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東方生命智慧的結晶

蔡亮華老師的課還在繼續著,他那似智慧流般的語言像來自他方世界的聲音穿過我們的耳膜流淌進我們的心,在呼出與吸入的間隙濡養了我們的我們的身體。我們在當下舍了時間,得到了老師高頻地指點,世間事都是在給予與收穫間來回徘徊,所謂一陰一陽之道也是它的另外一種詮釋。做到平衡了,我們就體會到了舒服的滋味。《黃帝內經》上講:五穀為養,養人之精氣。代表了我們人的生命的起源。在文化上最與儒學相得益彰。

天、人、地—東方生命智慧的結晶

中國最講究入世哲學的就是儒學,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儒學的核心思想是“仁”,希望人與人之間要融洽相處,要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克己復禮”,使每個人的行為都符合禮的要求,我對孔子對講學的態度最欣賞,他主張“有教無類”,人本有千差萬別,通過教育最終驗證了我們生而平等那句話。有如此豐富哲學思想的儒學統治了中國思想界2000多年,經歷了孔子的周遊列國,孟子和荀子在儒學上的進一步發展,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南宋期間程朱理學的發展,清朝思想家顧炎武等人的批判,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儒學著作中吸收到精華養分滋養著我們人生觀的養成。

天、人、地—東方生命智慧的結晶

人代表人與自性的關係,是研究我們的生命觀。佛學自東漢進入中國以來,不斷與中國文化相融合,歷經佛教的起起落落,成為人們心理修為的指南針。我們從中去找那個哲學問題“我是誰”的答案,在追尋的過程中,活出自我的價值,在能夠影響他人的同時,逐漸找到了那個“我”。找到了我們的心,就像身體中無處不在的氣,推動著營養的全身分佈,保證我們的健康。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外境的一切顯化都是我們自己內心渴望的結果,我們人生的目標與結果都由此而產生。

天代表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研究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宇宙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其內容包含了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我們現在確然知曉線性時間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真正的時間只在當下的一呼一吸間。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不論是伽利略、哥白尼時代還是現在的量子物理學對無垠宇宙的試探,都讓我們感知到了宇宙的龐大與機械運轉的精密性。

天、人、地—東方生命智慧的結晶

我們對天自古就有一種神秘感,認為有無數的神仙住在那裡,七仙女是從天上下來的,羅大佑的歌曲《童年》中也在唱“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山裡面應該住的是仙,而不是神。在中國人的眼中,成為神仙就是個完美的人,德性是沒有瑕疵的。作為普通修道者的我們,也要把德性作為形成自己修身、齊家、治國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缺”了德,道如海市蜃樓不攻自破。所以道家就將老子的《道德經》作為鎮山的圭臬。神指引著我們的靈魂前行的方向,我們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意識狀態在哪裡,決定著我們住在哪裡,是住在山洞裡、地上、山上還是天上?即使眼前的一切都是煙雲,但我們最終住在哪裡是我們的最終訴求,真實不虛。

天、人、地—東方生命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