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始线上学习,名师课堂l每天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压缩课时提纯知识点

下周一开始的线上学习,市教委明确给出的“课时”要求——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半天。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

与线下教学40分钟至45分钟一堂的课时相比,线上“课时”明显缩水。“更多的是希望学习可以加大课堂上知识讲授的‘浓度’,老师们务必字斟句酌。”要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进行整合,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要对教材进行有机处理,确保学科育人目标。

北京开始线上学习,名师课堂l每天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北京十八中早就开始着手按需“拆分”课程。“疫情发生初期,各年级备课组就达成了共识,改变按教材章节教学的模式,改成按单元主题教学。”该校校长管杰打比方,从当面听讲到隔空听课,老师从原本知识传授人变成送“梯子”的人。每周我们会给各年级学生设定任务清单,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知识的构建。从处处都讲,到讲关键点;从按科讲,到跨科“混讲”……一系列操作,自然节约授课时间。“而且养成了居家学习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得更充实。”

共享名师“走班”听课

给教材知识点“分类赋级”成为很多学校老师最近工作重点。比如按“适合线上教学”“不适合线上教学”“基本适合线上教学”等分类,并列出分级,划分出当下线上开讲内容。

李奕说:“一些实验类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恐怕就要放到真正开学后讲。做好这一步分类,也是为了今后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

线上学科教学还突破了校园内外的“围墙”,老师们各展所长,把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到最大。北京十二中打造了线上“导师制”,在各个班级群里,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选导师”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科学业、目标状态、兴趣爱好等做出选择。北京中学小学部学生的世界名画模仿秀,引发了不少同龄学生的奇思妙想。

北京开始线上学习,名师课堂l每天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北京中学小学部学生模仿作品

13日起,市级、区级和校级三级课程资源将上线,并不时更新,更多的名师资源实现了全市共享。学生可以按需“走班”选课,而不再是“大班听课”。目前,海淀区、通州区、门头沟区、西城区等均推出了区级的“名师课堂”,供全区学生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