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從容且深厚

孩子一週歲了,父親也結束老家養老的生活,和母親來到省城,一起跟我們過日子帶孫兒。

這也成了我和父親朝夕相處最長的時光。

我們是漁民,男丁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上船出海從事捕魚工作。父親作為長子,十四歲就上船出海賺錢養家。

這麼一做,就做了五十年。

父愛,從容且深厚

浪湧

漁民常年在海上漂泊,捕撈養家,少有時間在陸上。農人種田是早出晚歸,漁民出海則是一出門少則半月,多則幾月。

記憶中,父親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漁村裡,家中事務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在操持。少年時候,一個月只有二三日才能看到父親。

只有在臘月廿五之後,漁船才回港過年。這時候,船工和夥計要回家過年,父親在家呆到正月十五。

父親沒有什麼愛好,唯一記得的就是說喜歡看電影。他們那個時代,唯一的消遣就是看電影吧。其實也沒有多少可看的電影,他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能去看場電影。在家的日子,每天看中央四臺和深圳衛視等關於臺海局勢的新聞。東海邊上的每個漁民,都喜歡關注與海洋有關的消息,臺灣、南海的尤其興趣。對父親來說,電視上說的每個洋麵,他都去過,或者留下很多深刻的經歷和記憶。

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很少聽他講海上的生活。或許,涉世越深,人越簡單。越經歷大風大浪,內心越能風平浪靜。

漁家有句民諺:“討海人與海龍王只隔著三寸船板。”每次的風浪,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驗,故而,死生就看的很淡了吧。

父愛,從容且深厚

我們家族的男丁鮮有活過70歲的,父親身體還算硬朗,卻也沒有想過超越我的曾祖父和祖父。偶爾和我們聊起百年之後,他總是很淡然的說,隨便怎麼處理吧,在老家祠堂裡有個牌位供奉著就可以了。

每天看著孫子,帶著孫子出門去公園玩耍,晚上帶孫子睡覺。成為他現在生活的全部。兒子也非常纏著爺爺,一看到爺爺出門不帶著他,就大哭大叫。父親也疼愛的回來,抱起孩子帶出門去。母親總說,我們小時候,父親很少抱過我們。更別說帶出去玩了。

我們家四個孩子,父親長年累月飄風泊浪的打漁賺錢,供我們讀書生活,讓我們過上舒服安逸的小康生活。作為父親,自有自己的責任。記得小時候,父親帶我去鎮上的市場買船用繩索。那是個炎熱的夏天,父親揹著一捆幾十斤的繩索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氣中充滿著燥熱,我們汗流浹背。父親突然問我想吃西瓜嗎?我搖搖頭。父親就默不作聲的繼續趕路。直到後來母親講起這個事情。父親其實很口渴,問我想不想吃,只是在給自己找個買瓜的理由。但是我卻沒有意識到。就這樣對自己的節省,省下供我們的每一分錢。

抱著孩子哄孩子,所謂的親暱相愛是一種愛。默默無聞,負重前行如老牛耕田無聲無息,也是一種愛。為後代付出一切,如蠟燭燃盡照耀光明,也是一種愛。每個時間段,父親總以有他所能給予的愛,給我們每個人。

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一切的人事代謝,只不過是滄海一瞬。父親偶在空的時候,獨自默默坐在西陽臺,看著斜陽西下,落日鎔金。他蒼老的臉龐和稀疏的白髮,彎曲的背影在落日中,呈現出從容和深厚。他會在想什麼?他會想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