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明天 做自己的守護天使

同學們大家好!線上微課堂今天又開講了。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一個比較私密的話題—性侵害。近年來,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和未成年人性侵他人的案件時有發生,且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尤其是未成年人被性侵的案件。雖然,平時學校和家長教授給同學們了一定的防範性侵害的知識,但是仍然有許多未成年人對於性侵害的認識存在誤區,對性侵害發生後自我保護的手段也不甚瞭解,不利於自身權利的維護。

首先,什麼是性侵害?

性侵害是指侵犯者為滿足自身性需要,違背被害人意願與之發生的性接觸或性交往。既包括違反被害人意志強行對其實施性行為,也包括在被害人不知情或沒有達到性自主年齡,不具備理解能力的情況下,對其實施的與性有關的行為。

刑法上規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強姦罪,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引誘幼女賣淫罪等。

同學們容易陷入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陌生人才會侵害我,熟人是安全的

2014年曝光的性侵害兒童案中,熟人作案佔比87%;2015年曝光的性侵害兒童案中,熟人犯罪佔比70%,單就檢察官個人辦理的10起性侵害案件中就有8起是熟人作案,這其中有未成年人的朋友、鄰居、親戚等等。

那麼遇到熟人實施性侵行為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是要學會拒絕,勇敢說“不”。

其次是要掌握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尺度。

最後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避免與異性同處一室。

誤區二:性侵的人一定使用暴力行為

在實踐中,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性侵者並不一定都是凶神惡煞的暴力分子,仍然存在表面上看起來很老實的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的情況,他們往往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達到犯罪目的。第一種是給未成年人物質好處利誘就範。比如說給予金錢、購買手機、電腦等價值較高的物品,利用未成年人對於性知識的匱乏,自我保護意識的欠缺,通過給予好處來換取自身的性需求。第二種就是利用未成年人的弱點來威脅。第三種類型就是利用不對等的關係逼迫就範。這也是很多熟人性侵案件的表現形式,加害人往往利用未成年人在整個環境中的相對弱勢的地位和不敢聲張的心理,產生對被害人的心理壓迫,從而實施性侵害。第四種就是新型手段犯罪,比如說利用網絡讓未成年提供裸照等淫穢照片,雖然加害人與被害人無身體上的解除,但是這些行為仍然嚴重的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本質上都屬於性侵害。

那麼遇到上述類似情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不要以貌取人,不能單從外表區別一個人的好與壞,要學會從其行為舉止、言語交流等過程中辨別好壞。

第二,不要害怕別人的威脅。和身體被侵害相比,那些小“把柄”其實都是小事,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方法去解決。

第三,注意網絡安全,不輕易洩露隱私。

第四,提高警惕,重視那些非接觸式性侵害。強迫觀看色情電影、偷拍隱私部位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不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誤區三:你情我願也未必合法

刑法規定,姦淫不滿14週歲幼女的,以強姦論,從重處罰。法律如此規定的原因在於法律對幼女的特殊保護,因為14週歲以下幼女無法較好地理解性行為的含義、後果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她是沒有性承諾權利的,也就是說即使是女孩同意,也是不可以的。

誤區四:性侵害的對象都是女孩子。

在實踐中仍然存在為數不少的以男孩為性侵對象的猥褻案件。所以“只有女孩子會被性侵害,男孩子是安全的”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男孩子也要有防範意識,避免遭受性侵害。

萬一當我們遭受到了性侵害,應當如何去做呢?

第一、加強證據意識。凡事都要講究證據,當我們遭受侵害後,一定要有保存證據的意識。尤其是客觀性證據。比如說案發時穿著的衣物、身體上的傷痕、侵害者留下的任何物品,不要擅自洗澡、洗衣服等等,要是受到威脅,要保留好威脅的通訊記錄和短信記錄等等,或者是微信、QQ聊天記錄;

第二、及時報告。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者信賴的大人,並向公安機關報案,勇於揭發侵害者的不法行為,不要沉默忍耐,壞人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沉默而停止侵害行為,只有通過法律才能讓壞人得到應有的制裁。

進行心理調節。性侵害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心理創傷,在遭受侵害後,我們要適當的進行心理調節,不要覺得遭遇了性侵害,自己就不完美了,一定要相信你還是同從前一樣可愛,一樣受歡迎,不要感到自卑、自責,應該承擔責任和受到懲罰的是侵害者。如果自己調節不好的話,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他們會給你做專業的心理疏導,減輕你的負面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