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漂得越狠,游速越慢? 漂漂党的技术分析小报告

怎么漂得越狠,游速越慢?

漂漂党的技术分析小报告

视频画面:

浅水小池,没有外人,灯光昏暗,前无浪,后无花,一位教练用优雅而迟缓的移臂加分叉腿,以较少的划次、“流畅”的滑行完成了从泳池这头到另一头的游进。

初发心的泳士们不淡定了,由衷赞叹:这是多么优美而平滑的姿势!于是,组团报名,学滑行!减划次!终于有一日,学有所成,25米池,划次下降,姿势优雅,但是游速却伴随着滑行而稳中有降。

痴迷者说:

虽然慢了点,但我心陶醉,精神得大安慰。

怀疑者说:

怎么漂得越狠,游速越慢?

觉醒者说:

看上去很美,游起来很慢,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游泳好坏,标准有主客观之分。主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江水千江月,如:优雅、流畅、好看,一言以蔽之:“看上去很美”。而客观标准只有一个:

速度(成绩)

片面追求降低划次,游进速度为什么反而会变慢的原因是什么?决定游速的因素通常有划幅、划次、划频、每个动作周期时间等,都可以对速度进行公式表述。为便于理解,我们用划次和每个动作周期时间来进行分析。

划次(S):

完成一定距离游泳所需要的划水次数,我们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循环计一次划水次数。比如从左手入水到左手再次入水,计1次。

一个动作周期时间(T):

完成一次完整的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划次所需的时间。

速度(成绩)V:

完成一定距离游进所需要的总时间。

V=S*T

比如你完成50米,划水次数为20次,每划一次需要2.5秒,那么你的游速V(成绩)=20次*2.5秒/次=50秒

如果想要游得更快,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降低S或减少T,或者同时降低S、T。

培训班里的漂漂们普遍降低了划次,但速度为什么速度会慢?

培训前

V=25次*2秒/次=50秒

培训后

V=23次*2.4秒/次=55.2秒

也就是说,培训后,划次的确下降了(由25次变成23次),但是由于滑行,每个动作周期用时增加,总体速度反而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纯试图通过漂漂漂(滑行)来提高游泳速度是不可行的。提速的必由之路是首先保证每个动作周期的时间T不变,与此同时降低S(划次),而要实现这一点,尤其需要通过提升水下划水技术,增进推进力来实现。漂漂党们会说,我们可以通过滚动身体或重心调整来实现推进力的提升。事实上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与水下划臂技术提升带来的效果相比,非常有限。圆木很会滚动,浮力也很好,但学游泳不是学圆木。

当然,漂漂漂还是适合一些人群的需求的,比如休闲、养生、自我陶醉、吸引眼球等。如果你是认真对待游泳运动也是热爱游泳运动的,那么请把你的智慧和体能用到那些能真正提升你的体魄,带来惊人的速度提升的技术上来,这种突破自我舒适区的训练,能为你带来长足的乐趣,“宁信度,不信人”,才是科学的、对自己负责的锻炼态度。当然,这里的度,一定是指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臆测。

(文章重在讨论技术,切勿盲目对号入座)

怎么漂得越狠,游速越慢? 漂漂党的技术分析小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