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在侠义小说当中,有这样一位十分出名的大奸臣,名字叫做潘仁美,没错,就是迫害杨家将的那一位,他权势滔天,居然公报私仇,导致杨继业为表忠心,一头撞死在了李陵的墓碑前,忠臣的形象何其让人心碎,而奸臣的形象又是多么的让人憎恶。而这个潘仁美,历史上的原型就是潘美,他其实是宋代的名将,也能算是宋朝的开国大臣。没错,当时的他,正好也参加了陈桥兵变,簇拥着赵匡胤上马称帝。

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在宋朝建立了之后,潘美可以说是屡立战功,地位也一直提升,这可是不多见的,因为当时参加了开国之战的功臣,大多被赵匡胤怀疑了,赶回乡下种田去了,唯独潘美,一直被留在了中央,宋太祖相信他的人品,更相信他的实力,放心的把兵权交给了他。在雍熙三年的时候,辽宋爆发了一场大战,当时的潘美,正被任命为西路军主将,而杨业呢,则是副将,本来在初期的战果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后期在陈家谷口的一战当中,杨业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但是潘美和监军王侁都没有接受。

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由于王侁才是那个手握大权的人,他下令让杨业直接迎战,杨业无奈,只得出战。但是王侁平时只会拍马屁,对敌军情势,根本一无所知,面对着数百倍的敌军,杨业大败,但是在杨业失利的时候,曾经向王侁发出了请求救援的消息,王侁却并没有接应他。导致杨业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俘了,不过身为一个有气节的将军,杨业并没有投降,绝世而亡。根据历史记载,之所以这场战争失败,其实监军王侁要负大半的责任。

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因为虽然他大权在握,却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不单单出兵的时机不对,下人们的意见不听,从始至终都在一意孤行,责任全在他。但是没想到,在后来的杨家将当中,潘美反而成为了丑化的最严重的那一个,并且整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都归结在了他的头上,实在是不应该,其实古人们之所以这样写,也是有理由的。在那个时候,能够选潘美成为杨家将的仇敌,还是因为潘美的名气大,为了起到绝对的衬托作用,毕竟这可是开国的名将。

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而相反这位监军王侁,只不过是皇上随意派遣下来的,历史上的无名小卒罢了,根本起不到强烈的对比和衬托作用,相比之下,潘美更合适,在这场战争之后,果然一回朝,潘美还有监军王侁就受到了皇上的重罚,甚至潘美的官职被连降了三级,可见皇上真的是对这次战争失望生气了,可是毕竟是一起打过天下的人,虽然潘美的官职被削减了,但是遇上了什么战事,宋太祖还是第一时间将他派了出去,明摆着是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两个人是真的感情深厚,而潘美呢,也不负赵匡胤的苦心,将官职用功勋又打了回来。

众人只知道杨家将,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贡献更大

在潘美死后,受到了数次追封,在宋太祖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加官进爵,死后享有太庙了,可一直到了宋真宗的时候,还给潘美追封了无数的谥号,毕竟没有他这个开国功臣,宋朝也不可能如此的牢固屹立了这么多年。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经过了评书还有各种戏剧的渲染,人们都知道历史上有着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却很少有人知道潘美的功绩,其实相比较对朝廷做出的贡献,潘美一个人比他们满门忠烈做的要多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