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铁”联动 即墨国际陆港物流业务量超往年同期

“海陆空铁”联动 即墨国际陆港物流业务量超往年同期

充分发挥青岛港即墨港区、济铁物流园等物流优势,全面提升物流服务链条,构建立体式、全天候综合物流大通道

即墨国际陆港: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9000万元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4月7日凌晨4点,在即墨国际陆港济铁物流园内,600辆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生产的小汽车被装上铁路专用列车,发往上海、武汉、佛山等地。“今年截至3月31日,已经累计有20000余台小汽车通过即墨国际陆港顺利运送到全国各地。”即墨济铁物流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金群告诉记者。

作为即墨区八大功能区之一,即墨国际陆港始终把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聚力推动“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升级,着力打造即墨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青岛高水平开放的“新门户”。

“海陆空铁”联动 即墨国际陆港物流业务量超往年同期

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生产的小汽车从即墨国际陆港济铁物流园发往全国各地。

“疫情期间公路运输受限,运能下降,公司正常生产发运面临压力,仓储基地也面临胀库风险。在此情况下,我们通过增加铁路发运比例,充分利用铁路发运优势,缓解了生产发运压力,辐射全国22个城市的班列提供了强大的运输能力,保障了困难时期70%左右的运输量。”一汽物流(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可心告诉记者。

去年全面投产运营的济铁物流园,让一汽大众华东基地享受到了物流通道的便利。为满足汽车到发、存储业务需求,物流园去年又投资2500万元新修建第四条铁路线,同步完成小汽车存放区、动车存放区地面铺装工程。日前国际陆港大宗物资交易中心项目落户济铁物流园,将重点打造大宗物资交易中心、橡胶期货交易中心、民生物资大宗交易市场三大功能板块,年贸易额可突破50亿元,助推即墨国际陆港由物流型园区向商贸型园区转型升级。

铁路港川流不息中,海港物流也在不断提升。目前,青岛港即墨港区启动区一期2万平方米仓库和4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2万平方米仓库和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及附属设施已全面竣工,投资1.8亿元、面积2万平方米的港区服务中心已进入内部装修收尾阶段,建成后将为青岛港即墨港区、海关、船(货)代公司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即黄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让即墨区和周边企业受益匪浅。“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已通过即黄班列运输近2万个超高大柜,比汽运节约成本约15%,即黄班列能够避开恶劣天气、路况拥堵、节假日特殊情况没人没车的影响,保障企业出口订单按时高效运输。”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中心部长王莉向记者表示。据青岛港即墨港区负责人刘德帅介绍,疫情期间,即黄班列一直确保每天2列从青岛港即墨港区直达黄岛前湾港码头,助力即墨及周边出口企业货物顺利运输出口,累计为相关企业节省了物流成本4000余万元。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无纺布、防水材料出口欧美、澳洲市场,自即黄班列开通以来,就通过即黄班列运输出口货物,目前一个月出口50至60个超高大柜。”青岛惠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业务销售经理柳克尧介绍说。即黄班列的运输,从物流成本和运输时效上都给企业带来便利。“青岛港即墨港区相当于把码头搬到了我们企业家门口,以前我们需要把空集装箱运到企业,装箱后再运回码头,有了即黄班列,我们可以在家门口背箱,通过即黄班列运到黄岛前湾港码头,避免了路况和码头拥堵的不利影响,一个箱可以节约物流成本20%左右。”

依托即墨国际陆港便利的交通优势,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正在计划开展东南亚水果、生鲜冷链物流运输。“中心打造了江北最大进口水果集散地,吸引泰国、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品种的水果不断进入,运输量越来越大,原有的汽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投资部经理宫明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青岛港即墨港区机械、运输路线等运输便利性开展合作,开通新疆等地区的水果商贸交易,拓展更多新业务。”

走进青岛顺丰华骏物流分拨中心,每天20余万单快递业务从这里周转。为更好服务辖区内顺丰速运、天地华宇、中通速运、海尔日日顺等物流相关企业,即墨国际陆港组织了网格员服务队,为企业提供着防疫、复工服务保障工作。目前,陆港域内物流企业复工率达到100%,业务量超往年同期,疫情期间国际陆港海关物流监管中心通关国际快件69万单。

“作为青岛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国际陆港构建起了立体式、全天候的综合物流大通道,千方百计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为国际国内医疗物资运输、加快生活生产物资配送、保障商贸物资畅通运达提供贴心服务。”即墨国际陆港管委副主任范京涛告诉记者。据统计,青岛港即墨港区、济铁物流园、华骏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自运营以来,全面提升了全区物流服务链条,平均每年为全区相关企业降低物流成本9000余万元。

(记者 陆波 通讯员 吕栋 张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