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楊冪劉愷威離婚已成陳年舊事,如今二人也各自精彩開啟了歲月靜好的新篇章。但細看他們的離婚聲明,有一點卻值得我們給點個大大的贊

聲明中表示:二人已和平分手,往後會以親人身份共同養育孩子,也會以朋友身份相處。

一句“以親人身份”道出他們婚姻的最終狀態,對於那些愛到盡頭覆水難收的婚姻,和平分手也許真的是最好的結局。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但是現實中多少人卻選擇在愛情變成親情後,以“為了孩子”為藉口,將婚姻變成一場無限期的將就。

1、將就的婚姻,養出痛苦的孩子

在婚姻裡有一句很毒的話“為了孩子將就吧”,它將無數在婚姻裡早就無感的夫妻強行捆綁在一起,離婚成了對孩子巨大的傷害,是對不起孩子的表現。

可是已經無愛的人,美其名曰變成親情,貌合神離,對孩子就真的好嗎?一個名存實亡,表面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是愛還是害?

知名作家池莉曾自曝,與丈夫因感情不合在孩子6歲的時候就選擇了離婚。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但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庭,他們選擇離婚不離家,在孩子面前繼續假裝著恩愛。

直到一次自己和女兒聊天,她才知道原來離婚的事孩子早就察覺了,只是一直沒有揭穿。

女兒在談話的過程中情緒沮喪、低落滿滿都是被騙的無奈。

董婧曾在《奇葩說》中說:孩子的性格缺陷往往不是因為父母一方單獨扶養孩子造成的,而是父母因為孩子湊合在一起卻感情不睦天天吵架造成的。

自己的父母是真有愛還是裝恩愛,孩子最清楚。父母的假裝恩愛強顏歡笑,爭吵不斷卻勉強維繫,不僅會讓孩子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更會讓孩子對生活產生“將就”的消極情緒。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朋友小敏,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將就的家庭。母親和父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只是因為母親不結婚,底下的弟弟娶了媳婦就沒地方住。

小敏的父親是個傳統意義上的老實人,對待小敏和母親雖然也心存疼愛,但不會表達也不懂溫柔體貼。更可怕的是父親一喝完酒,就會藉著酒勁對小敏和母親辱罵,來表達一個來自“老實人”內心無處發洩的憤怒。

從小敏記事起,她就覺得自己和母親過得很痛苦。但是每當問起,母親總是會告訴她“要不是為了你,我就早就離婚了”。

這讓小敏在不幸之餘又揹負了深深的負罪感,她始終認為母親的不幸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很自責,所以成年以後的小敏遲遲不敢跨入婚姻。

母親不住地催她趕緊嫁人,可小敏總是迴避,直到一次又被母親催婚,小敏終於忍不住對著母親崩潰大哭,說出積壓在心底多年的委屈:“你們活得這麼不幸,還非要逼著我去重複你們的老路嗎?你知道我一直都過得很絕望嗎?我不想自己活得像你一樣將就,我也不期待自己能找到所謂的幸福。”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就是自己和父母關係的投射。

在父母刻意營造的“偽完整”之下,結出的只能是孩子不幸的果。

2、幸福的婚姻,養育幸福的孩子

黃磊是娛樂圈的模範老公,和妻子孫莉結婚20年來,恩愛如初一副仍在熱戀的甜蜜模樣。

再看黃家的孩子,大女兒多多優秀自信善解人意,二女兒天真可愛充滿靈氣,現在一家更是喜添三胎,可謂是人生圓滿。

黃磊曾說:“我非常反對夫妻變親人,比如我媽、我爸、我閨女是我的親人,但我老婆是我的情人、愛人,情侶,她是不一樣的。在婚姻這件事情上愛情必須是基礎,如果婚姻沒有愛情,就不能稱之為婚姻。”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當初我們以愛之名走入婚姻,久而久之變成親情這顯然不是一種昇華,而是一種倒退。

只有建立在愛情這個基礎之上的婚姻,其在婚姻生活中構建起來的友情、親情以及合作才能是良性、穩固、健康的。

也只有十足有愛的婚姻,才是真正幸福的源泉。這份幸福會源源不斷地地滋養孩子,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3、父母不將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當婚姻真的碰壁,面臨愛情化為親情的尷尬,如果夫妻雙方還有愛尚存,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方法,讓愛意回覆往昔的濃度。

有人曾說:婚後如何保持戀愛感?和老公搞曖昧!

柴米油鹽的生活,也許會讓人疲憊,但並不代表我們就要輕易放棄。時常為彼此創造條件,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被愛被需要的,可以增添婚姻的安全感。

大s在參加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時曾用一番“剝蝦論”,引爆全網。而反觀汪小菲,非但沒有絲毫怨懟,還安安靜靜地埋頭剝起了蝦,那乖萌的樣子,說他們是在談戀愛也有人信。

除此之外,大s還時常被網友評論為:很作。但是汪小菲卻處處維護。為了妻子他曾發微博質問:女人撒個嬌怎麼了?言語之間盡是對妻子的寵溺,和對大s這種小作的享受。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關於婚姻有這樣一個扎心神句:每一對夫妻都有50次要離婚的念頭,100次想要殺死對方的衝動。

沒有人的婚姻是絕對完美的,每段婚姻或許都存在那麼一個絕望的瞬間。

但是絕望之後盡力補救,即使瀕臨解體我仍然不放棄與你合體的決心,這對身處婚姻危機中的孩子,應當是最好的交代。

當然,如果愛已不在,只剩親情和責任,那麼放手給彼此海闊天空,從此以朋友的關係,親人的身份共同養育孩子,對孩子來說未嘗不是獲得幸福的另一種方式。

畢竟,爸媽不再相愛,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以父母的身份給孩子完整的父愛和母愛。

之前印尼有個6歲的小男孩Azaka,曾用自己創作的一組漫畫,傳達出自己心目中對父母離婚的感受。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離婚的楊冪劉愷威,這一點值得點贊

你看,父母是不是真的快樂,其實孩子最清楚。而這直接決定了孩子,是否真的快樂。

對孩子來說勉強撐起的完整,只會讓他們面臨更大的破碎。

當婚姻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變成你安不安好我都是晴天,繼續再惡化成,你若安好,我便晴天霹靂,卻還以“為了孩子”為名死撐,這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也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不要再以“為了孩子”為藉口,勉強維繫一份將就的婚姻,因為這個鍋孩子背不動,也背不起。

最後,願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在完整和諧的幸福之中,如果不能那麼仍願你能被愛且愛人。人怕的不是不幸,而是喪失希望。

人生在世,我們獲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種,而相信愛永遠是幸福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