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古時帝皇時代,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皇帝是所有權力的中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帝王一句話便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文武百官犯滔天大罪要死,功高震主也要死,所謂“伴君如伴虎”。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漢代戰神,韓信,功高震主,最終慘死於呂后之手。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伴君如伴虎

但中國歷史長河中,卻有一人例外。

郭子儀,千古一將。早年以武舉中第,入仕從軍,他是武則天當政之時的武舉第一名。縱觀古今,頭頂武狀元頭銜的人並不少,但郭子儀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建功立業的武狀元!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汾陽王郭子儀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之貶”。 這是《新唐書》中對郭子儀的評價。

原文意思是:權傾朝野但是朝廷卻不會因此忌憚他,功高震主但皇帝卻是堅定不移的信任他,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但卻沒人覺得他這樣很過分而貶低他。

為什麼他能有如此高的評價呢?從他的生平事蹟即可看出他的為官之智。

郭子儀出將入相三十餘年,受到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帝王的尊寵,只論功勳戰績的話,他最為出名的莫過於平定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12月16日,節度使安祿山發動自己的部下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奸臣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朝已經安逸日久,幾代人都不知道何為戰爭,所以叛軍戰捷練練,後有郭子儀參與指揮了平定河曲之戰、克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一系列重要戰役,為安史之亂的終結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中間屢次受到排擠與猜忌,但郭子儀並未因此心懷怨恨,反而以淡泊名利的心態換來皇帝與同僚的信任。所以後世之人皆稱其為李唐天下再續百年之功臣。此前唐肅宗也曾對郭子儀說:“ 國家再造,卿力也”。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公元767年,此間郭子儀父親的墳墓遭人偷盜,大家都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對其懷恨在心,指使人乾的。當皇帝提及此事之時,原本滿朝的公卿大臣都很擔心,怕郭子儀因此大鬧朝堂,但郭子儀卻是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屬下軍士掘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發生過的。這是臣的失職,招致上天的譴責,所以這並不是人患所造成的,而是上天給我的懲罰。”,雖然大家對父親之墓被掘的原因心知肚明,但聽了他的回奏後,都對他欽佩無比。郭子儀正是風頭正盛之時,國之功臣,如果他固執大鬧,皇帝肯定也得徹查此事。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不願為了一己之私而大動干戈,這更彰顯了郭子儀心懷天下的坦蕩胸襟。這也是滿朝文武更加佩服與親近郭子儀的原因。

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也必定會是個齊家之人。

郭子儀救國有功,皇帝就賞賜郭子儀一套奢華的王府。一般王府都是守衛森嚴,但郭王府建成之後郭子儀卻令人敞開大門,供平民百姓參觀遊覽,皇帝的恩惠被郭子儀傳遍四方,論功行賞的名聲也是被百姓傳頌一時,皇上得知此事很是高興。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汾陽王府

而郭子儀王府大門不閉一時間也成為了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一次郭子儀的下屬去他家告別,由於大門敞開不閉,所以他就直接進去了,不巧的是他進去之後就看到郭子儀竟然在伺候他的妻子女兒洗漱。於是這件事也在京城傳開了,身為國之重臣竟然還得伺候妻女洗漱,郭子儀也一度被人嘲笑為妻管嚴。

郭子儀的兒子們終於忍受不下來,就跪求郭子儀關閉大門,閒人不得隨意進出。然而郭子儀卻堅決不同意,並給他兒子們解釋了敞開大門的原因。郭子儀一直都知道功高震主後果,敞開大門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他並沒有在密謀什麼,而是坦坦蕩蕩,對皇上無比忠誠。也是讓讓大臣找不到構陷自己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夠完全得到皇帝的信任,不會因為功高震主而招惹殺身之禍。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他的兒子們在聽完之後就明白了原來郭子儀一直都知道功高震主的禍端, 更是無比同意王府的門一直敞開著。

郭子儀家風嚴謹,世代忠良。六子郭曖的女兒就是以賢德著稱的郭太后,在唐憲宗駕崩時,她年幼的兒子唐穆宗繼位,宦官們要求她臨朝聽政,郭太后則稱:“昔武后稱制,幾傾社稷,我家世守忠義,非武氏之類也。太子雖幼,但有賢相輔之,何患國之不安?”而郭氏子弟在朝中為官的,也由郭太后之兄郭釗領銜啟奏雲:“為避嫌隙,臣請先率諸子辭官歸田。”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郭子儀戰場有功,朝中有謀,齊家有法,待人以寬,這樣一個人想不長青都難。

四朝元老,再造大唐,一個集才華與能力與一身的人竟如此低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