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時家村位於濟南章丘相公莊東北方向8公里外的長白山腳下,是一個小山村。村東靠東寨山,西接訾家、河灘村(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杜伏威的故鄉),南依荷花山連接鳳林村,北鄰丁家村。全村有206戶,共有人口610人,村民大都姓時,只有李、趙、宋等13幾戶外姓。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村子雖不起眼,在外人眼裡看著簡單、淳樸的小山村,村東山上卻有隋末杜伏威的農民起義軍千年古寨的遺址,村中有古街,有一口千年的古井,這口千年古井傳說與杜伏威手下的一名姓孟的大將有關。新中國成立後,村裡還出了一位名人外交家、翻譯家、作家時延春。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時氏族譜》中記載:“明末時英通的三個兒子從刁鎮時家莊逃荒來此,後逐漸發展成村,仍用原村名時家莊,以示不忘本。”據時家村的老人講,明末清初刁鎮時家莊(現時東村)村民時英通帶領三個兒子為了生計流落到此。看到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還有一石井,泉水清澈甘甜。於是就在離石井100多米處的西北角蓋上房子定居下來,開荒種地,開山造林。歷經400餘年,人口越來越多,居住面積也越來越大。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時家村擇井而居的這口井,是千年古井。村子裡一輩輩流傳著“先有孟氏井,後有時家莊”的說法,後人習慣稱為老井。老井在村東南山腳下,有一人多深,井裡的泉水從岩石縫裡鑽出來,甘甜無比。即使大旱之年,井水從不幹枯。相傳是隋朝末年,鄰莊河灘村杜伏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中,有一孟氏將領為解天熱士兵之渴,在密林潮溼的地方和士卒一起挖鑿壘砌成的一口水井,故此叫“孟氏井”。以前井邊立有石碑,經過千年風颳日曬,碑文已是模糊不清,後來石碑損壞,字跡也蕩然無存。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時家村井不是很多,這口井的水村裡有一大半人口用,30多年前100來戶人家吃這一口井的水,每天為了擔水要排隊等好長時間。後來村裡又打了幾口井,戶戶通上了自來水,村民們也不用排隊挑水了。但這口老井的水雜質少,燒開後水垢很少,用來沏茶是不錯的。現在也有村民前來打水,也有山外的人慕名來取水。前幾年村裡對老井進行了修整。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村裡人除了津津樂道的老井外,村裡還出了一個能人,四外八莊都知道。在村民眼中的能人叫時延春,1942年2月出生於山東棗莊,後隨全家回到章丘相公莊的時家村。他從小生長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時守森在棗莊參加革命,是棗莊地區黨的秘密交通員,後加入抗日遊擊隊,多次立功受獎,1948年因病未能隨軍南下,參加地方政府建設,建立時家村第一屆黨支部並任擔任支部書記20多年。時延春兄弟五個,他排行老二,除他外,其他四人參軍入伍,兄弟五人都深受父親革命薰陶。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1949年至1960年,時延春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學習;1960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學習。1962年根據國家需要,在組織的安排下改為學習阿拉伯語。1965年大學畢業後到外交部工作,國家為了培養阿拉伯高級翻譯,1965年秋,組織上派他到阿拉伯語最好的埃及開羅大學文學院公派留學。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1967年因外交部工作需要回國,歷任中國駐也門共和國大使館譯員、隨員,外交部二等秘書,中國駐埃及大使館二等秘書、一等秘書,中國駐約旦大使館一等秘書,外交部亞非司處長。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參贊,中國駐亞丁總領事館總領事。中國駐也門共和國大使、駐利比亞大使,世界知識出版社總編輯。親歷海灣危機,幾經中東風雲,於2004年從外交部退休,現居上海。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任職期間,陪同鄧小平等領導人會見中東、阿拉伯諸多國家領導人。三次接受駐在國元首的授勳。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00年成為阿拉伯作家協會名譽會員。著有散文紀實及遊記、詩集作品《阿拉伯風情錄》、《中東熱點地區的秘聞軼事》、《撤離科威特紀事》等20本專著,主編《二十世紀世界大事典》、《世界笑語集錦》等40本書籍。

濟南章丘有個時家村,村裡有口千年古井,還出了個外交家

時延春是一個從小山村走出去的外交家、翻譯家、作家、詩人,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家鄉人民的光榮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