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這幾天,小米微博又火了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隨著小米CC9 一億像素/5攝像頭的旗艦手機發布。拍照性能排名躍居第一,小米這次的進步是非常大的,但友商業指出其綜合體驗交叉,指出了其不足之處。小米在國內很會利用利用粉絲效應的'設備廠商',雷軍自羽是互聯網企業,這次小米CC9在微博 著實火了一把。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1億像素相機宣傳圖


在最新的DXOmark評測中,該手機的評測分數可以說全球Top1。但這個評測數值更多在於靜態拍照與視頻成像方面,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手機之一。但在官方介紹裡,也詳細說明了,這個分值來自於其五棵攝像頭、1億像素的背景下。而不是在於其綜合性能,應用DxOMark官方評測的結論:

小米CC9 Pro尊享版的10800萬像素主攝像頭表明超高分辨率傳感器在手機中絕對佔有一席之地。但是,提高分辨率的代價是一些圖像偽像的出現,因此我們希望未來的機型將這些圖像偽像降至最低後,可以看到圖像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DxOMark官網最新排行

我們可以看到小米CC9 尊享版與華為Mate30Pro 分值排名並列第一。而華為mate系一直是以拍照性為主打優勢的智能手機,號稱“放在口袋裡的單反相機”。而這次小米評憑藉CC9可以與mate30Pro 在拍照性能方面並列第一,可以看出小米這次的進步是巨大的。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華為mate30Pro 手機官方宣傳圖

我們評價一款手機的性能,更多看的是他的綜合性能,在綜合性能不差的情況下,再而在某一個點突出優勢,從而給人深刻印象。歷屆的小米手機發佈會中,CPU一直是小米的賣點之一。

但是這次的處理器卻備受嫌棄:小米 CC9 Pro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nm製程工藝的730G,CPU主頻為2.4GHz,GPU主頻為825MHz。G版本是驍龍730的定製優化版本。超過驍龍835,但和目前市面上配置驍龍855的手機在性能上是沒法比的,介意運行速度的朋友建議慎重選擇。

驍龍730G 是高通針對驍龍730在遊戲方面進行了特定的優化,添加了全新的AI智能引擎,它支持獨立設計的計算機視覺ISP(CV-ISP),該模塊是首次用在7開頭的處理芯片,一直是驍龍855的專屬黑科技。據官方數據顯示,730G比710原版性能提升了有25%.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高通官方數據

驍龍730G處理器明顯強於驍龍730處理器,與華為麒麟810同屬於中端芯片,都是很不錯的產品。

這樣看,CC9 兩千的價位,配上如此優秀的中端處理器,與媲美mate3Pro的強大拍攝能力,性價比十分明顯,單看配置我也很心動。可是問題也就出現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隨著手機拍照技術的提升,拍照對手機芯片的性能要求也是急劇增加。這也導致CC9的手機芯片跟不上拍照能力。拍照需要等待幾秒才可以出照片,畢竟730G只是一箇中端芯片,其處理能力還是和高端的驍龍855麒麟980有很大差距的。

一味的強調自己一億像素拍照能力多麼強大,可以吊打華為mate30Pro。但是用戶買一個手機,並不只是拍照。也需要看其他。只說優點,閉口不談缺點,這是不是有點不把用戶放心裡。就和平常街面購物一樣,都說自己咋好咋好,別家有什麼缺點。而小米目前可以說是國際型企業,別這麼掉範,多客觀看待自身產品優缺點,如實告知用戶,比用戶投訴要好很多。例如:華為的mate X摺疊手機,雖然其在寒冷地帶容易損壞,讓人詬病,但華為也明確在詳情頁裡明確說明了該缺點。起碼用戶買起來發現問題,心理不至於那麼難受,畢竟明確告知了。

可以預測一下,下一代CC 將不再是以中端機為主打,轉而是搭載驍龍8系列的中高端手機。將用戶的體驗提升起來,起碼不能因為cpu而導致體驗降低。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驍龍730月驍龍730G,安兔兔跑分情況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安兔兔驍龍730跑分情況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麒麟810比驍龍730G要略高一點點。

小米國內企業研發投入最小

我昨晚做了個資料整理,關於2018年-2019年國內幾個主要互聯網企業的研發投入情況:由於考慮到企業的營收差距很大,我按照研發投入佔比銷售收入比例來進行判斷:

華為: 2018年佔比14.1%

201818年,年報顯示全球營收7212億,淨利潤593億。2018年研發費用高達1015億元,佔銷售收入比重為14.1%.。這是2018年數據。

在7月30日華為召開上半年業績發佈會,表示華為今年將在研發投入1200億元。

近十年投入研發總計超過4800億。

小米:2019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佔比3.547%

11月27日晚,小米發佈了2019年Q3季度財報。Q3季度總營收537億。Q3季度研發投入20億,前三季度總研發投入53億。

結合8月20日公佈的小米上半年營收957.08億,也就是說小米前三季度總營收為1494.08億元。前三季度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為3.547%。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

百度研發投入:18年研發157億,2018總營收1023億,佔比15.35%。

阿里巴巴:2018年佔比:14.94%

阿里巴巴研發投入:18年研發374億元,營收2502.66億元。佔比14.94%

騰訊:投入佔比:7.335%

騰訊研發投入:研發投入229.36,營收3126.94億。研發投入佔比:7.335%

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在國內幾個主要的企業當中,研發投入佔比是最少的,總金額也是最少的。沒有哪一年達到百億規模的研發投入。今年三季度累計也只有53億,除非第四季度一次性投入50億,否則研發能力,或者科研能力,在國內依舊是弟弟級別。更別說和華為一年千億的研發投入來進行對比。

我可以說是半個米粉,身邊也有很多朋友使用小米產品與家電產品。小米的空調和電視心儀很久。

但我更希望小米可以多出一些真正的黑科技,或者成為一枚名符其實的科技企業,有深厚的技術底蘊。而不是動不動在微博熱搜上看到調侃友商。作為技術企業,自身技術底蘊夠強大,才能在如今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裡穩步前景。不然只能通過價格優勢來提升銷量。但價格戰是一個自宮的戰法。

在性能過剩時代,再一味強調‘性價比’,本質是'價格戰'

但隨著小米品牌與生態的快速發展,在如今性能過剩的時代,若是再一味的單一利用硬件來堆性能,而注重自身的研發實力或相應的優化能力。再一味的說性價比,那本質就變成了價格戰。而價格戰,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戰略。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CC9

華為依靠本身的科技實力的底蘊,每年放出一點點所謂的黑科技,讓自身的品牌價值水漲船高,用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從而早已進入的高端市場,連續多年退出了過1萬元的高端手機,市場反應好評不斷。而小米想進入高端市場而不自得,將之前的紅米系列取消,創建全新的RedMi品牌,欲進入高端市場。

小米的性價比成了它高端化的弊端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暈輪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在本質上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偏差。

小米一開始企業規模小,採用所謂的“飢餓營銷”,強調“性價比”。是一種降維打法,可以理解。但如今小米依舊玩這種策略,避而不談實際功效,將一個普通常見的功能用藝術語言加工下,就成為了另一個賣點。這樣導致在網上,關於小米投訴的話題一直不斷。

而小米的飢餓營銷,如今也讓人詬病。

曾經在2013年10月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經點名批評小米的飢餓營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2013年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而在今年3月的小米9發佈會上, 小米再次上演飢餓營銷,被廣大米粉投訴到12315平臺,並被受理。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9飢餓營銷被被投訴


我覺得一家技術性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技術與用戶是企業的立根之本。在國內,大部分的頭部互聯網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都不低。即使騰訊一直網友稱為山寨之王,但其每年研發投入資金都不低於200億,佔到總營收的百分之七以上。更別說百度、華為、中興這些以科技立本的企業。他們的研發投入資金佔比都不低於10%。其中百度、華為佔比高達14%。

就連這幾年快速崛起的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抖音等app),是一枚名符其實的互聯網企業,但其每年的研發投入都是巨大的。

例如國內PC巨頭聯想,一直被網友談成一個組裝廠,沒有自己的技術的企業。但不可否認,聯想的 ThinkPad 系列一直是國內企業最認可的商務本,其硬盤數據安全保護技術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硬件的優化也是最好的,不用擔心什麼系統崩潰等毛病。更別說聯想在超巨型機上的科技實力!聯想在國際超算領域,是屬於top3的。技術實力並不可小虛

而小米呢?有用戶反饋,小米的筆記本,在系統升級更新後,很容易出現系統崩潰的問題。用戶進行系統還原時,容易導致不能開機現象。只能求助售後重新安裝系統。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作為一枚半米粉,更希望小米企業少一點營銷,多一點科技研發。產品多一點真正的黑科技,而不是別人的黑科技自己套用。

小米自2011年8月推出第一代小米手機,華為也是在2011年推出其第一代智能手機:C8650手機。但華為當初是隻做運營商定製機,小米的市場化反而更有優勢。為什麼到如今,小米與華為的技術差距如此之大呢?主要還是小米對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還是太低,一味的市場營銷為市場驅動。今年,小米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第三季度投入20億,可以比去年半年投入還多。希望在多年後,小米可以成為一個如阿里,百度,華為那樣的科技驅動企業。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一代

小米進入印度市場,位列第一

小米自2015年進入印度市場,並未投資實體店,採用線上銷售方式。專注線上銷售,這樣可以保持較低的分銷成本。利用其性能強大,低廉的價格優勢。利用性價比迅速搶佔了印度市場。

而小米在印度採取的戰略是模仿蘋果。稱之為“窮人的iPhone”,因為其曾經完全模仿蘋果,讓人詬病,並進行了道歉。目前小米佔有印度市場份額28%.,暫時位居第一位。這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成績,國際化後,也希望加大科研投入。

小米,你何時才能靜下心做技術,少一點營銷

小米目前是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外觀和蘋果很相識

小米,我們期待的是你的創新,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銷售策略:飢餓營銷、微博熱點。我們期待的是你可以有如華為那樣的堂堂正正的推出黑科技,利用技術支撐,而不是營銷支撐。

請多一點科技沉澱,少一點熱點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