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当善作为

文/ 符国涛博士《中华英才》半月刊副社长

勇担当善作为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作为史,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推动伟大事业再创辉煌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在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党员在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多谋善思、善于学习,熟练掌握业务理论,努力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要创新思维,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高度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当前,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广大党员与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更要压实使命和担当,听指挥、听协调、听调度。在充分做好自己个人防护的同时,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敢干、敢为、敢冲锋。思想政治教育到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干部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大力倡导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作风,把实干实绩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价值标准。党员干部要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责任,牢固树立敢于承担、奋发有为的责任意识,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增强担当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发挥党员干部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切切实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国动员,上下齐心,中华民族展现出卓越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勇担当善作为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才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一个人,有担当精神,有担当意识,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把作为变成实实在在的担当,能尽责、敢担责,勇挑重任。

勇担当善作为,必须苦干实干,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扛起责任担当,就要不负党和人民重托,谋在实处,干在实处,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扛起历史担当,就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许多亟待认识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需要亲力亲为、求真务实,回应好时代需求、响应好时代呼唤、化解好时代矛盾、解答好时代答卷。

敢担当有作为,就要涵养无私的奉献精神。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甘于牺牲自己、奉献人民,需要党员干部敢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重任在肩,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情怀。要做到敢担当有作为,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一往无前地为理想而奋斗,就要自觉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就要在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实践中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立于新时代,要敢于担当作为。敢于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勇气有魄力,敢拼敢闯敢作为,把改革创新向前推进,在新时代彰显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