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京劇唱腔伴奏及京胡演奏的幾點方法

京劇唱腔伴奏及京胡演奏的幾點方法

根據老師所講,要想伴奏好京劇唱腔,需從六個方面入手:

1、堅持基本功練習,認真研究並學好唱腔,即“吃戲”;

2、學習唱腔時,要搞清楚板眼,即節拍;有4|4拍、2|4拍、1|4拍;

3、掌握京胡的基本伴奏方法:託、包、隨、襯、補、墊、保七種;

4、伴奏唱腔時,處理好尺寸(節奏)、勁頭(力度)的關係,掌握穩中有變的伴奏方法,欲快先慢的伴奏方法,欲強先弱的伴奏方法,漸強漸弱以及強後馬上弱的伴奏方法。

5、處理好氣口,該強的強,該弱的弱,該停的停,該頓的頓;

6、京劇是板腔體結構,常常是“一腔多韻、一曲多用”,所以必須理解唱腔的內容,用感情拉琴。有時雖然音符相同、弦律相同,但感情不同,拉法也就不同;同時,要注意“板槽磁實、板眼準確”。


在第三條“託、包、隨、襯、補、墊、保”七種方法中,每個字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聯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伴奏好唱腔需要這六個方面,拉曲牌或獨奏曲也離不開這幾個方面。


在這六條中,第四條最不容易做到。運弓一樣長,力度一樣大,從始至終一個勁,京劇術語叫“一道湯”,是業餘琴師最容易犯的毛病,必須細心揣摩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才能伴奏好每一段唱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