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地名的由来,南阳人来围观哈

关于“南阳”地名由来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南阳”这一地名,见于早期古籍的,当为《战国策·秦策四》:“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鲍注“南阳”时,恐人误解,特加以说明。南阳,“荆州郡,非修武所谓。”即是说,这是荆州之“南阳”。荆州之“南阳”,当然就是今河南省南阳地区之南阳了。这可能是最早用“南阳”这一地名来记述这里所发生的事情。这已是战国时期了。这时的南阳为楚所有,故有“楚败于南阳”之句。事实上,也只有楚占领了南起汉水、北至伏牛山南麓这块广大盆地之后,才会出现这个统一的名称。这一地名,一经起用,就一直沿用下来了,直至今日。


河南“南阳”地名的由来,南阳人来围观哈

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境分保全图


其后,南阳这一地区一直是楚国、秦国和韩国的角逐之地。由于秦国在这一地区角逐之胜利,遂于秦昭王35年(公元前272年)“初置南阳郡”。秦置南阳郡,仍沿用原来这地区的名称—“南阳”为郡名(郡治在宛城)。秦之“南阳郡”包括有整个南(阳)襄(阳)盆地及其边缘地区。它辖有今河南省叶县以西,沿伏牛山向西,直至西峡、内乡带。南则以大洪山为界,自湖北省的应山县而西,直至郧阳县间。这一地区虽扩大了,但以“南阳”二字,仍能很好地概括这一地区的地势、地貌、地理的相对位置,以及这地区的历史特点。由此可清楚看出“南阳”这一地名,从它一出现,就是一个地区的概念,就是指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的这一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而不是一城一县的地理概念。而后两汉皆以“南阳”为郡。西汉时期,京都在长安。由于南阳地处江、汉、淮三大水路与关中往来的孔道上,且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地位上都相当重要。所以南阳地区这一中心城市—宛城,便形成“一都会。与当时洛阳、临淄、邯郸、成都合称为“五都”。《盐铁论》载:“宛、周(洛阳)、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尤其宛市因新兴居上。

河南“南阳”地名的由来,南阳人来围观哈

1936年南阳县境全图


东汉时期南阳又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刘秀,家在南阳郡的蔡阳县(今湖北省的枣阳县境),起兵南阳,定都洛阳,南阳遂成为国都南部的屏障。加之刘秀起事所用的文臣武将(即二十八宿),又多出生于南阳一带。据《续汉书·郡国志》引《荆州记》云:“城周三十六里“王侯将相,第宅相望”,故称宛为“南都”、“帝乡”,亦为南阳这一地名增添了名声。此外,南阳尚有“帝都”之称。莽末,新市、平林起义军拔宛,更始帝刘玄建为都城。“帝乡”,“帝都”之称,亦为“南阳”这一地名的涵义,增添了人文方面的内容.

自战国以来,南阳这一地区,一直用“南阳”这一地名标志该地区的地理事物。不管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怎样变易,如秦、汉、三国时期的“南阳郡”,晋代之“南阳国”:唐代之“邓州南阳县”,宋代之“南阳县”,元明、清三代之“南阳府”,但“南阳这一地名却一直沿用着。也不管“南阳”这一行政区划地域的大或小,也都保留着“南阳”这一地名。甚至在隋代,南阳郡郡治于穰(今河南省邓县),但其名称仍为“南阳郡”。隋开皇(公元581-604年)中,改南阳中心县上宛为南阳县,属邓州。南阳县名,自此始定。

河南“南阳”地名的由来,南阳人来围观哈

1942年南阳县地域


南阳县处于南阳盆地中心,它不仅有四塞关山之险阻,而且有沃野肥美之土地,自然条件很优越,真是土地膏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它的地上、地下物产都很丰富因之,自古以来,南阳县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因此,就使“南阳县”这一地名不仅没有故弃置不用,反而成了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重要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