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李屍朝鮮》比電視劇裡的還要慘

《李屍朝鮮》/《王國》是由金成勳執導,金恩熙編劇,朱智勳、裴鬥娜、柳承龍主演的韓國喪屍題材古裝劇,於2019年1月25日在Netflix播出。雖說是影視圈常見的喪屍題材,但來自西方的喪屍與東方的古老王朝,就像是奶和茶,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樣東西,偶然碰撞在一起後,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史上的《李屍朝鮮》比電視劇裡的還要慘


一個極度腐敗、行將就木的東方王朝,老皇帝將要駕崩,看似有能力力挽狂瀾的世子李蒼(太子)又被奸臣與後宮聯手迫害,加之又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喪屍瘟疫。劇情在宮鬥與喪屍間來回切換,步步緊扣,使得該劇在剛播出時就火爆全球。

雖然在劇中並沒有詳細的說到年份,但稍微的推算一下就能知道大概的時期。李氏朝鮮,簡稱李朝,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劇中的朝鮮軍隊已經普遍使用火器,並且第二季中提到了倭寇入侵。所以,《李屍朝鮮》的拍攝背景應該是在我國明朝萬曆時期的朝鮮,那麼歷史上那個時期的朝鮮發生了什麼?

史上的《李屍朝鮮》比電視劇裡的還要慘


01.暗流湧動的黨派紛爭

當時的朝鮮和劇中別無二樣,除了喪屍就剩下宮鬥,搞起宮鬥來一點也不輸給現在的清宮劇。當時朝鮮朝廷內部分別有“西人黨”與“東人黨”互相爭鬥,經過一頓激烈的鬥爭後,“東人黨”還分裂成“南人派”和“北人派”兩個派系。朝鮮大儒學家李珥生前把持朝政,兩黨相安無事,1584年,李珥死後先由東人黨手握政權,西人黨以當時鄭汝立謀叛為由攻擊他們奪權(己丑獄事)。1591年西人黨在立世子問題上失足又被東人黨連番攻擊,最後由東人黨重拾政權,東人黨開始肅清西人黨。估計這段歷史也給該劇提供了不少宮鬥素材。

02.飛來橫禍

1591年,統一日本後的豐臣秀吉,眼看國家一統、國泰民安,打了這麼多年仗存下來的家底和手藝,不能就這麼白白地浪費了。於是,豐臣秀吉在內心就打起了明朝的主意,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就能明白,要想蠶食大明,首當其衝的就是朝鮮。於是,日方很快就找到了時任朝鮮國王李昖,想要朝鮮方面讓路,並且幫助日軍進攻大明。李昖雖說不怎麼聰明,但他也不傻啊!要知道,當時的朝鮮是大明的附屬國,何為附屬國?簡單來說就是朝鮮國王要登基,或是冊立世子(太子)首先要得到大明天子的冊封才算是“正統”,就連“封后”這件事也都得大明天子准許,否則朝鮮全國上下都不會承認的。

李昖一聽,心想這怎麼能行?當場就拒絕了日方的要求。豐臣秀吉一聽,也知道這條路行不通了,於是就將朝鮮作為蠶食明朝的跳板,於1592年集結14萬大軍,以宇喜多秀家為元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加上黑田長政、島津義弘、福島正則、小早川隆景、毛利輝元、羽柴秀勝為統帥的九路軍隊渡海攻打朝鮮。相信現在深愛日本遊戲的中國青年們對這些名字肯定是耳熟能詳,因為這些人都是在日本婦孺皆知的戰國大將軍。再者,他們九個人可以有名字,就證明他們不是一般的日本人了,因為當時的日本可不是人人都有權利起名的,一般家庭孩子叫個大郎、二郎就算好的了,有些人被叫了一輩子的阿貓阿狗都沒有名字。

朝鮮的軍隊面對的是剛結束日本戰國時期的豐臣秀吉,結果不言而喻。日軍先鋒第一軍小西行長髮起進攻,僅用兩個小時就攻破了釜山,隨後一路勢如破竹,擊破各路朝鮮軍隊,僅半月後就攻破了首都漢城。加藤清正和黑田長政也不甘示弱,一路打到了平壤,朝鮮軍隊兵敗如山倒,日軍直接就把朝鮮國王趕到了鴨綠江邊。同年五月,朝鮮國王李昖逃亡至鴨綠江嚮明朝政府求助。

當時的朝鮮就這樣成了日本侵略大明的跳板,它的地理位置也註定了它要承受這個飛來橫禍。

03.另一個版本的抗日戰爭

雖說萬曆在位幾十年不早朝,但是他能意識到這次的情況不太對勁,收到朝鮮求助後,立馬召集了兵部尚書石星、二把手宋應昌商討——出兵!1593年,以宋應昌、李如松統領的明軍向朝鮮奔去,日軍將領們將要迎來他們人生中最慘痛的教訓。

明軍首戰的目標是平壤,日軍自己也知道大明軍隊不是好惹的,自然不會貿貿然地出城迎戰,所以,抗日第一戰是圍城。開戰前,小西行長就命人調查過明軍裝備情況,結果是明軍很少配備火槍,而此時的日軍已是大規模配備了火槍的。小西行長得知後大喜,內心覺得明軍原來還活在那個用刀弓的冷兵器時代,不過也難怪,這個消息確實是真的,不過,這對於日軍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

明軍的攻城工作很快就開始了,看到緩緩靠近的明軍,小西行長一度認為勝券在握,畢竟刀槍是沒辦法和火槍對抗的。很快,他就明白了明軍沒有大規模裝備火槍的原因,小西行長在城上悠然看著進攻的明軍,忽然間只聽見頭上傳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原來明軍沒大規模配備火槍的原因是大規模配備了大炮。在這攻城利器的狂轟下,日軍沒抵抗多久就交出了平壤城,一路後撤。緊接著明軍也根本沒有要休息的意思,立即派遣軍隊,繼續出擊,僅僅三天之內,黃州、平山、中和等地的日軍就不戰自潰。明軍攻平壤,克王京,決戰碧蹄館,同年七月,日本撤軍,至此,第一回合結束。

史上的《李屍朝鮮》比電視劇裡的還要慘


04.朝鮮:為什麼被打的總是我

接下來是第二回合,1596年,仍不死心的豐臣秀吉二度起兵,李氏朝鮮聞訊後,當然是立馬上書明朝求助啊!要知道,打仗是個很賠錢的事情,明朝也不想打,於是兵部給朝鮮下了一個文書:

“宜自防,不得專恃天朝”。

大概意思就是,你自己先抗一下吧,別老是想著靠別人。但明朝也就是這麼說說,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派兵的。明軍再次集結4萬兵力,後期加至8萬,與12萬日軍再度交戰朝鮮,吃過一次虧的日本不會再輕易的上當了,經過第一回合的交手,日軍也知道了大明軍隊的實力。從第二回合的軍事計劃來看,日軍是想穩紮穩打,首先佔領全羅道,再以此為據點,一步一步進逼王京,明軍被日軍洶湧的攻勢打得節節敗退,此時朝鮮局勢再度危若累卵。

等到援軍的明軍很快的緩過勁來,為了保住漢城,明軍與日軍於稷山附近交戰。重整旗鼓的明軍士氣大振,重創日軍先頭部隊,日軍攝於明軍之威,全線撤至釜山。明軍藉此良機,一路追擊敗逃的日軍,最終又於蔚山大敗日軍。至此,日軍的侵朝地面部隊已是風燭殘年之勢,只能依靠水軍掩護其撤去。

最後以明、朝聯合水軍於 1598年的露梁海大捷後宣告日本戰敗,完全撤出朝鮮半島。戰爭結束後,日本把參戰的將領一股勁地吹,把他們吹成了戰國的餘輝;而朝鮮則把功勞都歸於水軍將領李舜臣,把能加的官都加了,把能封的爵位也都封了,所以李舜臣到今天都還是他們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由於朝鮮的地理位置特別,導致歷史上幾次日本企圖侵略中國時,都是先將朝鮮佔領,再作為跳板來進攻中國。這場長達數年的戰爭,對本不富裕的李氏朝鮮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連國王都逃亡到了大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內外交困,幾近亡國滅種的史實朝鮮,也不比同時期劇中瘟疫橫行的朝鮮過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