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

导语

"三言二拍",即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成书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都处在转折点的明代中后期,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之作。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宋元话本旧篇与明代拟话本新作并列其中,作品描写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变为市井小民、妇女商贩,反映了宋元至明中后期市民阶级的生活常态和心理动向,描摹出一幅丰富的市井生活画卷

从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涉及当时社会女性的故事很多,这些女性角色丰富多彩、性格各异、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各有差别,她们或温婉大方,或敢爱敢恨,或世俗贪婪,有令人或敬佩或同情的正面形象,也有令人或愤慨或叹息的反面形象。但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点,就是生动而鲜活,展现出当代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女性生活图景

这些女性人物,无论是大家闺秀的日常生活,市井小妇的社会交往,还是农村妇女的家长里短,无论是传奇侠女的精彩人生,普通平民的婚姻感情,还是青楼女子的无奈叹息,都是古代女性世俗生活的体现。

"三言二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和故事,丰富多彩、曲折动人,不仅行文构思巧妙,细节刻画也细致入微。透过"三言二拍",可以对明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真切的了解,也能够重现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及她们

思想观念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1. 女性闺阁生活

"闺阁生活"是古代女性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时女子,特别是宋明以后的女子,因受封建礼教的严格规范,所以越是世家大族、高门大户的女子,她们所要遵循的礼法和闺训就越严格。

在"三言二拍"中,上至皇室女眷,下至奴仆村妇,都或多或少要遵循条框的规矩,这就使得闺中生活变得相对丰富。其中最为严格的闺训,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明代女子都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定,这既是塑造自身品行的基础,也是对门风高洁的维护。

明代的女子并不是"养在深闺",但也不能够随便出门,平日要待在闺阁内,一般不与外界接触,即便是婚后,也不能随意外出

。不但不能出门,明代世家大族、高门大户的女子,若是想从屋内向街上观望,也必须要隔着帘子才能观望。

从

在"三言二拍"中,有位从"王招宣府里"出来的"小夫人",看街时就要"放下帘钩,垂下帘子"。在"喻世明言"《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中,女主人公陈玉兰被男主人公阮三当街吹奏的乐器所吸引,但她并不能亲自出门观看,只能让随侍婢女到街上打听。在"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中,女主人公白氏盼望夫君科举高中,听到人声喧闹,她也只是让婢女出门探看事情原委,而不是自己亲自前去。

在"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女主王三巧的自家和夫家都属于商贾富户,王三巧在对外交往中,并不多出家门踏入市井,而是通过两个丫头与外界联系,她要找算卦的来卜算离家在外的丈夫是否平安、何时能回,也不亲自去找。

明代女子终日守在家中,不与外界产生联系,她们不通外务,不晓世事,所以"三言二拍"中的这类女子也大多十分单纯,容易被引诱和蒙蔽,一旦被世俗所吸引,好奇心极为强烈,心性容易产生动摇

由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生活所产生出来的,是大家闺秀们的"缠足"。缠足的习俗自宋代开始流行,好人家女孩长到四五岁的年纪,家中就会找人将女孩的双脚置于羊腹内,折断脚骨,然后裹上长长的缠足带,抑制双脚生长。

身为奴仆没有人身自由的侍女和从事劳动的农家妇女,不用被缠足,而小姐夫人们不需劳作,缠足可以让她们更好的遵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训,安分地待在家中相夫教子。

"三言二拍"中有作品曾写一位女子打算与人私奔,但是她的三寸金莲却让她走不得路,还容易露出马脚,惹来很多不便。在"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孙玉郎装扮成姐姐的模样嫁到刘家,虽然新娘装束打扮的极像,但是姐姐的一双小脚,他却没办法假冒,所以只能用长裙遮住,小心翼翼地走路。

从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严格闺训,使得明代女子的闺阁活动较为丰富。其主要活动有:读书识字、琴棋书画、饲养宠物、吟诗作赋、运动、修习女红、吃斋念佛等等。

2.读书识字

虽然古代大多数人的认知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古代珍惜女孩的家庭,特别是高门大户,都会让家中女孩读书识字。

在"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位女主杨素梅,她自小识文断字,喜好吟诗作赋,提笔就能写就诗文。类似的还有不到十二岁,却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乡绅之女的莘秦瑶。

另外,女孩们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她们可以饲养宠物作闺中陪伴,打发闺中寂寞时光,如"喻世明言"《游酆都胡母迪吟诗》中写道,崇国夫人在六七岁时,喜爱养猫。

除养宠物外,她们也会适当玩耍运动,以强健体魄,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女童,不需太讲究所谓的仪态优雅。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中,石月香的县令父亲石壁,在石月香年幼时教她下棋、蹴鞠,石壁并不过分拘禁女儿,而是让她享受童年玩耍的快乐。

从

3.修习女红

不管门户高低,学习女红是闺中女子的必修课。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古代,需要能够自给自足制作日常衣物,大户女子做些针线给家人,也能够体现其贤惠并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

在"二刻拍案惊奇"《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中,金定能将传达信息的衣服送到身居内宅的刘翠翠手中,让妻子刘氏帮忙拆缝,可见当时尽管有侍女佣人,闺中女子亲手做女红针线是十分常见的。

从

4.吃斋念佛

出于教化需要,明代社会普遍盛行吃斋念佛,女性也不例外,上到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下到商贾女和农家妇,吃斋念佛都是一种常见的活动方式。

由于大家闺秀不如市井女性活动自由,没有那么多能够外出的机会,所以更倾向于在家中供奉神明。特别是生活中遇到挫折而无处化解的女性,她们可能是婚姻不幸,可能是求子不得,可能是家人外出、长久没有回音等等。她们吃斋念佛,期待神明能够看见她们的压力和经受的苦难,被她们虔诚的祝祷和向善向佛之心感动,最终帮助她们,净化她们浮躁的心灵,达成她们的愿望。

在"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陆氏管不了荒唐不求上进的丈夫,又不能与丈夫解除婚姻关系,于是只能自己带着孩子隐居佛堂。在《薛录事鱼服证仙》中,薛夫人不仅在家中设堂拜佛,丈夫病重也差人到佛寺中祈愿,还在自家静室内以血书祈求丈夫平安。

女性市井生活

明代社会,女子的市井活动普遍受到限制。因其所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同,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女性,她们用于维持生计的市井生活方式也不同。

社会层级较高的女子,她们维持生计时,会寻找在闺阁内的营生来做,一般为售卖针线用品;精通诗词诗书,能识文断字的,会到大户人家给未成年或未出阁的年轻女孩做女先生。在"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中,女主人公白氏因丈夫离家,需要寻求生计,恰好白氏女工精绝,也懂诗词,于是以此谋生。

社会层级较低的市井妇人为了生计,就没有那么多顾及,她们可以抛头露面,做生意来赚取维生钱财。"喻世明言"《穷马周遭际卖磓媪》中的女主人公王媪在丈夫赵三郎死后,为了生计继承了亡夫的粉食店面,亲自持家照顾营生。

从

农家妇女属于最贫穷的劳动妇女,他们所承担的自给自足任务更多更重。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山野妇人之夫"在外做商人",妇人与婆母同留守在家,为了生计,该妇人只能奔波打猎,不仅如此,她还要售卖猎物,并全全负责照顾家中事务。

女性婚姻生活

商周以来,"一夫一妻"制被确立为中国古代必须遵守的婚姻制度,明代也如此。

"三言二拍"中有许多重点描写或有所涉及男女恋爱婚姻的故事,虽然其中一些故事情节较为跌宕起伏且对男女情爱描写比较出格,但大致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整体婚姻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其中既有教化的要求,也有约定俗成的规范。

"三言二拍"中,男女互敬互爱是婚姻的前提和基础。大多数男性都会非常尊重自己的妻子,同时重视正妻所生育的子嗣。市井小户和普通人家,在没有经济条件支撑和子嗣繁育需求的情况下,也会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度。

从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思想观念

"三言二拍"立足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和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市民阶层。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孕育其中,商人阶级逐渐发展壮大,其社会地位有所提升,虽然无法改变传统的"士农工商"阶级观念对商人的偏见,但社会思潮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在"三言二拍"中,年轻富有的商人逐渐成为年轻女性的择偶对象。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人本主义"思潮逐渐流行,女性提出婚姻自由、人格平等、自我意识等需求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三言二拍"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忠实地再现了这一女性思想观念的变化,展现了当时女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 1. 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观念觉醒

封建礼教对女性最大的压迫就是婚姻压迫,封建社会没有爱情自由,讲究的是父母命、媒妁言。"三言二拍"中描写了大量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女性角色,这是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不自觉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她们反对包办婚姻,勇敢追求心中所爱

"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中的秀秀,虽然是郡王府中地位卑下、没有人身自由的养娘,但是遇到心仪之人崔宁时能够主动示爱,在不幸殒命之后即便做鬼也要坚持

追求自由的爱情。这种超越生死、对婚姻和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是罕见的,是作者对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体现。

"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与范二郎一见钟情,便与范二郎私定了终身,为了爱生死不渝。表现了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觉醒意识

从

  • 2. 追求人格平等观念觉醒

明前期,政治上,女性没有干预政务的权力;经济上,女子足不出户,就等于截断了经济来源;文化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用道德来限制女性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权力;婚姻上,一女不能事二夫,而男子则三妻四妾,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淹没了男女平等的心声

但在"三言二拍"成书的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和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孕育,朝野之间"崇奢黜简"的风气愈演愈烈,末世的颓废与无理激发了弱者的不平和反抗,末世的动荡将女性推到了社会的大潮之中,就连文人李贽也提倡男女平等,否定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封建社会人伦纲常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女性主义意识逐渐萌芽,女性开始追求平等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婚姻爱情中的地位平等、家庭地位平等,还体现在女性开始反抗社会压迫,

肯定人欲存在的自然性,追求性别平等和被尊重的基本权利。"三言二拍"描写了许多勇于反抗的女性形象,她们不满足于成为附庸物,努力成为婚姻和爱情中的主导者,拥有和男性平等的人格和社会地位。

从

如"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平氏要求丈夫对自己绝对忠诚,又如"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妻子喻氏与丈夫共同经营家庭生意,与丈夫互相尊重,最终将家庭小生意发展为小型手工场规模的生意,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

这些女性不仅需要爱情和婚姻中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更提出家庭和社会地位平等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当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她们人格平等观念的觉醒

参考资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