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網絡共享課再“燃” 上海交大醫學院蘇冰教授導讀單核-巨噬細胞來源與更新論文

“57年來第一次上網課,被15萬+醫學生們圍觀,心中甚是忐忑和緊張。”昨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教授回想起上週“與你談科學”首講時依然為新鮮體驗感到激動。作為該系列課程“穿針引線”“牽線搭橋”的發起人、推薦人與主講人,他在第二講中再次以“科學串講人”的新身份出場,笑稱醫界大牛不僅能靜心在冷板凳上做科研,也能登上講壇做代班主持。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接棒第二講,直播觀看人次又一次達到十萬加。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網絡共享課再“燃” 上海交大醫學院蘇冰教授導讀單核-巨噬細胞來源與更新論文

圖說:蘇冰教授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蘇冰教授長期致力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尤其是MAPK和mTOR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及免疫調控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科學發現。課上,蘇冰教授分享了去年課題組發表的一篇論文,該論文通過單核細胞前體特異性的遺傳學譜系示蹤模型,揭示了單核細胞(monocyte)在骨髓中的發育過程以及成體組織巨噬細胞(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的更新過程,解決了長期以來國際免疫學界關於單核-巨噬細胞來源和更新的爭議。

巨噬細胞的來源和更新成為該領域最基礎和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不僅在基礎研究領域有重要意義,在臨床應用上也很關鍵。蘇冰教授詳細分解了一篇論文的總體框架,把每個版塊的構成都細緻入微地進行講解,分享了自己閱讀文獻時會注重文章的邏輯的技巧。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劉兆遠博士也來到直播網課現場,並參與了互動。劉兆遠主要研究巨噬細泡起源,起初認為起源決定了一個細胞的命運和功能,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慢慢發現其實環境和時間才是巨噬細胞的真正塑造者,如同人的經歷一樣。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費聿東的課題也涉及免疫細胞的研究,他全程在線學習了蘇冰老師的課程後說:“蘇老師向我們仔細講解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內容,今天的講課對我的科研思路有非常大的啟發。此外,蘇老師更強調了科學研究求真、求實的精神,這份科研精神也將作為我的行為準則,將指引我們走好今後的科研之路。”

“與你談科學”系列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網絡共享課程自4月3日成功首講,收穫了眾多在線觀看的醫學生們的好評。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教授,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雷鳴研究員等也會陸續加入這支科學家“夢之隊”,在課程中分享科研經歷,探索科學方法,啟迪科學精神。

通訊員 童寬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