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教授應邀來歷史文化學院講座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2015年6月9日19點,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東平先生應邀在文華樓東區1106室作了題為《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尚衍斌老師主持,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彭勇教授、丁慧倩老師以及來自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學生共60餘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王東平教授曾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主要從事中國北方民族史、西域史、中國伊斯蘭文化史研究,1994年以來在《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臺灣《漢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譯著三十餘篇,並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

本次講座中,王東平教授結合平時治學心得及具體史料向同學們系統介紹了利用碑刻資料對明清回族史進行的相關研究。首先,王東平教授介紹了北京明清回族碑刻資料的情況,提到了《中國回族金石錄》、《中國伊斯蘭教碑銘集成》等可資利用的碑刻資料輯錄。其次,他談到了對北京明清回族碑刻資料的整理和利用,通過介紹《清淨寺記》、北京東四牌樓清真寺碑刻的研究工作向同學們指明利用碑刻資料需與傳世文獻向對照研讀,使用時尤需注意其準確性。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王東平  碑刻資料與明清回族史研究


最後,王東平教授通過詳實的資料從三方面論證了碑刻資料對明清北京回族史研究的意義和價值。第一方面是利用碑刻資料研究北京回族的發展歷史和聚居地;第二方面是運用碑刻資料與正史、地方誌、文集等傳世文獻互證的方式對明清時期回族文官、武官、宦官等進行個案研究,從對研究人物的生平、著述、交遊解讀回族的文化認同問題。第三方面,從碑刻資料中涉及的明清之際北京伊斯蘭教中流傳的曬赫傳說、巴巴傳說出發,研究伊斯蘭教思想在北京回族中的傳播特點以及明清時期回族與中央政府、社會其他族群的關係等問題。

講授結束後,參加講座的老師對講座內容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尚衍斌教授就碑刻資料的利用問題再次強調了碑文與傳世文獻的對勘工作十分重要。彭勇教授則談到將明代衛所制度和達官研究與回族社會研究相結合的觀點,都令同學們受益匪淺。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表現得十分踴躍,就碑刻資料的收集、族群差異、文化認同等方面提出了問題,王東平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深化了大家對本次講座主題和一些具體問題的理解,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