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從亡國如何經歷九代再復國 ,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深思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現在未來即將發生的,亦在過去上演著。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家族,經歷九代人堅持不懈,終於復國,就發生在——齊國。

周武王封姜太公於封地臨淄建立齊國,因國君姓姜,故又稱為姜姓齊國。歷經15位國君,傳到了一代霸主齊桓公(姜小白)手裡,在這裡姜姓齊國未來的命運卻分了個叉,因為一個人——他就是田完(陳國陳厲公之子

傳奇也就是這樣開始了

田氏立身齊國

《史記》裡這樣記載,田完生下來後,一天周太史路過陳國,於是陳厲公向周太史問卜田完的未來,卜辭的大概意思是這樣:“說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有王命而且有國家,但是不是在陳國是在其他國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子孫後人,如果是在他國,必定是姜姓之國”。面相奇異,於是少年始有大志。

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陳宣公(陳厲公同父異母弟)殺了太子禦寇欲立喜愛的寵姬所生的兒子款,田完與禦寇交往甚密,恐禍及自己,於是逃奔齊國,在齊國做了管理百工的工正,當時齊大夫齊懿仲看好田完把女兒嫁給了他。自此田氏一族紮根在了齊國。

齊國本土氏族上演奪權大戲 田氏漁翁得利

傳至五世田桓子(名無宇),此時是齊桓公後的第九個國君齊莊公,齊國公族姜姓呂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國氏兩家,國、高兩家與呂氏同出於姜姓,皆為齊太公之後。其後有鮑氏(鮑叔牙之後)、崔氏(齊丁公嫡子季子之後)、慶氏(公子無虧之子慶克之後)、晏氏(晏弱之後)、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後)、欒氏(惠公子公子堅之後)等卿大夫執掌政,卿大夫勢力日大,互相兼併,更開始廢立齊國國君。齊莊公就是崔杼所立。

“田桓子無宇有力,事齊莊公,甚有寵”。

《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

齊莊公看好田桓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田桓子,於是田氏藉此迎來快速發展。

後來齊莊公因與崔杼妻子棠姜有染,崔杼弒殺莊公迎齊莊公弟公子杵臼為君,即齊景公。

公元前546年,左相慶封(慶克之子)消滅崔氏。

公元前545年,田桓子聯合鮑氏、高氏、欒氏消滅了執掌國政的慶氏。

公元前532年,田氏先是挑撥欒氏和高氏之間的關係,令其產生矛盾,然後聯合鮑氏分別消滅了欒氏,高氏。

是此,長達十六年的卿大夫亂政得以結束,齊景公在晏嬰,司馬穰苴(又稱田穰苴,田氏支系族人,為武廟十哲之一)的支持下得以親政,親政之初,虛心納諫,放手讓賢臣去治理國家。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後,後來便變得驕奢淫逸,貪圖享樂,甚至將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供自己享用,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內憂外患間卻不體恤民情堅持與晉國爭奪霸主之虛名。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論語·季氏篇》

此時,田乞(田僖子,田桓子之子)以“大斗借出,小鬥收進”的方法施惠於民,與齊國公室爭奪民眾,收買民心。當時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490年,齊景公卒將時立太子選擇了廢長立幼,同年夏,田乞聯合鮑氏發動政變,立親近田氏的公子呂陽生為君,是為齊悼公。這場政變田氏亦消滅了國氏,鮑氏,晏氏。從此,齊國大權遂落入陳氏手中,田氏世代輔佐齊公,政由田氏,祭則呂氏

穩中求進多生子 歷經九代終成偉業

“田常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後宮以百數,而使賓客舍人出入後宮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餘男。田氏家族專權於齊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田常卒,子襄子盤代立,相齊。常諡為成子。

田襄子既相齊宣公,三晉殺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與三晉通使,且以有齊國。”

—《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

田常(田恆,田乞之子)任相時復行其父的“大斗借出,小鬥還進”的政策,繼續收攏民心,亦實行多生多養之策,到他兒子田襄子任相時,時有“三家分晉”,於是田襄子把自己的七十多個兄弟都分封到各地去當城主,繼續穩固田氏政權。

到了公元前391年,田和(田襄子之孫)廢 齊康公。

公元前386年, 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讀史使人明智,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