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本次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印度就像神一般的存在,一个人口与中国相当的大国,13.5人亿口的国家,新冠确疹人数一直保持“优等生”,截止昨天,确疹人数为4281人,按人口比例计算,印度的防控成绩全球第一,毋庸置疑。

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为了解真相,本人联系了身处印度的朋友,凤凰卫视驻印度特派记者尤芷薇女士,问询了她印度的大概真实情况,尤记者是凤凰卫视资深的优秀记者,长期在南亚实地采访,报道了大量的南亚政治、民生经济、军事动态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真相,以下是聊天内容,可以最直观地看出印度确诊人数失真的原因。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在她看来,印度新冠病毒防疫的最大问题在于“检测”,没有检测,何来确疹?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印度的医疗系统根本没有这个检测能力,一旦铺开检测,医疗系统将完全崩溃。本人在印度主要城市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生活了六年之久,对印度的医疗状况深有体会。印度公立医院虽然免费,但是缺医少药,病床数量极少,医生素质普遍不高。对印度下层人士来说,生病去公立医院就只有“等”,等药等病床,等不起就听天由命。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印度人会去私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生素质较高,可是私立医院很贵,以我个人多次看医生的经历可以证明,一个挂号登记大约160元人民币左右,看病费和检测费很贵,而且药费不在其中。在印度最有名的私立医院就是fortis医院,在印度各个邦 有上百家连锁医院,服务很好,就是贵了一点,普通人去不了,要知道,印度是全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目前,印度每天能完成的检测量在2000例左右,而美国是20万,印度百万人检测数量仅为29份,全球最低。印度有机会测试的大多是富人,目前检测费用约3600卢比(合350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一位印度普通劳动力家庭约月工资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印度主要的医疗现状。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参加集会的印度妇女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印度富人家庭

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使防控压力加大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很落后,有亚洲最大贫民窟,在印度贫民窟里共居住着1.7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2.67%分布广,各大城市都有,街道和社区卫生条件极其堪忧,孟买塔拉维贫民窟近5平方公里中居住着150万人口,其密度是美国纽约的30倍,孟买的一些贫民窟中,仍有约73%的人使用社区公共厕所,每1000多人共用一个厕所。加上印度人日常饮食习惯喜欢直接用手抓,这成为防疫的难点。虽然印度已经封国封城,但根本封不住,人员流动性仍然强,人们防护意识普遍不高。更不幸的是,4月1日,孟买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已出现确诊病例,在卫生条件极差的贫民窟里,根本没有独立的空间可以进行自我隔离,群聚性交叉传染的风险极高。印度卫生部官员也表示,新冠病毒现在已经从高档地区转移到了孟买的贫民窟,处于加速阶段,防控压力加大。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印度节日聚集场面


新冠疫情下的“优等生”-印度的抗“疫”之迷

印度拾荒者

宗教给防疫带来压力

几乎所有印度人都有宗教信仰,印度教为第一大教,印度人口中,印度教教徒约占82%,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约占12%,剩下部分基督教和天主教和极少量的佛教,佛教在印度基本处于消失状态,佛教徒不足1%。很多印度人认为宗教高于一切的,甚至能够为了宗教献身,相信神灵保佑相信命运,重视集中礼拜活动,给疫情爆发创造条件。加上较差的卫生习惯和科学防控意识,很可能成为疫情潜伏的温床,印度的防疫现状很不不乐观。

各国已在携手应对疫情

印度政府颁布实施了长达21天的全国封锁令,3月26日,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1.7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的经济救济措施,主要向低收入者发放现金和大米等食物;为便于农民工返乡,印度专门为返乡人员提供千辆免费返乡大巴车。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4月2日批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首批紧急援助项目,首批总金额为19亿美元。其中,印度获10亿美元应急资金,用于加强筛查、接触追踪和实验室诊断,采购个人防护装备,设立新的隔离病房等。

疫情暴发都是全人类的公敌,尤其是对于印度这种防疫基础薄弱的国家,各国应相互扶持,共渡时艰,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应当断然抛弃地缘政治偏见,携手共同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