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三种不同体形因材施教

很多妈妈都希望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养方法,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而因材施教显得特别重要。因材施教

并不是要从上学时开始,而是要从婴幼儿时开始;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养方法,而且要详细分析孩子的体形、健康、性别,然后区别教养。本章就是不同科学家给家长们提供的不同的因材施教方法。


在此,我们要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们两点:

(一)试着了解你的孩子,努力接纳他的本来面目。

(二)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表现而感到庆幸或是感到懊恼。

有些专家学者在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时经常说:“子女的潜能能否得到完全发挥,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正确。”但是,如果你的教养方式完全没有问题,而子女的潜能却没有得到你预期的那般完美的发挥,这就不是你的问题了,而是孩子潜能的问题了。每个孩子潜藏着不同程度的潜能,而这些潜能都是先天的,你不能依靠外力而去改变它。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性格的人。有的人风风火火,有的人谨小慎微,有的人风趣幽默,有的人沉默寡言,等等。事实上,不仅成人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我们的孩子也有各种不同的性格:有些孩子成天调皮捣蛋,一会儿也不让家长省心;有些孩子则伶俐乖巧,让家长十分得意。就像我们和不同性格的成人打交道,方式会因人而异,教育培养孩子也要遵循同样的方法。面对性格千奇百怪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性格,在尊重他们本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潜能。

然而,孩子是否最终成才,先天的禀赋和性格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要因为你有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开朗的孩子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你有一个脾气倔强暴躁、反应迟钝的孩子而自怨自艾。事实上,这两样都是先天决定的

正因为性格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引来了无数科学家对它进行分类研究。而从不同的角度又可以将性格分为不同的类别。多年来,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法。其中,

威廉·谢尔登博士(Dr. William Sheldon)的体形分类学说是被人广为接受的一种。

据谢尔登博士研究,人类的身体结构和他的行为取向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也就是说,身体结构的功能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据此,他在《体形心理学》一书中,将人类的性格与体形联系起来,以三种主要的体形来代表人类的性格。不过,他同时指出,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任何一种体形的绝对代表,因为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找到这三种类型的一部分特征,只是具体到某一个人时,某一种类型可能表现得最明显,是这个人的主要类型,而这个主要类型就决定了他的性格和行为取向。

这三种类形分别是体形为圆形的人、体形为方形的人、体形为长形的人

圆形的人在体形上的主要特点是短胳膊短腿,看起来圆圆乎乎的。

方形的人总体上看起来,孔武有力,比较壮硕

长形的人则基本上属于身材高挑纤细的那一类人。

在行为取向和性格方面,圆形的人几乎是好吃懒做,遇到困难自己不去主动克服,而倾向于向他人求助。方形的人活泼好动,遇事也不退缩,积极主动地应付。长形的人则喜欢观察和思考,但生性孤僻,总愿意离群索居

一般来说,在孩子长到一岁半时,他属于哪一型就可以大略判断出来了。那些圆形的孩子表现得随和友善;方形的孩子则活泼好动,吵闹声最大;长形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最爱挑三拣四的。

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来对他们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大致的预测,以免形成不适合的期待。

可以想象得出,那些长得

胖乎乎、非常可爱的圆形孩子,对美食比较感兴趣,在为人处事方面,比较随和踏实,不易与人发生争执;那些长得比较匀称、血气十足的方形孩子,活泼好动,总是安静不下来,而且他们争强好胜,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而那些身体削瘦、生性孤僻的长形孩子,则没有什么明显热衷的事物,但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总的来说,哪一种体形的孩子都有他们明显的优缺点,所以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作为家长朋友可能会有自己偏爱的那一种。然而孩子天生如此,我们是改变不了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谢尔登博士的理论带有几分宿命论的倾向,孩子们生而如此,做家长的只能干看着,却一点忙也帮不上。事实则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我们对孩子的天性越了解时,我们就越清楚我们该期望孩子做些什么,不该期望孩子做些什么,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比方说,对于一个生性沉稳但有些懒散的圆形孩子,你可以鼓励他积极活泼一点。再比方说,对于一个过分活跃,不太安分的方形孩子,你可以帮助他稳重踏实一点。又比如说,对于一个腼腆害羞,有些孤僻的长形孩子,你可以鼓舞他的信心,使他合群一点。由于孩子先天性情所限,试图使他改头换面是不可能的,但这些努力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根据孩子的三种不同体形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