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建議隨訪”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我們平時經常會碰到因為比較簡單的疾病,比如腸胃炎、軟組織挫傷、肛裂、痔瘡、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住院治療時常規會檢查胸部CT平掃,有時發現肺部小結節,因為較小或者病灶密度較淡,總之表現不典型無法明確下結論良性還是惡性,這時,一般醫生會在出院記錄上註明,建議隨訪複查,有時較為具體也會寫明間隔多長時間複查。但我們的患者往往不看重出院記錄,結帳出院後根本沒有仔細閱讀住院期間的經過、檢查治療情況、隨訪建議等,以至於本該複查觀察的肺結節沒有及時複查,待1年、2年過去後,病灶已經明顯進展,甚至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今天要說的錢大伯就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我想借今日頭條平臺提醒朋友們一定要仔細閱讀出院記錄,按醫囑回院複查對比,及時干預治療。

金華的錢大伯於頭一年4月份因外傷致多處疼痛住本院某科治療,傷情不重,為多處軟組織挫傷,住院期間檢查了彩超、胸部CT、心電圖及常規的血液化驗檢測,其中發現右肺下葉有個結節影,但比較小,密度也不高,建議定期複查。外傷情況好轉後錢大伯辦理了出院手續,醫生也在出院記錄上註明需胸部CT複查。但回家後,錢大伯及家人都沒有很好的去看過出院記錄。一年來也沒啥不舒服。一晃到了第二年年底,錢大伯又因外傷致頸髓損傷,影響到上肢肌力入住到本院,常規檢查胸部CT時發現了原來就存在的右肺下葉腫塊,已經長到了近4釐米。以下是其2次的CT對比圖像:

醫生的“建議隨訪”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醫生的“建議隨訪”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家人找到了我,諮詢肺上的病灶考慮什麼,該不該手術,什麼時候手術好。我仔細閱片並與之前的對比後,認為患者右肺下葉病灶,1年半來明顯增大,目前病灶內有壞死灶(密度較低的部分),基本考慮為肺癌,以鱗癌可能性大,從片子上看,仍能手術切除治療。本應儘早手術,但由於頸髓損傷,雙上肢肌力均下降,肺手術時需切氣管插管及改變體位,可能會對頸髓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傷後早期,組織水腫,應適當穩定後再考慮肺手術。經與骨科商量研究,於傷後3周左轉到胸外科後,予以施行了“右肺下葉切除及淋巴結清掃術”,術後病理確定為鱗癌。

事後回想,若錢大伯能遵醫囑定期複查CT,有增大變化時及時手術,效果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