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用戶信任你,你就可以變現一輩子

一旦用戶信任你,你就可以變現一輩子

思想

1.以客戶為導向,比以競爭為導向更重要

以客戶為導向比以競爭為導向更重要。與客戶的長期穩固關係,是最大的競爭優勢,甚至比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價值。全心全意為客戶著想,自然會產生競爭優勢。而要求特別嚴苛的頂尖客戶,跟卓越的競爭對手一樣,都能激勵企業有更好的專業表現。

——著名管理大師 赫爾曼·西蒙

公司

2.蘇寧易購宣佈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

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家樂福中國在國內擁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去年營收接近300億元,這一數字約為蘇寧易購2018年營收的12%。

3.麥當勞華東首家未來旗艦店開業

6月21日,麥當勞華東首家未來旗艦店正式開業,門店面積超過450平方米,橫跨兩層。整個餐廳打造了杭州首家個性化定製甜品吧,二樓設有電子互動遊戲區。截至2019年1月,中國內地有近3100家麥當勞餐廳。日前,麥當勞還與荒野行動和餓了麼星選跨界聯動。

4.百度新聞搜索調整:來源可選擇“媒體網站”和“百家號”

在PC端,百度的資訊搜索添加了新的篩選功能,能夠通過該選項選擇搜索內容來源,可區分“媒體網站”及“百家號”。但在手機端,不論是瀏覽器打開百度搜索,還是使用百度App,目前都還沒有此功能。

新用戶思維

5.精細化運營是實體零售的必經之路

京東從來對於零售都是充滿敬畏之心的,我們認為在實體零售比拼的並不是速度,而是精細化,零售的未來是從粗放式的商業模式向精細化轉變。

——7FRESH線上運營及創新部總經理 葉威

6.品牌應該由消費者來定義

在不同的場景下,消費者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那品牌幹嘛非要給自己搞一個剛性的人設?當我們強調“我是什麼”的時候,我們能黏住的用戶是最少的。反過來我們把自己變得更柔軟,我們不說自己是什麼,消費者看我是什麼,我就是什麼。

——鍾薛高創始人 林盛

7. KOC(Key Opinion Consumer)傳播離用戶更近

在KOL發佈的相關內容下面,KOC對產品信息的熱門評論往往更能夠體現普通用戶的看法,也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最終決策行為。一、從發佈內容來看,KOC所分享的內容通常並不聚焦且生活化、興趣化,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身份來為品牌打call,而不是作為專家形象進行產品推介。這就讓KOC擁有更多的真實感,從而更能影響其他用戶決策。二、從用戶關係來看,KOC與普通用戶聯繫得更加緊密(KOC可能本身就是普通用戶的一員),在發佈內容時更能夠通過同理心來影響其他用戶。

而KOL有時因為商業合作的原因,發佈的信息並不受用戶信任。隨著Z世代的崛起,年輕用戶也越來越不盲從KOL的推薦信息。

——《從KOL到KOC,營銷如何離消費者更近?》

一線

8.從內容到電商,關鍵靠信任

一、在內容上,和媒體相比,我們的文章時效性相對弱,不要求快,但要求有用。好的內容如何產生?有的人會看重內容與用戶需求的匹配,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你要作為一個引領者和意見領袖。往哪兒引?其實所有人都想擁有更好,更高品質的生活,具體到母嬰領域,可以是更好的婆媳關係,以及孩子的學習能力等等。尤其是你作為一個過來人,瞭解後來人的喜怒哀樂,想讓他們過上更好更快樂的生活,把一些有價值的點找出來分享,他們就會認同你的觀念,形成追隨。二、做人格化IP,是對品牌的迴歸。這種迴歸會讓信任更容易建立。對人來講,有些人會跟古董建立情感,有的人會跟動物建立情感,比如天貓和京東,但人跟人是最容易建立情感的。

那信任具體是如何建立的呢?我認為很簡單,實話實說就行。現在太多媒體都在顧左右而言他,你看現在的手機評測還有意義嗎?所以,只要做的測評、寫的文章真實有用,讓用戶覺得不功利,他自然而然就接受你了,用戶數量也會越積越多。信任建立是要花時間和成本的,如果真的做到那個份上了,信任自然會來。一旦用戶信任你了,你就可以變現一輩子。但如果一味地只強調變現,你就只能收割一茬,這是巨大的區別。有時候慢就是快,你得去尊重用戶,沒有人是傻子。

——小小包麻麻CEO 賈萬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