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坐月子是咱们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最早据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汉朝的《礼记·内则》里就有“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的内容,这可能是最早关于月子的记载。宋代的医学专著《妇人良方大全》专门有一个章节来介绍“坐月门”,也就是介绍孕妇“坐月”的方法。当然今天的坐月子和古人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像产后不能喝白水,不能洗澡等等糟粕早已经被摒弃,但有些做法改良后依然延续至今。预防产后子宫脱垂是坐月子主要的目的之一,那么月子里那些做法和预防产后子宫脱垂有关呢,今天来详细说说。

古时坐月子讲究不下地,说下地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所以在产后的一个月都是卧床不起的。但是今天我们知道,长时间的卧床反而会影响产后恢复。生产过程会导致骨盆韧带和肌肉松弛,甚至发生裂伤,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盆腔器官的作用。有些难产或天生肌肉比较薄弱的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子宫脱垂,表现出漏尿甚至下垂等等情况。经过身体的自我修复,大部分人在6周以后可以恢复。有些新手妈妈出现这些情况后,生怕恢复的不好,坚持一个月不下床不走路,这对于脱垂的恢复其实是不利的。首先大部分女性的子宫是前倾前屈位的,这样的位置便于盆底组织更好的支撑,不容易脱垂。产后一直卧床,特别是仰卧的状态,可能会使子宫的屈曲方向发生改变,变为水平位或者后位,和阴道的轴向一致,这样更容易发生脱垂。其次,适量的活动能增强身体关节灵活度以及血液流动,促进受损的肌肉完成修复。长时间不行走不活动,盆底肌肉得不到刺激,反而对恢复不利。当然产后活动要讲究“适劳逸”,适量即可。以日常活动为主,剧烈运动比如跳舞游泳还是等身体完全恢复以后再进行为好。

古时候的产后“忌生冷”,到了今天已经变成了吃水果适量,因为产后脾胃虚弱,进食冷的食物容易腹泻,消化不良。但适量的水果还是要吃。一方面是因为水果可以提供一些其他食物提供不了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从预防子宫脱垂的角度看,脱垂的发生往往和腹部压力过大有关,而便秘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增加腹部压力的原因。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是盆底组织避免不了的负担,生产完后除了产妇会觉得一身轻松,盆底肌肉也会觉得轻松许多。产后由于活动减少,本身胃肠蠕动就少,如果加上饮食上大鱼大肉为主,纤维摄入不足,很容易就会便秘。大便时过于用力,或用力时间长,对还没恢复好的盆底组织可谓雪上加霜。所以适量进食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盆底组织的修复,避免产后子宫脱垂也很重要。当然这也要讲个度,水果不要从冰箱拿出来就吃,最好等一段时间,等恢复到室温。同时要清洗干净,免得吃了拉肚子就不好了。同样,多喝水可以减轻便秘,但刚生产完的两周内要控制水分摄入,因为产后2周左右时间,身体会把怀孕期间多吸收的水分排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产妇容易出汗,动不动就大汗淋漓的原由。这时候多喝水,出汗会更多,容易发生电解质过量丢失,也不利于产后恢复。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从《礼记》说说产后子宫下垂

其实,盆腔器官的脱垂大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经过长时间日积月累慢慢发生的。不仅产后恢复不好可能导致子宫脱垂,长期的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脱垂。为了避免脱垂的发生,除了坐好月子,平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自我调节消化功能,改善排便习惯等等。当然这是我们下回聊的内容啦。

中山六院妇科 李骁 陈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