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為何繞開哈同花園行駛愛文義路?

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為何繞開哈同花園行駛愛文義路?

圖1:赫德路80號,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停車場和有軌電車

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為何繞開哈同花園行駛愛文義路?

圖2:清末,卡德路上行駛有軌電車

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為何繞開哈同花園行駛愛文義路?

圖3:1908年3月6日《申報》上海電車公司電車開行廣告

1908年初,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在正式開通有軌電車之前,先聘白爾電車公司試行,並在街頭張貼大幅宣傳畫,希望上海市民都來乘坐有軌電車。有軌電車開行在即,連日在愛文義路(北京西路)裝配機器,由東首卡德路(石門二路)開至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先行試行,穩速異常。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三(1908年3月5日)清晨,英商第一條有軌電車1路電車從赫德路(常德路)電車場開出(圖1),為上海電車運營之嚆矢。次日(3月6日),上海電車公司在《申報》刊登電車開行廣告,將電車頭末班時間、乘車費及線路站點一一列出:“

英美租界電車由外洋涇橋起至靜安寺一帶之車,準於二月初三日開行開車。時刻並價目列左:頭車每日早晨五點半、末車每日夜間十一點半,由外洋涇橋開行,每五分鐘或十分鐘開車一次。頭等每站洋五分,二等每站洋三分,續加每站洋二分。一站,黃浦灘總會或禮查往泥城浜;二站,泥城浜往卡德路愛文義路;三站卡德路愛文義路往靜安寺。”(圖3)按常理,1路有軌電車西段線路從靜安寺站開出,沿靜安寺路一路向東才順道,而實際線路卻是西段先繞開靜安寺路走愛文義路(北京西路),行駛至愛文義路卡德路口轉彎,沿卡德路(圖2)向南再折回靜安寺路繼續向東行駛。電車不按常理行駛一定是有原因的。後人不知真相,想當然拿哈同說事,傳哈同夫婦為了使住所(哈同花園,亦稱愛儷園)環境清淨,讓電車繞開自家花園門前的靜安寺路改道走愛文義路。對這類坊間傳聞,我向來是質疑的。那麼,這個“傳聞”是事實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圖書館查閱《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上海市檔案館編譯,以下簡稱《會議錄》),在1902年9月4日《會議錄》(注:哈同作為工部局董事也出席了會議)中記載了董事會批准考察電車線路的工程師的建議:“

取代沿靜安寺路、卡德路口向西行駛的一線,電車線路改走卡德路,然後沿愛文義路延長路向西行駛。而與靜安寺路、新閘路平行。工程師贊成此項線路改變的主要理由是愛文義路比靜安寺路較長較寬且目前尚未栽樹,因此在鋪路軌時,妨礙公眾較少。董事會在批准此項建議時考慮到這將有力地幫助這個不發達的地區的開發,對於市政有所裨益。”從中看出上述傳聞與實際電車線路改道的原因大相徑庭。為了慎重起見,我繼續往後仔細翻閱《會議錄》,一直讀到電車通車的那年記錄止(1908年),發現《會議錄》中的確還有許多條有關電車的記錄,如,電車工程的招投標、電車的採購等事宜,卻再也未提及電車線路,更無“哈同要求改道”一說。這表明,英商上海電車公司早在電車開通前,建議線路是全程行駛靜安寺路的,後經工務委員會派員對建議線路實地考察,由工程師根據現有路況提交電車改道行駛的建議,最終由董事會批准實施,並非遭哈同反對而重定線路。《會議錄》有關電車的記錄排除了“哈同要求改道”一說,也解答了“電車為何在西段繞開靜安寺路行駛愛文義路”之疑問。

某天,偶然讀到謝菊曾老人《十里洋場的側影》一書(花城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文中的一段親歷講述佐證了上述工程師改道建議真實不虛。對“哈同要求改道”傳聞,謝老斬釘截鐵地說道:“這點並非事實”。據謝老回憶,當年他親眼看到1路有軌電車在靜安寺路上向西駛行抵卡德路口後即被張園當頭攔阻,無法前進,不得不沿卡德路至愛文義路折而轉彎西駛。張園的“攔阻”才是電車繞道走愛文義路的原因。張園盛期佔地達70畝,讓靜安寺路出現“梗阻”路段,電車因此無法通過。在我看來,坊間傳聞純屬胡編亂造。沒想到,這一“傳聞”竟被當作史料收進《上海掌故大辭典》(薛理勇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版P69)訛傳至今,誤人尤甚。如今,事實真相明擺著,傳聞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