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万金!为何海黄鬼脸如此受宠,探秘海南黄花梨“鬼脸”之谜

源起 ,海黄受宠,历史可见

“花梨……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

——明《格古要论》

“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

——明《广州志》

明隆庆朝海禁开放,海南黄花梨跨海登陆,继而被紫荆城的主子相中。当时,一只黄花梨床抵得十余人身价。古往今来海黄一直受着人们的追捧,据记载,古人曾云“一脸万金”,可见明朝人对海南黄花梨鬼脸的价值早有认识。

“鬼脸”可谓是海黄的一张文化名片。关注海黄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行云流水般的纹路,高贵典雅又沉稳大气,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海南黄花梨“鬼脸纹”,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是一种独特、有趣、又神秘的大自然之笔。远至汉唐高士,近至当代藏家,都为其神魂颠倒。

一脸万金!为何海黄鬼脸如此受宠,探秘海南黄花梨“鬼脸”之谜

黄花梨保健球,油性糠梨,鬼眼对眼鬼脸纹理,黄金底,纹理清晰

源由,如此大自然之笔如何而成?

海黄的“鬼脸”是其受到伤害之后结下的疤,是一种自我愈合的美,可以说是海黄经历风雨后的“彩虹”。 海南黄花梨“鬼脸”的形状和他的形成方式有关,鬼脸纹的形成分为变异成斑、枝桠髓心、外伤圆形巴结、树瘤小形似巴四种情况,《木鉴》里讲的真正的海南黄花梨鬼脸是由变异成斑而成,多见于海黄家具面板,而外伤圆形巴结和树瘤小似疤其实不是真正的鬼脸纹,只是看似鬼脸纹,这里,着重给大家介绍下枝桠髓心——最常见的鬼脸纹。一般出现在黄花梨佛珠上,有对眼形、蛙眼形、双十字形,还有小鬼眼形等。

一脸万金!为何海黄鬼脸如此受宠,探秘海南黄花梨“鬼脸”之谜

紫油梨老料,线条结实,底色干净,整体饱满圆润

每年8月到10 月是海南岛台风多发期,风向多变且急骤,台风之时,恰逢海黄快速生长之期,遭受台风袭击的海黄,或断裂,或扭曲,或折弯。主枝被刮断,新芽冒出,代替主枝生长,而其断裂的旧主枝将自我分泌油对伤口进行自我包扎成瘤,如不能及时包扎,则会烂成洞。

众所周知,海黄生长周期非常缓慢,一般主干长成直径10CM要经历10年左右,那时的黄花梨才会趋向稳定不易换主,这过程,黄花梨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或像动物,或像植物,或像人物,形态各异且逼真,魅力十足,“鬼脸”,也是在这过程中生成,除此之外,还有人们经常看到的瘤疤、蜘蛛纹、x纹、水波纹、山水纹等。

一脸万金!为何海黄鬼脸如此受宠,探秘海南黄花梨“鬼脸”之谜

匠艺藏馆认为,海南黄花梨“鬼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艺术层面上说,海黄鬼脸纹给人很强的视觉美感与审美情绪,于精神层面而言,鬼脸纹是海黄坚强的见证者,在这坚强的背后,是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勇气。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具魅力,以致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成为收藏家推崇的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