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這也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 其中,清明的鐘聲尤為響亮。
  • 很少有一個日子,像清明這樣意蘊深厚而又平淡自然。
  • 在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它是節日;
  • 在我們放歌逐春的時候,它是節氣。
  • 這一天,天清氣明,人心通透。
  •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 肅穆的祭祀之中也藏有歡樂,以祭悟道,便是中國人的智慧。
  • 清明也不例外。
  • 清明節有盪鞦韆、踢球和鬥雞等一系列娛樂活動。
  • 而且,因各地習俗有異,各種慶祝活動的形式也不盡相同。
  • 放風箏,是清明節最受人歡迎的一項習俗之一。古人清明放風箏,並非純粹出於娛樂,還有祛除晦氣之意。
  • 在清明這天,人們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難,都寫在風箏上。
  • 放風箏時,故意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而去,寓意疾病和苦痛,都會隨著風箏一起遠去不復返。
  • 在這方面,《紅樓夢》中就有過幾處描寫:
  • 有一次清明,有人勸林黛玉說,身子病了,就該多放風箏,把病根子放掉。
  • 還有一處,是紫鵑要去撿風箏,探春不讓,說那是別人的風箏,上頭都是別人不要的晦氣,自己去撿來了,豈不是自討苦吃?
  • 此外,清明時節,春暖花開,自然是少不了踏青尋春的。
  • 祭掃之後的郊外踏青,是清明節的重要活動。
  • 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了祭掃與郊遊並行不悖的情形:
  •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 白居易在《春遊》中寫道:“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
  • 孔子早在春秋時就詠歎過踏青盛況: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真可謂是,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
  • 清明,是生與死的交點。
  • 祭掃是對逝者的告慰,踏青則屬於生者的美好。
  • 死者安息,生者保重。向死而生,便是清明。
  • 生死,在清明之際不再是感嘆,更多的是思考。
  • 生命來來往往,可來日並不方長,活在當下最為重要。
  • 當沈從文蒙受不白之冤,而被分配到故宮博物館時。
  • 他既沒有沉浸在對過去輝煌的回憶中,也沒有慼慼於未來的坎坷艱辛,而是立馬開始動手整理資料,研究古代服飾文化。
  • 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歲月中,每一天,他都抱著一堆書藉,走遍故宮的每一個角落。
  • 在這孤獨的背影下,是一份積極的態度,是一個人堅定的信仰。
  • 在他盡全力完成每一件事時,這點點滴滴已砌成了成功的階梯。
  • 最終,沈從文完成了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的開山之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 家和冢,不差一筆一劃,便是明滅之別;
  • 生和死,不分一草一木,已是陰陽之隔。
  • 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才會更懂得愛和珍惜。
  • 失去的不能再來,擁有的更要珍惜。
  • 把握當下,珍惜當下,為前人,更為後人。
  •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譯: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 賞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