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銅仁路

銅仁路,這條最早以英籍猶太人哈同命名的路,一度因酒吧而紅極一時。但在2009年底,經歷了集體式的酒吧關門後,如今這裡又恢復了平靜。靜安區政府對銅仁路的定位一變再變,但事實是,現在這裡成了一條冷清的街。

銅仁路在靜安區南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北京西路。1914年築成的這條馬路,曾以英籍猶太人名命名哈同路(Hardoon Road),1943年改名為“銅仁路”。

哈同,老上海都知道這個名字,當年在上海灘,他可是著名的地產大亨,他的發家史和上海有很深的淵源。這位出生於巴格達的猶太人,來上海前,就是一個“窮癟三”,到了上海之後,也就是做做沙遜洋行看門的。


上海銅仁路


哈同的發家,源於開發經營"上海的第五大道"——南京路時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出資60萬兩白銀用鐵黎木鋪設了部分南京路,此舉不僅提高了其在上海的知名度,更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產大為增值,成為上海最富有的富翁之一。

關於哈同的記憶,很多上海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哈同花園,又叫愛儷園,就是現在展覽中心所在的位置。只是,現如今,即便你走進那裡,也很難從這幢蘇聯風格的建築中,找到一點愛儷園的痕跡了。


上海銅仁路


這條路上原先有一條叫慈厚裡的弄堂,慈厚裡最早叫民厚裡,分南里和北里,過去就在安義路上。這裡曾經住過毛澤東、施蟄存、戴望舒、田漢、張聞天、郁達夫、郭沫若等名人。

如今,原址上已高高聳立起一幢大樓嘉裡中心,只有一幢古樸的房屋,隱藏在了正在建起的高樓之間,去年1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這裡就是慈厚裡保留下的最後一間房子,“毛澤東故居”。


上海銅仁路


“毛委員”當年在上海有兩處住所,一處在茂名南路上的甲秀裡,這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事情了;在這之前,毛在湖南搞“驅張(軍閥張敬堯)運動”,1920年5月5日,他率領“湖南驅張請願團”來上海,曾在安義路63號居住,居住時間達兩個多月,在這裡掀起了反對軍閥的革命風潮。

後來有意思了,文物局在到底要保留哪一齣“毛委員”舊居的問題上猶豫了。1963年,時任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來上海,對安義路63號給出了一個意見,認為這裡跟建黨無關,所以這裡不能和一大會址連成一體開放,如果是作為主席的舊居,甲秀裡意義更重要。


上海銅仁路


到了文革期間,舊居的門口甚至開出了小菜場;上世紀80年代初,毛澤東舊居一度對外開放,但之後沒多久,因涉及舊區改造,開放被迫暫停。直到去年,這裡才完成了重新整修,並改成了“毛澤東紀念館”對外開放。

跨過南京西路向北迤邐,今天的銅仁路257號坐落著一幢優雅的花園住宅,它的主人曾是過去上海報界巨頭、《申報》總經理史量才。


上海銅仁路


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牆,院內的兩棵槐樹是史量才當年親手種下的。住宅高三層,二層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廳很寬敞,牆側有壁爐,整幢房子的廊廳地面和樓梯及扶手都採用米色花紋的大理石。從二樓的陽臺從上往下看,庭院顯得小巧玲瓏,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還佈置了假山和噴泉。

銅仁路333號,可以說是這條馬路上,最為出名的房屋之一了。這是一幢嵌著綠色磚面外牆的綠色弧形建築,外面是環抱著北京西路和銅仁路的圍牆,建築的外觀就像一艘郵輪,充滿來自上個世紀的獨特氣息。


上海銅仁路


老上海慣稱其為“綠房子”,而這間“綠房子”就是與上海建築淵源深遠的匈牙利籍世界級建築大師鄔達克,在老上海留下的最後一件作品。

這幢具有現代風格的私人別墅曾經的主人是顏料大王、舊上海富商吳同文,其夫人是貝聿銘的姑媽。綠房子竣工之日,鄔達克曾對吳同文拍胸脯:“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再過五十年,這幢房子的現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過一百年,我相信她仍不會Out!它應該可屬經典之列。”


上海銅仁路


為了確保其經典的獨一無二,吳同文連設計圖紙也買斷,鎖在保險箱裡,可惜毀於“文化革大命”!綠房子內全部傢俱,均是位於南京西路的美國名傢俱公司度身訂做。1939年,上海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專門報道:“此建築為全遠東區第一豪華住宅之一,它的設計風格,是超現代的。”

為一睹這座超現代的遠東第一豪宅,當時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特地登門造訪,並應吳同文之邀在二樓鴨蛋形的大理石餐桌,共進晚餐合影留念,不料就此埋下了日後的禍根。

解放前,吳家二公子曾竭力慫恿父親,賣掉綠屋南下香港再展鴻圖,但吳同文不捨得這幢綠房子:“我死,也要死在綠房子裡!”不幸此話一言道中——1966年8月,他與姨太太用咖啡送下大量安眠藥,再打開煤氣,雙雙死在綠房子裡。


上海銅仁路


其實,筆者很想在這裡說說當年的中美關係,那種“陰差陽錯”,對中國後來發展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包括司徒雷登本人,他對於中國的感情,絕不僅僅是一所燕京大學,他生前想埋葬在中國的心願,直到2008年年底才在杭州實現,可惜,墓碑上只能寫:“燕京大學首任校長”的身份——當然,畢竟這是政治,我們還是少碰政治,多談風月,呵呵。

銅仁路上還有一處鄔達克設計的建築,“聯華公寓”,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這裡是大陸銀行總經理等組建的“聯華房地產公司”建造的;過去也有人叫它“愛文公寓”,因為,這片公寓有三個門牌號:北京西路1341-1383號、銅仁路304-330號、南陽路208-228號,而過去北京西路叫,“愛文義路”,故而得名。


上海銅仁路


聯華房地產公司創建於1942年,這時,上海兩租界正處於“孤島”時期——租界四周日偽、盜匪橫行,但租界尚相對穩定安謐,猶如沙漠中之一塊綠洲,大海中的孤島,故而得名。

由於租界內人口激增,市場畸形繁榮,各方對房屋的需求孔亟,帶來了房地產業的發展。聯華公寓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造起來的。當時,為籌集足夠的資金,三位聯合創始人又通過前“四行儲蓄會”和鄔達克的老關係,吸收了烏達克入股,發行股票,並把股票上市。


上海銅仁路


如今,“聯華公寓”靠北京西路這一面的外牆上,有很多英文字母,大多數的人是一眼看不出來的。開始筆者也覺得好奇,這難道是鄔達克留下的密碼?後來,在對馬路站了幾分鐘,看久了才恍然大悟,“密碼”原來是這樣的:

“愛文公寓建造於1932年磚混結構由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

——好好的房子,弄了一串拼音字母來裝飾,真是“碰著赤佬了”!

除了之前我們提到的“慈厚裡”,銅仁路上還有一處消失的舊時里弄,“文德里”,過去的門牌號“銅仁路240弄”,2000年被拆光。


上海銅仁路


上世紀20-30年代,這裡曾是“上海教會”最早的一處聚會場所;同時,文德里26號又是“上海教會”單身女同工的住所,上海“福音書房”,後來也由福州遷來此處。

銅仁路278號,皮裘公寓。

這棟建於1929年的磚混結構公寓房,呈現代派風格。北立面是青灰色牆面,南立面是清水紅磚牆面。由於整棟建築在表皮的處理上,為了突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處理的過於嚴肅,看起來少了一種住宅樓應該有的親和力。


上海銅仁路


和上海很多老房子一樣,雖說這裡再1999年就被列入上海市的歷史保護建築,但皮裘公寓裡的住戶也有24家之多,有些居於原有客廳,有些居於原有的臥室等,一度還爆出私自搭建違章建築的問題。

回溯銅仁路的變遷,靜安區對這條短短的馬路定位,一直在不斷變更。在銅仁路靠近展覽中心的一端,一度曾是酒吧雲集的地方。


上海銅仁路


在銅仁路“酒吧街”最為鼎盛的時期,這裡不僅雲集眾多酒吧,人流量大,生意興隆,還在2005年的全市“十大休閒街”評選中,被授予評委特別獎;2005年上海市旅遊節中,它又被靜安區活動組委,評為特色項目獎;2007年還榮獲“上海特色商業街”稱號。

2009年末,銅仁路南段上的酒吧幾乎在同一時間宣佈停業。當時,上海展覽中心表示,不少酒吧的風格、業態與展覽中心、甚至南京西路商圈差別很大,因此,決定在合同到期的前提下,收回房屋。


上海銅仁路


隨後,在2011年又有消息說,銅仁路將變身為意大利中高端服裝品牌中心,還有消息說,這裡有望成為又一個匯聚鐘錶珠寶、時尚配飾和名車、數碼生活產品的高檔商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