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農村木匠的考題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讀小學三年級。家裡面準備為我做一張寫字桌,於是便請來了一位遠親,他是一位有多年經驗的老木匠。父親讓我把他叫張叔。

孩童時的我對當時木工活的任何環節都感到非常的稀奇。張叔將一根根圓圓的柏樹,先用斧頭在上面一節一節的砍一刀,然後一刀劈下去就是一大塊。

特別是他那個彈線的墨盒,對當時的我來說充滿了神奇。後來上了學才知道,那叫“兩點之間決定一條直線”。

由於我天天守著張叔幹活,一來二去,我們之間的話題就越來越多。

生活中的數學——農村木匠的考題

這天我們正聊著,張叔突然對我說:“聽說你的學習還可以,我這裡有一道題”,張叔指著他幹活所用的工具木馬(有三根木棒交叉支起來的一個工作臺)“木馬板凳33,100根腿在地上翻,有多少木馬?有多少板凳?”

當時我可是費了老大的勁,吃飯也在想,晚上睡覺也在想。直到現在還印象非常的深刻。

直到後面老師講了以後才知道這是道雞兔同籠問題。有的地方也叫它假設法問題,其實這是解題的方法。

生活中的數學——農村木匠的考題


就是假設所有的物品全為一種,比如這裡木馬和板凳,我們可以假設33全為木馬,根據一個木馬有三條腿,那麼33就應該有99條腿。可實際上有100條腿,那麼為什麼會少了一條腿呢?因為題裡面還有四條腿的板凳,所以我們在假設全為三條腿的木馬時候,就將四條腿的桌子少算了一條腿,一張桌子少算一條腿,兩張桌子就少兩條腿……我們現在總數少了一條腿,所以就是少算了一張桌子。所以就是桌子1張,木馬32張。

所以說數學源於生活,學好數學是對生活有用的。

生活中的數學——農村木匠的考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