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集結號”!東海局首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全掃描”

3月14日,也許是知道到了離別的時刻,印度洋露出了溫柔的一面,海面柔滑如綢緞。“向陽紅19”船在後甲板發出釋放指令十多分鐘後,拉載著一個個潛標的浮球,如同一隻只可愛的小黃鴨依次浮出水面。當看到最後一個浮球出現的那一刻,首席科學家郭偉其終於鬆了一口氣。

“船上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這次遠洋調查任務,是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調查船隊首次挺進印度洋、首次跨越赤道進入南半球。承擔本次任務的東海局下屬單位東海海洋環境調查勘察中心科考隊雖然前期收集了大量水文氣象資料,但對於風雲變幻的現場海況還是心懷忐忑。而接手“向陽紅19”船才一年的船員們,更是海洋調查的一支新軍。陌生的海域、續航能力短的科考船、科考隊員和船員的初次配合、首次的海外補給……一系列挑戰擺在科考隊和船隊面前。自從接到任務,科考隊和船隊就緊密聯繫在一起,大家深知,海上調查唯有密切合作和相互信任,才能克服困難取得勝利。

海上“集結號”!東海局首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全掃描”

出航前,科考隊和調查船就航次計劃進行了深入溝通和討論。船長和大副根據多年航行印度洋的豐富經驗,推薦了海況較為平穩的作業窗口。針對船舶續航能力不足的情況,首席科學家、船長和東海局船管處研究了多套補給方案。根據調查內容和方式,規劃了調查航路。碼頭備航期間,加強了對船舶的保養,對調查設備進行測試和演練。同時,在東海局領導和相關處室的部署和協調下,從“向陽紅20”船借調經驗豐富的船員來進一步充實船舶保障,東海預報中心給予全航次行經海域氣象和海況預報,為調查保駕護航。

有人形容科考隊和船員的關係,是手和眼的關係,手和眼既有各自分工,又要配合默契,才能完成一個個任務。“該站點完成,請航渡至下一站點”“調查設備故障,請減速航行”,看似科考隊與駕駛臺一句簡單的溝通,船上的駕駛臺和機艙卻是一整套聯動操作;“前方有漁船,我們即將向左避讓”“海水流速較大,將船調整為頂流頂浪把定”,駕駛臺將一個個明確指令及時反饋給科考隊,以保障科考作業的安全。

除了工作上的齊心協力,生活上大家也互幫互助。餐飲部為豐富大家的飲食,每天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菜譜,及時收集意見改進伙食質量。調查隊員中有兩位第一次出海的女隊員和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航程一開始他們便克服暈船反應,迅速適應了船上的生活節奏,在完成日常值班工作之餘,總會做些“分外之事”:參與甲板作業、拍攝影像資料、清洗儀器部件和工具、製作節日慶祝展板、清理實驗室垃圾……船上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這在“向陽紅19”船上每個人心裡似乎是最理所當然的。自帶工具為大家理髮的水手長、不厭其煩修理健身器械的輪機長、隨叫隨到為調查設備排障的電機員……在這艘船上大家同吃同住朝夕相處,是同事,是同伴,更像是家人。

海上“集結號”!東海局首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全掃描”

隊員包餃子

看海和出海是兩種境界

“看海和出海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種是把眼睛給了海,一種是把生命給了海。” 說起海洋,大多數人的眼前浮現的可能是湛藍的海水、潔白的浪花、清新的海風和美味的海鮮。但對於做海洋調查工作的人來說,海洋往往意味著狂風、巨浪、眩暈和孤寂。

東海局對此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高度重視,東海局局長吳強,黨委書記袁紹宏,副局長唐文勝分別為“向陽紅19”船送行,並作航前動員,強調印度洋專項航次任務時間長、距離遠、要求嚴、環境複雜,希望“向陽紅19”船全體人員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嚴謹細緻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臨時黨支部要切實發揮組織作用,高度關注人員思想動態,加強團隊協作配合;嚴格遵守外事工作紀律,遇突發情況要及時報告,並根據應急預案採取適當措施;要科學組織實施,保質保量完成調查任務。

許多老船員說,冬季的印度洋海面平靜的像一面鏡子,而這個航次,幾乎天天看到的都是一面“破碎的鏡子”,而且還遇到了幾次“鏡子碎片四濺”的惡劣海況。1月27日,由於強冷空氣影響,午後的海面颳起7級大風,浪高2.4米;至傍晚,風力增大至8級,浪高3.5米,天空中又下起了暴雨,此時船調頭已來不及,只能低速頂浪前行,船頭在翻飛的浪花中忽隱忽現,沒入水中拍出的浪花足有十米高,船板嗡嗡作響,巨浪衝擊船頭,掀起的海水猛烈拍打著駕駛臺,首席科學家和船長一直堅守在駕駛臺,時刻監視著海況的變化和船舶狀況,直到海況好轉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去休息。值班的科考隊員們也克服了船舶搖晃導致的嚴重暈船,密切關注著調查設備,隨時做好應急處置準備。

遠洋調查有時像部隊野外作戰一樣,需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能力,海洋調查設備長時間在海水和潮溼環境中運行,容易因高鹽而腐蝕、海水壓力而破裂以及水氣潮溼而電板短路,還會受到海洋生物的侵擾。當調查儀器出現故障時,需要調查人員及時現場排查問題、解決問題。

海上“集結號”!東海局首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全掃描”

齊心協力收潛標

海上“集結號”!東海局首次印度洋專項調查任務“全掃描”

深海聲速測量

特殊時期的海外補給

本次遠洋調查任務期間,全球突然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發展牽動著每一位調查隊員和船員的心,也給“向陽紅19”船任務期間的外港補給計劃帶來諸多困難。首選補給地因相關審批手續增加被迫取消;備選補給地因疫情封港無法補給;另一備選補給地,也因暫時無法提供燃油補給而致希望落空。

面對困難,東海局領導與相關部門多方緊急溝通協調,最終成功協調到馬來西亞一處錨地補給。

當時,馬來西亞有多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向陽紅19”船臨時黨支部認真貫徹自然資源部和東海局的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疫情防控物資補給工作方案,成立補給現場領導小組,對確定參與補給的工作人員提前進行防疫安全教育,集中調配全船口罩、消毒液、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另外,細化優化補給流程,提前做好船上補給區域和外方交接區域的隔離;與外方加強溝通,限制對方登船人數和活動範圍,並要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向陽紅19”船參加補給的人員全部穿長袖長褲,戴口罩、橡膠手套和工作手套以及防護鏡,分成兩組,一組負責燃油補給,一組負責副食品補給。補給結束後,所有補給涉及區域進行了消毒,工作人員個人穿戴物品也進行了消毒清洗,連續14日對全體人員體溫狀況進行測量,最終安全完成了特殊時期的海外補給。

黨支部建在海洋調查一線

為順利完成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承擔本次任務的東海海洋環境調查勘察中心成立了“向陽紅19”船臨時黨支部,把堡壘建在海洋調查第一線。

雖然工作繁忙,黨員學習也不能間斷,臨時黨支部每週五組織大家進行黨課學習,先後進行了“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海洋強國、反腐倡廉等專題學習活動。

黨員是一面旗幟,只有把旗幟插到最前面,才能鼓舞士氣,提高團隊戰鬥力。哪裡有苦活、累活或者有危險的活,哪裡就有黨員的身影,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甲板作業還是漫漫黑夜的防海盜值班,黨員總是衝鋒在前。

今年即將退休的老黨員林寶森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聽聞此次印度洋調查任務時間久、任務重時,他主動請纓,找到項目組申請參加調查任務。赤道附近的印度洋氣溫高達攝氏30多度,甲板作業更是360度無死角烘烤,林寶森每次都衝在前面,搬運、沖洗、加固儀器,這位老黨員成了最有活力的“年輕人”,年輕隊員都勸他休息,他卻總是微笑拒絕。航行經過馬六甲海峽時,為保障安全,臨時黨支部決定黨員帶頭進行防海盜值班,他主動提出第一個值班。夜晚他在甲板來回巡邏,像海疆衛士一般。老同志的身體力行讓大家備受感動和鼓舞,更堅定了全體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決心。

精神飽滿去戰鬥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向陽紅19”船後甲板上全體調查隊員和船員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在國歌聲中莊嚴注視五星紅旗緩緩升起。1月1日,“向陽紅19”船臨時黨支部組織全船舉行了升旗儀式,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也吹響了漫漫征程上的號角。

漫長的航程,需要時不時給大家“鬆鬆勁”,給嚴肅的工作增加一味調劑,讓大家能以飽滿的精神繼續戰鬥。“向陽紅19”船臨時黨支部先後組織了一系列娛樂趣味性強、參與度高的活動,如棋牌遊戲、套圈比賽、乒乓球爭霸、攝影比賽……這不僅有效緩解了隊員的工作壓力,還增強了隊員之間交流合作,提升了團隊凝聚力。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是國人最重要的團聚的日子,除夕這一天,值班人員仍然堅守崗位,餐廳卻是另一番景象。臨時黨支部帶領正在歇班的幾位調查隊員和船員分工合作,剪紙、吹氣球、貼福字、掛彩帶,原本冷清的餐廳在大家的齊心裝扮下變得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除夕夜,大家歡聚在一起享用大廚精心準備的年夜飯,席間船長和首席為大家頒發了前期比賽獎品、抽取幸運大獎,歡聲笑語中,大家在遙遠的印度洋也感受了溫暖。更讓大家感受到濃濃溫情的是東海局及東海海洋環境調查勘察中心領導在春節到來之際發來的慰問電,真誠問候、殷殷囑託是對大家堅守崗位最大的慰藉和鼓勵,讓每位調查隊員和船員都感受到了來自組織的關懷,在遙遠的印度洋上度過了一個特殊意義的春節。

這個航次中既有身經百戰的海洋調查工作一線的老前輩,也有初次登船的90後新生代,既有熱血男兒也有堅韌姐妹。他們在滾燙的甲板上揮灑汗水,在日夜通明的實驗室耕耘不停。他們放棄春節闔家團圓的機會,默默堅守在遠洋調查一線,克服長時間遠離祖國和親人、航程漫長、惡劣海況侵擾、通信網絡不便等重重困難,穿越赤道,遠赴印度洋,以無私奉獻精神,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挑重擔、克難關、迎挑戰,他們是全體海洋人的縮影,在平凡的崗位閃著不平凡的光。

記者:呂寧

通訊員:陳新璽 趙建麗 梅妍青 秦慶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