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異鄉人

文 | 老曹

01


那個異鄉人


清晨,老屋的客廳灑滿了陽光。

光線穿過窗臺上君子蘭肥厚的葉片,鋪滿了看起有些陳舊的瓷磚地面。

我看見那光線中有些灰塵在毫無規律地飄舞著,不知道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母親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有一句沒一句地和我講述著那些小時候的陳年舊事。

此刻,我彷彿在那片光影中看見一個胖胖的少年,他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故作鎮靜,時而奔跑跳躍,時而踉蹌跌倒,時而喜上眉梢,時而愁容滿面。

那些灰塵還在飛舞著,那少年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我漸漸地入神,整個人癱軟地陷在沙發裡,那一刻身心是如此的放鬆,頭腦也令人愉悅的空空如也。

我閉上眼睛,摸到木質的沙發扶手上有一條深深的刻痕。

歲月早已將它原本鋒利割手的邊緣變得圓潤光滑。

好像,現在的自己。

我仔細地摸索著那條溝壑,似乎想尋找些什麼。

恩,我的童年便藏身於此,呼之欲出。


一碗白粥,一個饅頭,一個雞蛋,一盤拌著鮮亮辣椒油的白蘿蔔幹。

我對著陽光坐下,眯著眼睛,吃著我的早飯。

我吃得很慢,細細地品味這些毫不起眼,再家常不過的食物。

一種溫暖,通過喉嚨繼而傳遍全身,好像身體裡每個細胞都在跳躍著,歡笑著。


記得十五年前我離開家的那個清晨,也是這些早飯。

只是吃得匆忙,早已不記得是什麼滋味。

我隔著廚房的門,看見母親在客廳整理我的揹包。

那天同樣是陽光滿地,她彎著腰,頭髮遮住了臉,我看見幾根白髮。


十五年了。

這十五年,我有一個新名字叫:異鄉人。


02


那個異鄉人


出了我家的小區大門向右轉,就是這座小城裡唯一的一座山。

可能在見過大世面的人眼裡,它只能被稱為土包。

但對於我,它是山,是承載著我童年、少年所有喜怒哀樂的山。

通往山上的小路,早已不是記憶中那條塵土飛揚的土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漆黑油亮的柏油路。

入口處也攔上了一根橫杆,禁止機動車通行。


現在的季節已是深秋,一眼望去,小路蜿蜒,兩邊是一片片讓人感到溫暖的金黃。

金黃色中間,跳躍地點綴著些紅色的楓葉,像一盤讓人思鄉時能夠落淚的家常菜。

再向上看去,則是藍得過分的天空,沒有一絲雲的干擾。

信步走上小路,穿過那根欄杆,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胸中一直壓抑著的那團東西,似乎被已經有些寒冷、凜冽的空氣衝破,變得無比暢快。

偶爾有風吹過,鑽進我的衣領,我縮縮脖子,心想這秋天的風都還和從前一樣。

有一片黃葉從樹上飄落,落在我的面前。

我彎腰拾起,把它放在眼前,對著陽光。

那些葉脈的紋路彎彎曲曲,好像那些預示著命運的掌紋。

這一片葉,被風吹落,搖搖擺擺,他不知道離開大樹後自己的歸宿。

他是喜歡就躺在大樹腳下等著被泥土掩埋,還是喜歡被風吹得更高,飛得更遠?

我不知道。

他也許也不知道,因為這風來得太快,也太突然。

以至於他還沒有想好,也沒有來得及找個算命先生算上一卦,就開始了完全未知的旅程。

我想了良久,走到那顆大樹下,把他放在樹根附近。

找了一個小石頭壓住他。

心裡默默地說,你就是一片小樹葉,別跑得太遠,外面風大雨大,還是在家裡好一點。


記得十五年前我離開家的時候,也是一個深秋。

那天也颳著風,路邊的黃葉在上下飛舞著,好像在為我送行。

我回頭,透過漫天飛舞的黃葉向我家陽臺望去。

母親站在陽臺上向我揮手,我也揮了揮手,轉身上路。

等我再次回頭的時候,我看見母親用衣袖擦著眼角。


十五年了。

這十五年我如同一片黃葉,從未落地,隨風飄舞,倍感孤獨。

03


那個異鄉人


我的路被一隻松鼠攔住。

他的那對大眼睛咕嚕咕嚕地轉著,身體跳躍著向我靠近。

他正對著我站在路的中央,歪著頭,向我伸出雙手。


我笑了,掏出褲子口袋裡的一包花生,拿出一顆遞在他的手上。

他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花生送到嘴邊,片刻過後,花生殼落在地上。

我又取出一顆遞給他,繼續向前走。

他捧著花生也一邊吃一邊跳躍著前行,恰好與我同路。


一個人,一隻松鼠,並肩而行。

我隔一會兒便會遞給他一顆花生,他便捧在手上陪我走路。

這讓我感覺很愜意,有人陪伴的路也顯得不那麼生冷,不那麼孤單。

另我感動的是,他願意陪著你,陪你走過你自己認為,或者他認為你會孤獨的路。


走了一會兒,他突然站住。

我以為他又想要花生,便又掏出一顆遞給他。

他接在手裡,同樣是雙手捧著,卻沒有吃。

他還是歪著頭用大眼睛看了我好一會兒,然後轉身跳躍著進入了屬於他的那片樹林。

身手敏捷地攢上樹梢,站住,遠遠地看著我。

我想可能他該回家了,於是向他揮了揮手。

他可能怕花生掉了,所以沒有和我揮手,只是那樣定定地看著我。

我轉身繼續走,我沒有回頭,我不知道他還在不再那裡。

不過我想,可能下次我再走上這條小路,便可以再次與他相見了吧。


他好像是我的老朋友。

我離開了一段時間,他便在這裡耐心地等我。

我回來,他便喜笑顏開,歡呼跳躍,然後陪我度過我們交集的這段時間。


十五年前我離開家的時候,一個朋友開車送我。

他一邊開車一邊遞給我一包花生,說這是他昨天晚上自己炒的,特別香,帶在路上吃。

他絮絮叨叨地說,家裡有什麼事都不用擔心,一切都有他。

沒事就打個電話回來,嘮嘮嗑。

我將頭望向車窗外,陽光刺得眼睛癢癢的,一邊吃花生一邊聽著他的嘮叨。


十五年了。

這十五年我偶爾會買些花生來吃,但是都沒有了那樣的味道。


04


那個異鄉人


人年紀大了一點,便會思念家鄉。

在外面受了委屈,便會思念家鄉。

仰頭看見月圓,便會思念家鄉。

低頭讀一封家書,便會思念家鄉。


當年出發時候的雄心壯志,現在想想,也許就是那些年輕氣盛的衝動。

又或許,我們早已忘記自己出發的原因,早已看淡那些念念不忘的追逐。


每個異鄉人,都曾幻想著衣錦還鄉的那天。

每個漂泊在外的人,都有著太多的身不由己。

每個離家的遊子,都明白"意恐遲遲歸"的意義。


那個異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