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一、儿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宝妈无奈

宝妈哭诉:

我的儿子林林今年11岁,读三年级。今年之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很听话,我们不允许的事情他肯定不做。可是今年他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年我和他爸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林林也变得不听话,开始逃学,每次老师打电话才知道他没去学校。

为这事我也骂过打过他,让他不要跟他们交朋友,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可是没有什么用,他还是跟着那几个人逃学。不过我发现,那几个经常逃学的人是出了名的小混混。

眼看着孩子跟着学坏了,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二、孩子逃学的根本原因

1、 陷入"羊群效应"

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是说羊头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运用到孩子的问题上就是:孩子就像后面的羊,他在模仿羊头的行为,羊头往哪里他就往哪里。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一群人站在路口,当人行道的信号灯变为红灯时,让一个人率先通过,为的就是看看这个人的行动对他人会有什么影响。结果显示,当这个人过去之后,其他人不管是不是红灯,都选择了通过。

所以,实验的结论就是:人有模仿他人的本能。

而孩子又是最容易"模仿他人"的群体,他们通过模仿来获得经验。比如,

  • 在家里,他们会模仿爸妈的言行举止;
  • 在学校,他们会模仿同学的穿衣打扮;
  • 在其他场合,他们同样会通过模仿他人来收获经验。

可是模仿的目标一旦出现失误,那么就会导致他们行为上的错误,比如上文林林的模仿对象就是高年级的那几个小混混。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2、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

自我价值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没有价值的活在这个社会上。

当一个人的价值被破坏时,会自然地对自我价值进行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会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举例来讲:

林林的妈妈劝告林林不要和小混混在一块,可是林林不听,非要跟他们一块,这就属于逆反心理的表现:你越不让我怎样,我偏怎样。

而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在林林身上的表现就是:当林林妈妈对林林交友不慎表示反对时,林林感觉到自我价值被破坏,他就在态度和行为上对妈妈的劝导抗拒,会变本加厉地逃学。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3、 家庭因素

对于林林来讲,家庭因素主要是:爸妈离婚以及妈妈的期望过高。

①根据逃学类型可以分为:

  • 玩乐型逃学:由于父母的溺爱和放养,让孩子养成好耍贪玩的不良习惯。
  • 叛逆型逃学:如果父母期望过高,孩子压力过大,就会反抗成人管束。
  • 心因型逃学:孩子存在心理疾患或人格偏差导致。

所以林林属于典型的叛逆型逃学,妈妈希望他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但是他反抗妈妈的管束。

②此外,爸妈离婚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爸妈离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林林缺乏家庭温暖。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更脆弱,对人生很消极,体会不到人间的爱,以及父母的温情。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4、 孩子与父母的择友标准不同

在孩子眼中,逃学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只要能玩到一起,就是朋友。而父母眼中,逃学的孩子绝对是坏孩子,就应该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听话懂事爱学习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值得交朋友。

但是,由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来看,小学阶段,孩子都处在生命成长的初期,身心发育都远没有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真正成型。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并不是出于成熟的考虑,所以父母不应该认为孩子只会交坏孩子。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三、父母应该怎样指导孩子交友?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就深切感受到儿童之间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与他人交往,才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认识人性。

所以,孩子交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到人性,有利于未来孩子进入社会后更好地识别人性。

所以,父母不应该干涉或者控制孩子交朋友,但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想让孩子在交友路上出现偏差,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方式指导孩子。

1、 多讲"交友之道"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建议孩子选择不同个性的朋友,鼓励孩子与性格开朗、富有创新精神、爱学习、求知改强、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朋友结交,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2、家长要善待孩子的朋友

对孩子的朋友应热情接待,不要求全责备,特别是有些朋友有点小缺点,也不要动不动就训斥,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今后的交友带来障碍。比如下面的例子:

12岁的婷婷长得漂亮,性格又好。可是妈妈却认为是最危险的年龄。对于女儿交友,妈妈极为挑剔,绝对不能与男生来往,女儿仅有的三个好朋友妈妈也挑剔。说梅梅贪小便宜,不适合长期交往;娜娜太注意穿着,缺乏内在;霞霞家境太穷了。最后,婷婷一个好朋友也没有了,在学校一直是自己一个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缺点,如果父母都以这样的心态来挑剔孩子的朋友,那么自己的孩子不也将被人挑剔吗?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3、让孩子和不同的人交往

要想和别人成为朋友,想取长补短,就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只有了解了别人,才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从而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逐渐地掌握与人相处的方法。

比如:

苗苗性格比较内向,之前总是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玩,后来妈妈想让别的孩子带带她,于是就有意识地让性格开朗的孩子来找苗苗玩,一段时间过后,苗苗果然变得开朗起来,而且和其他类型的朋友也能玩到一起了。

孩子总跟着坏同学逃学?可能已经陷入“羊群效应”,父母要重视

4、家长应及时纠正孩子的交友误区

一旦发现孩子交友不慎,会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时,必须来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阻止他们继续交往。例如下面的例子:

小雷最近交了几个朋友,妈妈发现他总是偷拿爸爸的烟,在门口抽。

小雷一回家,妈妈就问他:"为什么要学抽烟?"他说:"他们说抽烟才能引起别人重视。"

妈妈说:"就算你会抽烟了,但是没能力,大家还是不重视你。"小雷问道:"那我怎么办?才能引起老师和同学重视"

妈妈说:"只有提高成绩,别人才会重视你,觉得你厉害。我给你请家教,好好提高成绩,总有一天别人会羡慕你的。"

小雷也愿意真正地被人重视,就答应了。

有些孩子交友不慎,一方面是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是想得到他人的注意才不得已而为之,作为父母要及时甄别并加以引导。


以上我们分析了孩子逃学的原因、交友方面的问题,以及家长应该怎样正确指导孩子交友,希望各位家长在孩子交友的事情上能够理智对待。

今日话题:

各位,你们的孩子在交友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交友不慎的情况呢?你又是怎样引导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