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被一些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习惯控制,并且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改变。作为父母,我们几乎都曾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而痛苦挣扎,甚至经历不止一次的失败。我们甚至怀疑那些自律的人,是不是像机器人一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天生就懂得如何管控自己,令正常人望尘莫及、无法模仿。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然而,改变习惯的能力绝非来自天生的自律、周围人的支持,或是超强的意志力。我们不能认为孩子的积极性和意志力方面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更多时候,尝试改变习惯而不得,是由于策略不当,不了解习惯运作的规律,而不是意志力薄弱。

诚然,自制力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改变习惯,更需要对习惯运作规律的正确理解,以及应用恰当的策略。与此相比,自制力所占的比重,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缺乏自制力,几乎从来就不是改变习惯失败的最大阻碍。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什么是“改变”习惯?

改变习惯仅仅是一项技能,和骑自行车差不多,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和训练,人人都掌握。如果没有传授和练习,就想让孩子拥有拥有改变习惯的能力,是不切实际的。要让孩子掌握这项技能,需要父母作为教练,教会孩子改变习惯的技巧,和进行必要的练习

有的人会有这样的担心:改变习惯的方法是否抹杀乐趣和自发性?

其实改变习惯并不意味着要把人变成机器人,所有的行为都被既定程序控制。秩序和乐趣不仅可以并存的,并且“自律才能更自由”。不能自律,说明你在被一些不好的习惯控制着,你并不自由,并且可能让将来陷入更加不自由的境地。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改变习惯,意味着开始全新的生活哲学和思考方式,而不是仅仅改善行为这么简单。对于新手来说,掌握核心阶段的基本技巧,就可以改变80%的习惯。

30天计划:改变习惯的核心阶段

养成习惯的过程,和在积雪中踩出一条新路很像,起初都需要爆发一股能量,穿过积雪,走出一条道路,之后就轻松多了。久而久之,这一条路径不断被踩踏得紧实、坚固,也就不再难走。同样,在最开始花一点时间创造、培养一个习惯,久而久之,也就不难坚持,甚至想不坚持都难。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什么是启动阶段/第一阶段?

改变习惯的第一阶段,就是穿透积雪、踩出路径的过程。这个阶段最费力,也最困难。但是,一旦踩出最初的路径,使习惯成型,坚持下去就容易多了。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这个第一阶段,就是习惯的启动阶段,即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最初一个月。这一个月,会花费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能量的99%。如果能够成功度过第一个月,这个新习惯就会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射,以后就无须再费力坚持,只需要花一点精力处理一些实际操作时的小变化就可以了。

如果努力了几个月之后,依然没能成功坚持一个习惯,通常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这第一个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改变习惯和砍柴很像。人们总认为,一个人成功改变习惯,是依靠超强的意志力。实际上,成功改变习惯,需要在开始前做足准备工作。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最初的30天,就像是砍柴之前磨刀的那一个小时。相比于几个月甚至几年,30天也许看似无足轻重,然而,启动阶段的这一个月,直接决定着成败。是否能把一个习惯坚持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这最初的30天能否有效坚持。

30天计划,是改变习惯过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按照所定下的指导原则,连续30天坚持某个习惯,不能有任何例外。

为什么需要30天?

改变一个习惯需要连续坚持一定的时间。人们对到底需要坚持多长时间,说法不一,从7天到几个月都有。我们把30天作为第一阶段,有它独特的优势。

1)坚持三个星期,足够将一个习惯,变成下意识的自动行为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2)时间太长不利于跟进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3)30天是一个单位月,便于日历计数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30天计划,如何做?

30天计划包括规划、执行与跟进、调整与事件应对三个部分:

一、写下计划,作出承诺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带上地图,明确方向,就能有效避免迷路。同样,在执行30天计划之前,和孩子一起,把计划和承诺写下来,花不了几分钟时间,却能避免执行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成倍地提升成功概率。

相比于脑子里的计划,口头的承诺,把计划和承诺写在纸上,有这样几个好处:

清晰明了,便于执行

明确写在纸上,可以把模糊的想法、愿望转化为清晰的语言和文字。比如,想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但具体需要做哪些事情?每天学什么?什么时间做?如果只是在脑袋里随便想想,很难把要做的事情、注意的事项安排妥当。写下来,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清楚的解答。

把承诺和计划落实在纸上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充分预估和应对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

加深印象,时刻提醒

把计划和承诺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位置,可以提醒孩子坚持执行,提醒我们及时跟进。

提供动力,不断激励

在改变习惯之初,如果觉得行动起来很困难,那么把愿望和计划写下来,这样做的仪式感,往往会给孩子一股冲劲,至少让他在接下来的一两天坚持执行。虽然这股推动力未必长久,但足以让孩子下定决心,立即行动。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如何些书面计划和承诺?

写下计划和承诺,这个行为本身,比怎么写更重要,我们不需要过分纠结于形式和细节。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 确定计划的核心内容;
  • 计划实施的时间段,比如8月8日~9月8日;
  • 列出为保证计划成功,必须遵守的规定;
  • 列出几条可以使计划顺利进行的建议。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二、执行与跟进:掌握周期规律,心中“有谱”

每个人的性格、生活,以及要改变的习惯、面临的挑战各有不同,但是改变习惯的过程,大多按照一个基本模式进行,它们的周期规律有迹可循。我们可以抓住其中一些共同点,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应对那些总会出现的始料未及的状况。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1)全速起跑期:前3天

在这个期间,虽然计划执行起来阻力巨大,但是动力也是充足的。孩子可能不太习惯突然的改变,但通常会高度专注地行动。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少即是多”,发动机启动要空载,满载往往启动失败,所以要控制节奏,避免用力过猛。少才能意犹未尽,很多要跑步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头两天贪多,把自己累个半死,后面就很难再坚持了。

2)疲惫放缓期:第4~10天

这个阶段是孩子执行计划时,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它异常艰难,大多数失败都发生在这个阶段。

在此期间,最开始的动力和干劲已经基本消失殆尽,而计划执行的阻力却仍然巨大。在这个阶段失败通常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全速起跑期”过早地把精力和干劲消耗掉了;二是选择的任务对孩子来说可能太难了,无法一气呵成。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要和孩子一起把任务拆分成小块,每一小块都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然后通过多个“30天计划”来完成。比如每天20个单词对孩子现在的能力来讲,比较困难,那就改成10个,坚持完成一个30天周期之后,再考虑增加。

3)过渡期:第10~20天

在这个期间,孩子开始逐渐适应新习惯,执行起来也变得没那么困难,一切通常会变得容易多了。

然而这个阶段也是存在隐患的。习惯变得容易坚持了,孩子容易忘记去坚持,我们也容易忘记去跟进。因此,需要建立一些机制,提醒孩子执行计划,否则一旦阻力减弱,便会开始放松警惕。

4)颠簸期:第10~20天期间某处

这个阶段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又容易放松警惕,是最脆弱的时候,问题和阻碍便在此时乘虚而入。某一个事件,或者出现的某一个障碍,足以威胁到整个计划,打乱原有的节奏。

比如,孩子每天早上背10个单词,某一天要带孩子出去玩,为了赶时间,可能就耽误了坚持了十几天的计划。

5)稳定期:第21~30天

这是30天计划的最后阶段。如果孩子在之前,全都按照正确的方法执行计划,那么这个阶段通常是最轻松的。孩子的这个新习惯已经成为常态,无须孩子自己严格控制、我们一直跟进,也能顺利执行。

在此期间,孩子只需要注意使习惯成为自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不断强化。

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就实现了需要达到的目标——孩子自然而然地去做某件事,无须任何提醒,也不会感到困扰。

如果在这个最后阶段,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督促,孩子才能执行计划,这通常不是个好兆头。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进阶性技巧来审视和改正问题,从头开始制定和执行一个新的计划。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三、调整与事件应对

30天计划看起来简介明了、容易执行,但只有实际去做的时候,才会看到真正的效果和潜在的问题。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安排协调是最棘手的,因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习惯养成的核心阶段,教孩子30天养成好习惯

想要避免执行过程中的困难,成功改变习惯,那么在制定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简洁

制定计划要遵循“极简”原则,尽量简单。“承诺”部分是核心,明确写出必须每天坚持的习惯,一旦没有坚持,就从头开始。“建议”是可能有助于坚持习惯的相关事项,并非必须做到。把这两部分分开对待,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执行中的困难。

2)灵活

尽量让习惯与孩子的生活方式契合,有适度的灵活性。过于灵活,习惯就没有坚持的意义;过于僵化,习惯又无法适应日常生活。这两者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每天背诵一篇短文,那么如果遇到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可以考虑多少字词以上的,可以拆分为两篇来对待。

3)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计划执行过程中,最常见的,几乎不可避免,也是最令人头疼的。它们的出现会突然打乱孩子的计划,是计划暂时停滞。最常见的突发事件可能是假期、生病、新的任务、重大家庭事件。

应对突发事件,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先筹划,把可以预测的事件(假期、新任务)等纳入30天计划内来考虑。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事件发生时,实现平稳过渡,避免和计划冲突。对于无法预测的事件,就需要尽可能地随机应变,安排妥当。否则,只能停止计划,等事件过后,再重新开始。

比如,孩子背诵短文的计划,因为突然生病或者学校有连续几天的重大活动挤占可用时间,那只能停止计划,重头再来。


“30天计划”针对的是单个的习惯,不是“养成学习好习惯”这样一个大的、复杂的习惯。帮助孩子做好规划,把承诺写下来,再对整个习惯养成周期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做好应对和跟进,孩子能够在30天内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技能,提高了孩子的自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