞、廣州接壤,這些交通和地理優勢將帶動博羅全面升級。

惠州將全面發展。潛力巨大。


時尚達人團


粵港澳大灣區下的東莞潛力

1.廣州南沙為何會成為自貿區

深圳前海,珠海海琴,廣州南沙三個自貿區相互銜接,協調發展

2.廣州東站高鐵樞紐為何要遷到新塘

遷到新塘更能對接深圳,東莞。新塘隔壁是東莞中堂,去年東莞更是把石碣,高埗納入城區,擴大了東莞市區的範圍,到時東莞更方便去廣州,廣州到深圳自然也就方便了

3.高明跟增城競爭廣州第二機場為何最終是增城不是佛山的高明

按理說應該在高明,惠州有機場,汕頭也有,深圳有機場,但是選擇增城,輻射東莞,惠州,河源,個人認為廣州是在為深圳直轄做前期佈局,直轄合併東莞,惠州,看深圳目前東進策略,應該也是在為直轄做佈局。

4.廣深科技走廊為何是廣州,東莞,深圳而沒有佛山

說明廣州已經在有意靠近深圳,對接深圳,未來可能以深圳為中心,放射性的發展。也符合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為中心的策略

5.廣州到東莞除了高鐵,地鐵無縫對接,為何還有虎門二橋,三橋,四橋,未來廣州珠江新城到東莞兩站就到,廣州到東莞的距離更近了,更快了。

這麼多的好政策還覺得東莞發展不過佛山嗎?還要認為廣佛同城佛山潛力大,未來廣莞都在用實際行動靠近,都是同城了,只是沒有提同城概念。


東莞呆子


珠海!珠海!珠海!

珠海有橫琴

橫琴是唯一一個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的自貿區

國家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

而珠海的地理位置相當核心

加上珠海天然的居住環境 再輔以國家大力扶持的改革開放政策

珠海一定要您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