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昌桥:小小公益岗 让贫困户在家变身“工薪族”

 每天一大早,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吴巧英就会从家里步行10分钟赶到林业组美丽乡村点,为这里卫生进行日常管护。10年前吴巧英生过一场大病,之后家中经济来源就只能依靠丈夫打零工,儿子尚在读书,家境贫寒。2014年她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孤峰村又帮助她申请了卫生管护公益性岗位,每月可以领到工资300元。

  “村子里一直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但还存在犄角旮旯琐碎垃圾。管护员日常任务也不轻,但他们很负责,能保持道路的时刻干净整洁,连小河沟也变得清澈了。”孤峰村公益岗位的设立得到了村民交口称赞。

  新桥村湖冲组村民杜保平,今年69岁,早年配偶因车祸瘫痪致贫,于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孤身一人生活,主要靠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子女家境一般,其中有个女儿还患有宫颈癌。自身知识水平不高,又不会专业技术,如今他有了新的身份,“防火护林员”,上岗时正赶上清明假期,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他所负责的片区还是扬子鳄保护区,任务更重。杜保平每日都带着红袖章,起早摸黑忙忙碌碌,他依旧非常感谢,“政府政策那么好,让我在家门口有份工作,不仅增加了固定家庭收入,还不耽误农时。我很满足,我一定会做好这份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公益性岗位不仅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较为稳定的家庭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自主脱贫,灵活照顾了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能够解决乡村环境卫生和森林防火等方面问题,使他们自身价值感也得到满足,是一件很得民心的好事。”新桥村村委会主任方芳这样评价到。

  科学研究,大力开发“合适”岗位。昌桥乡前期针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困难群众展开摸排走访,广泛收集务工意愿和计划。从“强心理”、“扶心志”开始,激发村民脱贫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困难群众“主动脱贫”动力,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统筹安排,细化管理“动态”岗位。坚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按需定员,服务脱贫,加强公益岗位人员日常管理,进一步健全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和不定期督查制度,对上岗人员到岗出勤、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评,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岗相符”。

  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举措在昌桥创新产生,截至目前共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达到80个,涉及卫生清洁、秸秆禁烧等岗位,其中已安置建卡贫困户80人,预计将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8万元/年。下一步,昌桥乡将继续扩大公益岗覆盖范围,不断激发困难群众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