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谷雨奖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致力于成为最具专业水准的华语非虚构奖项,助力优秀创作者,繁荣行业生态,引领人心向善社会向好。

这是一个月度和年度的纯公益奖项,奖励杰出的图文非虚构作品和纪录片。

经过征集与评选,现公布3月非虚构作品奖、年度校园奖获奖名单。同时,开放4月非虚构作品奖提名、自荐渠道,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申报页面。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本月轮值评委召集人:关军)

(获奖作品得票率过半)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3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作品简介

62㎡的豆瓣书店,在北大清华门外经营了14年。老板卿松每日坐在没有窗子的小仓库里,对着书单选书、买书,把喜爱的人文书籍进上几百本,再花10年的时间卖出去。不能温和地将选书的权力交付于别人,是书店屡受挑战却不曾消失的原因。

评委点评(杨潇)

操作这类饱含情怀的题材容易不小心陷入感伤,或者单向度认可(结果就是重复)。作者很好地避免了以上两点,文字干净,情感节制,用卿松弟弟、西西弗书店、单向空间勾勒出了真实世界的多重维度,也让它们成为读者理解豆瓣书店的坐标。以那位中年男人统领结构,也显用心之处。

文章小而美,亦有大指向:一个去中介的、越来越依赖算法的世界,还需要老式“把关人(gatekeeper)”吗?(把这指向继续深化扩展,便是几年前《纽约客》写亚马逊的重磅特稿Cheap Words)老把关人或许是“势利”的,但他们的经验、手艺(有时是带着点玄学的手感),仍然自有魅力。这种东西不易具象化(如果只有访谈没有陪伴、观察,就尤其不易),作者在这一点上同样完成得很好。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3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作品简介

在陶崇园2018年春天离开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有一些事情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故事硬核作者用半年的时间,找到他曾经的朋友、同学和恋人,回顾他的过往,体察他的世界,最大程度地接近他,也以此纪念他——他作为一个被伤害的人曾经真实地存在在我们身边,而多数人视若无睹。

评委点评(关军)

非虚构写作最难的任务之一,就是这样的——像完成复杂拼图一样还原只剩下碎片的事实,难上加难的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发生在死者的内在世界。看不见的艰辛值得嘉奖,纤毫毕现的还原能力同样值得赞许。当悲剧不只是带来廉价的哀伤,作品自然可以引发深层的思考。精神奴役何以一步步“专业”地实施,它对一个现代人的操控恐怖到何种程度,葛佳男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永久性的范例。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获奖作品得票率过半)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撰文 | 敖雨璐 钱嘉鑫 梁民达 石娟

摄影 | 梁民达 林钰

学校 | 江西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 | 康国卿

作品简介

永人村,与它许多同类一样,是被遗忘的、亟待被改造的,城市拼图里散落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缩影。在这里,农民工积攒了在老家三倍时间才能获取的财富寄回家乡;年轻学生在几年内完成“边缘人”到“城市人”的转变,人们对他们的称呼也从“蚁族”变为了“小白领”。

评委点评(包丽敏)

作者虽然还未离开校园,已能用相当老到的叙事笔调来描摹大都市里被“折叠”的人和事,将目光投向被忽视和遗忘之地,用心勾画出都市“背阴处”的生活质地和纹理,努力记录一个时代的复杂多元。《城中村折叠》的尝试和努力,宣告着:后生可畏,后生可期。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撰文 | 张有嘉

学校 | 华中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 | 王然

作品简介

为了达到节食或者减少暴食罪恶感的目的,很多AN(神经性厌食症)或者BN(神经性暴食症)患者会选择催吐。因为“吐”与“兔”谐音,这些人往往自称“兔子”。本文以“兔子”为主要对象,描述了其与食物的斗争、催吐产业的内幕以及催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评委点评(关军)

无论素材采集还是文本写作,都非常成熟。林静的故事作为叙事的串连主线,写得细腻、鲜活,而且很好地描摹了催吐者的困境。同时,作品对催吐群体的整体心态,对产业链的观察,包括科学性的解释文字,都处理得可圈可点。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撰文 | 湛超越

学校 | 中国人民大学

指导老师 | 唐铮

作品简介

奔走于北京、唐山两地一年多,病人王蕊终于得知自己患上了一种发病率低至二十五万分之一的罕见脑血管疾病——烟雾病。先后在四家医院遭到误诊使她心力交瘁,突发性晕厥、永久性视力缺失打乱了她的日常生活,二十余万元的治疗费用给她的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无法完全治愈的烟雾病给王蕊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评委点评(曾繁旭)

该报道关注烟雾病这一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医学议题,将故事写作手法与医学界的主流科学研究巧妙结合,既有人物故事的感染力,又兼顾学术观点的权威性,有利于实现专业议题的公众沟通。更难能可贵的是,报道细致呈现了烟雾病患者在确诊和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对于相关医疗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撰文 | 方之澜

摄影 | 方之澜 王子凯

学校 | 清华大学

指导老师 | 胡钰

作品简介

安化楼的居民们都记得,这座如今在周围林立的高楼间显得矮小而寒酸的建筑,可是当年人们口耳相传的“共产主义大厦”。时间在这栋楼内流逝的速度并不均匀。走得快的地方,你能瞧见未上锁的ofo共享单车,走得慢的地方,日子还停滞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甚至六十年前。

评委点评(南香红)

作品呈现出作者的采访深入度,观察、细节的捕捉和文字表述能力相当成熟。”共产主义大楼“这个题材曾经被专业媒体记者操作过,此篇仍能出新,得力于作者采访的上佳表现,及写作上文字感觉的恰当把握,读来令人欣喜。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获奖作品得票率过半)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导演 | 方欣 郭梦瑶 程希文

学校 | 中国人民大学

指导老师 | 杨钢元

作品简介

在中国人心中,孩子意味着什么?是生命的延续,还是生存的意义?当孩子突然从生活中消失,父母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坚持或选择?纪录片《孩子,孩子》记录父母子女间最隐秘脆弱的生命伤痛,探究在中国家庭中,那份跨越生死、割舍不断的对孩子的呼唤与渴望。

评委点评(陈玲珍)

由三个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共同完成的近30分钟的观察式纪录片,以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为记录对象。通过影片,作者让我们看到几位依然努力振奋自我,擦干眼泪坚强过着日子的失独母亲们的生活。在刻骨铭心的失去独生爱儿的大悲之后,日子如何继续?不论是否再生养新的生命,或者通过宗教找到内心的依托,她们眼神里的落寞是令人心酸的,作者们把握合度,情绪的处理真实客观而节制,主人公的选择也具有多样性,不同城市的人们因着不同的原因有着类似的人生巨变。

由于是学生作品,自然也存在剪辑、英文字幕翻译、镜头节奏上可提高的空间,期待获奖的鼓励能够激励作者们未来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导演 | 韩辰溪

学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指导老师 | 柏雨果

作品简介

本片以全国嘻哈热为时代背景、主人公张子一为缩影,讲述一个为了实现梦想的rapper为了出名所做的种种。有着嬉皮士精神的主人公是本部片子最大的亮点,也反映出嘻哈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兴起与萧条,承载了这代年轻人的青春。

评委点评(周浩)

real是什么?无论是片中的饶舌歌手,还是作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探究,是值得鼓励的。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导演 | 刘权文

学校 | 北京电影学院

指导老师 | 郭劲锋 杨琳

作品简介

纪录片拍摄了西双版纳地区一座缅寺一年的变化,有日常和节日,有小和尚出走和佛爷还俗,借此展示在义务教育背景下传统宗教文化教育的改变,从而看到更大文化背景的变化。

评委点评(徐铮)

佛教是傣族的精神内核,宗教生活占据居民生活至高无上的地位,几千年来每户人家都要把家中的男孩送入佛寺学习宗教和传统文化,本片记录的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西双版纳寺庙中一年间的各种内部活动场景,主角是主持佛寺的一位21岁的“佛爷”(即成年后不还俗的男孩,被村民推举为寺庙的住持)。本片基本上采用无旁白的静止机位进行旁观式记录,镜头语言克制冷静,具有人类学采风的意味,是一部出色的学生作品。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导演 | 孙万玮

学校 | 西北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 | 赵丽瑾

作品简介

自幼脑瘫的马金贝送走山上最后一个朋友,成为村里唯一一个青年人。他之后的时光是每天在荒芜的山头游荡、在拆迁后遗留的破房子里睡觉,回忆离去的玩伴。本片通过对一个“特殊”个体的记录,以微视角真切思考宏大的社会变迁,并观照故乡的“想象图景”在时代洪流中的破碎和瓦解。

评委点评(范俭)

拍纪录片的过程本质上来说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交往的过程,说得矫情一点,是两个灵魂的碰撞。作者把这种碰撞保留了下来,近乎赤诚地拿给观众看,甚至自己的私心以及对纪录片创作的反思,都搁在了片子里。这种真诚和思辨,值得肯定!作者偶尔想追求的宏大叙述其实也归于老生常谈,最终打动人的还是人与人交往的温度。

评委点评(金辉)

让人惊叹的一部作品。变迁中的穷乡僻壤,一个孩子的琐碎日常,这样的题材很容易落入俗套,难得拍得如此质朴,又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更有趣的是,导演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游荡在片中荒芜乡野上的,不仅是马金贝的“记忆”,也是导演的,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乡愁”。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奖金:1万元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导演 | 邓荟 王安婷

学校 | 昆明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 | 张名章 崔颖

作品简介

2017年年初,洱海蓝藻大规模暴发。此后,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整治风暴将这里的人们裹挟其中。该片以鱼鹰(俗称水老鸦)这一动物为载体,从少数民族的传统捕鱼文化出发,引出白族渔民精神世界的嬗变。

评委点评(王小鲁)

水老鸦是实体也是一种意象,它象征一种被猝然改变的生活。《水老鸦》同步记录了最近发生在中国西南的重要事件,让我们及时看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变迁,实践着纪录片的人文价值。这样的拍摄需要导演去了解他人生活的脉络,了解这个外部世界的运行逻辑,这体现了创作者体验和捕捉他人生活的感受力、耐心和一定的文化能力。

每月3件,每件3万元 | 腾讯谷雨计划4月份非虚构作品申报中


面向所有媒体平台,提名、自荐2019年4月已发表的非虚构图文作品。

每月3件,奖金3万元/件(作者、编辑共享奖金)。

提名、自荐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5月5日23:59。

点击“阅读原文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申报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