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2011年,史蒂芬·乔布斯因胰腺癌逝世,享年56岁。他的逝世给整个世界带来剧烈的震动,人们纷纷哀叹,“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企业家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苹果继任CEO蒂姆·库克也说,“乔布斯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他一生命途多舛,出生便被亲生父母遗弃,所幸受到养父母的良好照顾和教育;童年时代便聪明过人,青年时代便与朋友一起鼓捣电子产品,曾经跟好友一起在车库中组装出台式电脑;后成立苹果公司,起初一帆风顺,但之后遭人排挤,被赶出苹果。从苹果辞职之后,他又成立独立动画制作室皮克斯,并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3D动画《玩具总动员》。1996年,苹果经营陷入困局,乔布斯不计前嫌回到苹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发和生产。随后推出IMac和OS X系统带领苹果走出危机。2011年,乔布斯宣布辞职,此时他已经与病魔抗争了多年。乔布斯的一生为世界各国的创新者留下了不少的精神财富。

就像《乔布斯传》的结尾中说:“我愿意认为,在一个人死后有些什么东西依然存在。如果你积累了所有这些经验,可能还有一点智慧,然后这些就这么消失了,会有些怪怪的。所以我真的愿意相信,会有些什么东西留存下来,也许你的意识会不朽。”

乔布斯童年,有养父母的陪伴

乔布斯是养子,1955年,乔布斯生母辛普森自行到旧金山将乔布斯送给养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领养,养父母是加州蓝领工人,养父曾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退役后成为了一名机械师,他们夫妇对乔布斯不错,令乔布斯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史蒂夫还在蹒跚学步时,他就经常在凌晨醒来。父母给他买了一个摇摇木马玩,免得他早上4点就把全家叫醒。父母还在他的房间里放了一台留声机和一些小理查德的唱片。于是,在那些清晨的时光里,他们的儿子可以变着花样地、安全地尽情“摇滚”了。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史蒂夫非常幸运,全职主妇克拉拉总是花很多时间陪伴他,当保罗不出去工作的时候,他也经常把时间花在儿子身上。“我很幸运……我的父亲保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是一名出色的机械师,工作非常努力,他的双手会创造奇迹……他教我怎么用铁锤和锯子,还教我怎样制造东西。这一切对我来说太棒了。他在我身上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后来乔布斯接受采访时回忆道。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保罗的车库里有一个工作台,当史蒂夫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保罗就在上面划出了一块属于史蒂夫的区域。很多家长都会阻止小孩“侵占”他们的空间,保罗却正相反。“史蒂夫,现在这块地方就是你的工作台了。”他说。保罗把工作台清理干净,将所有的工具收拾整齐,按顺序摆好,欢迎史蒂夫与他一起使用他的工具,分享他的空间和收获创造的乐趣。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保罗喜欢购买一些旧汽车,将它们修好后再出售。翻修这些旧汽车使保罗对汽车的电气部件十分在行,也引导了史蒂夫开始对汽车的内部工作原理产生兴趣。保罗传授给儿子的,不仅是他对电子产品的痴迷,还有他对工艺精致的完美追求。他常常对儿子说,制造一件东西的时候,要做好它的每一个部件,然后细致、用心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即使这个部件是安装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不可应付了事。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史蒂夫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可以修好任何东西,让它们重新变得有用,还能将任何机器拆开,再重新组装起来。这可以说是我在制造业方面的启蒙。发现我开始对电子设备感兴趣后,他就总给我带回来一些东西,让我练习拆开和再组装。”

通过乔布斯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父亲是花了很多时间陪伴乔布斯的,同时还以身作则,成为了乔布斯创造和制作的优秀榜样,这两件重要的事情,对日后乔布斯的成长和工作,影响深远。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一点也不错。

成长路上遇到了好的老师,生命中的贵人

学生时代的斯蒂芬•乔布斯尽管学习成绩十分出众,但他也是一个玩劣的小孩。他会常常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为了不至于被退学,他甚至向四年级的老师贿赂了钱和巧克力。和邻居只是对童年时代马云摇摇头更甚的是,有人甚至忧虑地说:“斯蒂芬•乔布斯肯定会进监狱的。”他的中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孤僻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很特别”。

女教师伊莫金·希尔。乔布斯把伊莫金·希尔称为“我生命中的圣人之一”。 在观察乔布斯几个星期后,她意识到对付他最好的方法就是收买他。她给了他一本练习簿,上面都是数学题,同时拿出一只超大的棒棒糖,承诺若题目做完且大多数对这就是他的。事实上不到两天乔布斯就把题目做完了。

几个月后,他不想要奖励了。乔布斯说:“我只想学习让她高兴”。

伊莫金·希尔激发了乔布斯学习的热情,承认乔布斯的与众不同并加以引导和呵护。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里德学院教导主任杰克·达德曼。大家津津乐道微软比尔·盖茨、雅虎杨致远、Facebook扎克伯格、苹果乔布斯都有退学的经历。其他几位我不清楚,关于乔布斯退学,有这样一个细节:乔布斯退学后,仍然旁听里德学院的课程,并继续待在宿舍和朋友们在一起。

乔布斯在他那场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的演讲中提及:他旁听了一门书法课。“如果我大学时没上过那门课,麦金塔电脑里绝不会有那么多种字形以及间距安排合理的字体。”

乔布斯退学后继续旁听课程尽然得到了里德学院教导主任杰克·达德曼的同意,这令人不可思议。是杰克·达德曼容忍了乔布斯的桀骜不驯。

乔布斯能成长成乔布斯,要庆幸有他成长中的贵人。如果保罗·乔布斯和我们见到的家长一样对孩子的恶作剧严厉批评和惩罚;如果伊莫金·希尔只是把乔布斯视为捣蛋的学生;如果杰克·达德曼简单的执行校方规定把乔布斯驱逐出里德学院,乔布斯可能早就被扼杀了。

我们穷尽一生与自身的天赋和缺陷做斗争,学着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天赋与缺陷。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成长过程,但成长的结果并非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大众看到的史蒂夫是引领苹果成为市值超千亿的公司,无心插柳守护了皮克斯成为全球最牛的动画公司。史蒂夫的同行,如谷歌董事长埃里克. 施密特评价他: “他前所未有的把艺术家的灵感和工程师的远见结合在一起,建造了一个非凡的公司。他是美国近25年来最成功的CEO,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

他仿佛一直在聚光灯下,就连“被放逐”的岁月都充满神话色彩,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他一直在改变。但聚光灯背后,他也如普通人一样拥有众多缺点,如粗鲁无礼、不近情理、傲慢自大。

成年后,利用优势,控制弱点,疯狂的海盗精神

谈及创新时,乔布斯这样去描述他的感受:

“创造”其实就是把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当你问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是如何做事的,他们会感觉惭愧,因为他们真的没有去刻意这样做,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很平常的。因为他们能够把经验和新事物联系在一起。而他们可以做到的原因是他们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经验和经历,或者他们对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思考的更多。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人才太稀缺了!我们这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们没有足够多的“点”进行连接,因此最终拿出一个非常线性的解决方案,缺乏对问题的宽广视角。一个人越是对人性有更全面的理解,我们就越是能设计出好的产品。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他曾经评价微软的产品,“唯一的缺点是太平庸及没有品味。”他表示微软的产品就是一直在抄袭,一直在模仿,缺乏文化和内涵。他还表示令他感到难过的是,用户竟然没有对这样的平庸有丝毫的察觉。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努力追求极致,并将这种极致分享给同类,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

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自己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了创新的7大机遇:

1.意外的发现:用户的反应、销售情况的变化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2.不协调的现象:需求与业绩、常识与实际的差异。

3.流程的需求:寻找现有流程中薄弱或缺失的环节。

4.行业结构的变化:行业结构发生变化时,是创新的大好机会。不顺势进行创新的企业就会衰退。

5.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二胎放开、低出生率等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产生新的市场,有创新机遇。

6.认知的变化:男女同权、健康意识、生活方式等认知上的变化,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市场,扩大创新的可能性。

7.新知识的出现:形如人工智能、区块链、5G、基因编辑等新知识而出现的创新机遇。

以上的7大机遇促使了创新的产生,乔布斯的创新活动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高潮点,信息技术的勃发和兴盛,导致了大批新知识的出现和产生,乔布斯那些在当时看起来奇怪的思想,恰恰顺应了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于是他便乘着技术革命的浪潮一举登上世界的创新之巅。

海盗精神

很多人讲,乔布斯的出现打破了对于管理学的诸多定律,他的管理似乎并不符合任何管理理念,没有大学经历的乔布斯打破了那些所谓管理学家制订的条条框框。

乔布斯令人称道的管理理念被无数这个时代的管理学专家推崇,他的管理理念总结下来分为四个大部分:一是精神内核;二是组建团队;三是领导魅力;以及第四部分乔布斯深厚的精神遗产。

乔布斯的管理理念的精神内核是海盗精神,所谓海盗精神就是信念与执着,勇敢与拼搏,对未知领域探索欲望,执着追求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希望。

乔布斯在苹果内部倡导海盗文化,在研发IMac期间,乔布斯发现苹果内部渐渐患上了大公司病,团队中的不少人官僚作风严重,缺乏创造力,缺乏冒险精神。他那时正为团队的状态担忧,无意中他看到了一本书,书中描述的海盗生活正是他内心中所思所想的苹果文化。于是,他便将海盗精神确立为自己管理理念的精神内核。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推崇小团队,希望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避免苹果成为他讨厌的那一类平庸公司。乔布斯还在苹果公司提倡了扁平化管理,鼓励创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斗志。

乔布斯在组织团队方面曾有这样的表述,他回忆了小时候领居家住的一位老人,他家里有一台磨石机,老人把院子里的石头放在磨石机里打磨,石头互相碰撞发出响声,最终平凡无奇的石头变成了一块块光滑美丽的艺术品。

他对于组建团队的理念也是这样,正是通过团队合作,通过这些精英的相互碰撞,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相互打磨,磨砺彼此的想法,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石头”。这并不是某个人的成就,人们喜欢偶像,大家只关注乔布斯。但为Mac奋斗的则是他身后的整个团队。

乔布斯还有无与伦比的领导魅力,他曾经从惠普招聘过来一个员工,这个人十分优秀,但是却内心敏感,自尊心极强。乔布斯经常在工作中大发雷霆,他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他奉行有话直说,从来不打弯弯绕。而这个同事在来到苹果之后不久就自己离职了,原因就是对乔布斯的工作方式难以接受。

也是从这件事之后,乔布斯明白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海盗文化。他曾经说,“与优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每个人负责一块很具体的任务。如果他们的工作不合格,你要做的无非是提醒他们你做得还不够好,清晰明了地提醒他们恢复工作状态。这很不容易,所以我总是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有些同事觉得从中获益良多,但有些人接受不了,但我是那种只想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所以无论我原来的想法多么顽固,只要反驳我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实,五分钟内我就会改变观点。我就是这样,不怕犯错。我经常承认错误,这对我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表示自己的公司从来不招聘平庸之才,他只发掘才华横溢并不墨守成规的人,他发现只要找上五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他们会很自律也很优秀。

乔布斯何以成长为乔布斯?童年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对极致的追求

在乔布斯离世后,他还为苹果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些精神财富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不追求错误价值观,在乔布斯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苹果开始将重心放在销售上,他们把乔布斯确定的IMac价格改为2999美元,而不是乔布斯一早确立的999美元。他们开始牺牲未来,而采取短视的做法。这一点背离了乔布斯的价值观。他的目标是,让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能用上苹果的产品。

他的另一个精神遗产则是内容为王。在产品的开发方面,乔布斯绝对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他强调内容的价值,认可系列产品的力量,希望苹果在产品的开发方面能够永远不要害怕反常规,可以说I特斯就是反常规的产物,他完全重写了音乐产业的游戏规则,让苹果在制定策略定价以及利润分配等环节都占据了主导优势。

最后聊一聊

苹果改变了科技史,皮克斯改变了动画史,ipod改变了音乐史,iphone改变了手机史,ipad改变了电脑史,这一切的一切改变都因有乔布斯。如果乔帮主还在世,他说他还想改变教科书行业。

01 天才与疯子可能一线之隔

乔布斯是个天才,很多人都这样说,连竞争对手比尔盖茨都这样称赞。乔布斯也是个疯子,相信你看完书也会这样认为,极致的优点也可能是恼人的缺点。

首先他有些对产品设计的无限追求,这不仅体现在他对自家产品的要求上,有着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这样的极限追求才有这些优秀的苹果产品。

同时这样的品质也体现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办公室,自家房子,自己乘坐的飞机,游轮。甚至自己得了癌症以后住院的氧气罩,他对其设计很不满意,都不愿意戴上。

其次他有很强的专注力,对自己不想关注的事,也能做到几乎完全忽略。这让他强力摒弃了苹果公司的多条产品线,只专注于当下的产品研究,给苹果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生活也有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年轻的时候女友怀孕生下了小孩,他拒绝承认是自己的,让自己成了一个渣男;被诊断出癌症,他拒绝承认,最终还因此耽误了病情。

02 优秀是一种习惯

因为乔帮主的任性和控制欲,曾经被苹果公司董事会逐出公司,当然这可是乔布斯,他可没闲着,造就了动画界神一样存在的皮克斯,这可是一家能够和迪斯尼比肩的公司。

行业内有句话叫“皮克斯出品,必属精品”,可见其影片质量之高。我最早知道皮克斯是看一个去年在中国很红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身边的人告诉我这个工作室是乔布斯创立的,行业顶尖的。我心想:“这么牛的吗?不是造手机的吗?跨界这么远也啊。”

可能优秀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是优秀的

03 跨界才能出奇迹

乔布斯不是艺术界最顶尖的,也不是科技界最顶尖的,但他肯定是科技界最懂艺术的,艺术界中最懂科技的。

不然直到今天,我们的电脑都只能是黑色的,因为做计算机的人不懂设计。这肯定让人震惊,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顶尖的计算机公司想要找到一个顶尖的设计人才,很难吗?易如反掌好吗?

那看一看常规科技公司是怎么做的:技术是第一位的,设计都是为技术服务的,设计永远不可能凌驾于产品实用性之上。

乔布斯是怎么做的,严格限定了机箱的尺寸和形状,不惜逼迫工程师去改造电路板。

你别不信,一个优秀的跨界人才可能颠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