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提起“家”這個詞,總是能勾起人們的美好幻想:父母的悉心照顧

、兄弟姐妹的歡聲笑語、以及撫慰心靈的港灣……然而,在湖北,一位80歲的老人卻將一座墓穴作為自己的家園,並在其中居住了整整三十年

當有人向他詢問在其中居住時是否會害怕鬼神作祟,然而,這位老人卻毫不猶豫地給予了否定,甚至直言只怕人不怕鬼,人心比鬼神更為恐怖,也正是因為一生未娶,無兒無女,這位孤獨的老人才會獨自一人蜷縮在墓穴中。

陶少堂:終生居無定所,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陶少堂是湖北武漢新洲道觀河油麻嶺村人,從小便父母雙亡,是祖父母含辛茹苦將其撫養長大。然而,在陶少堂十四歲時,祖父母也相繼去世。陶少堂本想投親靠友,然而其他親戚卻對這位“克父克母”的不祥之子嫌棄無比,竟無一人願意收留他。

祖父母的逝去讓陶少堂割捨掉了對這個家族的唯一羈絆,於是他乾脆利落地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陶少堂的一生幾乎都是漂泊在外,四處替人打工來維持生計。由於胸無點墨,又無人管教,陶少堂這五十多年來竟無半點積蓄,自然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家。

沒有任何一戶家庭願意將自己的掌上明珠嫁與陶少堂,與其一同經受風風雨雨,吃苦操勞毫無意外,陶少堂自然也無兒無女,一生未婚

而陶少堂也不願與另一個人共度一生。由於童年受挫,陶少堂對於親情毫無期待。早在少年時期,陶少堂便冷眼旁觀他所謂的至親們為了祖父母所留下的一點薄產爭得你死我活

,卻又不願收留自己而推三阻四,他觀遍了人性的醜惡與黑暗,一顆原本對於親情還抱有一絲期待的心靈也漸漸冷卻下來。

而且,作為一生如同浮萍一樣漂泊不定的流浪者,陶少堂也不希望連累其他人與自己一同忍受生活給予他的苦難;儘管陶少堂也曾經幻想過擁有幾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將自己的血脈延續下去。

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但是陶少堂轉念一想,若自己擁有了後代,那麼他們必將跟隨自己吃苦受難,遭盡白眼。畢竟,世上無一人希望自己的親生父親是一名流浪漢,不僅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每日過著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

陶少堂不忍心讓一條鮮活的生命遭受與自己同樣悲慘的遭遇。於是,他選擇斬斷與這世俗紅塵的一切羈絆,終生與天地為伴,與日月同行。這名老人一生未娶,終生未婚

湖北老人終於尋覓到自己的歸宿:墓穴為家30載。

陶少堂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歲,他心裡也懷有一顆落葉歸根的心。於是,他決定返回湖北故土,從此在那裡落地生根,直到生命終結之時。然而,陶少堂的故居早已消失在一場熊熊大火之中,於是,他不得不重找居住之地。

陶少堂身無分文,他決定尋找一處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屋,以此來作為安身之地

但是,陶少堂在無意在深山之中尋找到一座墓穴,那墓穴已經久經風霜,看起來陳舊無比。陶少堂看四周無人,寂寥無聲,很是一處安身立命之地。於是,陶少堂將行李就此放下,決定在此住下。

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也許在常人看來,墓穴過於陰森駭人,實乃非常人所居之處。而在風水研究者看來,墓穴更是陰氣煞人,活人久居乃是折陽壽之舉。

但是,在陶少堂這位目不識丁的流浪者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只要自己能生活得心滿意足便好。陶少堂將墓穴精心佈置了一番,將自己多年所攢下的財產全部放在了其中,好像這天生便是陶少堂的家園一樣。

在陶少堂的佈置之下,這墓穴彷彿容光煥發,甚至多了一分煙火氣。竟真有了那麼幾分家的樣子。

陶少堂從此便安頓了下來,彷彿乳燕歸林一般,竟然對這墓穴有了幾分依戀之情。衣食住行全在裡面;感到寂寥之時,便走出墓穴,觀賞四周

如墨如畫自然風光;感到睏倦之時,便返回墓穴,休憩一番

陶少堂彷彿獨居的隱士一般,頗有遺世獨立之風,毫不為塵世之世俗問題所苦惱,反而優得自在。儘管無人問津,但落得一番清閒。儘管孑然一身,但同樣不為紅塵中的種種羈絆所桎梏。這位如今已經80歲湖北老人以此墓穴為家,一待便是整整30載

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而這一驚天動地的大新聞被當地的報社所知曉。便有記者不惜千辛萬苦,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來採訪這位老人,當記者小心翼翼地詢問這位老人是否會因獨居墓穴之中而感到害怕的時候,陶少堂僅僅只是眯了眯眼,斷然說道:

我從來不怕鬼神,它們反倒比正人君子更加可愛。我反倒是更害怕人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從來不會知曉人性的 可怖之處究竟在哪?

他們可以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爭得你死我活,打得頭破血流。他們可以將骨肉至親狠心拋棄,任是讓他漂泊在外50載,期間

不聞不問,彷彿陌生人一般。

80歲老人在古墓生活30年,直言怕人卻不怕鬼,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而這裡無疑是我的鬼神之處,儘管無人探望,但也樂得清閒;儘管孑然一身有時也深感寂寞,但是也沒有那些擾亂心智的煩惱。獨我一人,也甚是快活,而且這墓穴冬暖夏涼,一人生活也無甚不好。

記者面對這位早已超凡脫俗的老人早已無話可說,只能悻悻離去

在世人看來,這位老人居無定所、孤苦伶仃,只能落得晚年獨居墓穴的悲慘結局。然而,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或許有人追求矗立於世界頂峰的那個寶座,一心想著“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但是有的人僅僅對平靜安穩的生活情有獨鍾。而陶少堂無疑是後者。儘管身居墓穴,但是他的人生早已滿足,甚至毫無遺憾;他的生活更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