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富贵

这是一本被朋友推荐无数次的书籍,全文大约有90000字,还没用两个小时就读完了。

作者余华笔下的富贵,有着典型的形象,命运多舛、忍耐、乐观且热爱生活,这使他的作品来源于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一生的故事,年少的富贵沉迷赌博,败光了家中所有的财富,而他的苦难由此开始,父亲摔死、女儿高烧变成哑巴、母亲也因病去世、儿子抽血抽死、女儿难产而死、妻子散手人寰、女婿意外死亡、孙子活活撑死,最后只有一头老牛陪伴着他。

看完《活着》,我的眼泪一次次打湿了眼眶,主人公富贵在面对亲人一个个死去后,没有任何抱怨,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以非凡的精神去承担,以艰难的活着去对抗。

纵读《活着》,就会发现富贵与命运之间,似乎总在对抗命运,却一次次输给了命运,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强的活着,活着,就是他对命运最好的反抗。

虽然它是一本薄薄的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就会越发觉得其中的丰富的内涵。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读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以中年人的眼光,就从“如何活着”的角度来解读《活着》里的思考: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01、【如何活着的探索,我们要认清自己想要什么】:人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走的多了,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活着》里的富贵,刚开始读的时候,莫名的会火冒三丈,他不顾家庭,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尤其是他当初对家珍的态度,让人从骨子里厌恶他。

之所以解读这本《活着》,或许是觉得自己就像缩小版的富贵,每个人读完这本书的人,也都觉得自己就是福贵,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事物。

是的,活着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如何活着是我们每个人的疑问。但是,如何活着是需要这三个阶段:试错、改正、再试错。

·试错: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对任何事都了然于胸。我们只有大胆去尝试,才能搞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了,才能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若你没有失败的教训,那你肯定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小心谨慎。事实上,试错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改正:当我们在试错的过程中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那我们就应该马上改正。通过对错误的总结与分析,得出正确的改正方案,才能让我们接下来的道路一帆风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在改正的过程中收获一份自信,这样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够从容应对;

·再试错:有时候,一次的改正可能同样是错误,这时我们需要继续试错,直到找出问题的症结为止。再试错,更多的是对错误的反复提炼,也是通往成功的十字路口,敢于再试错,能让我们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敢于再试错,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越来越好。

试错、改正、再试错,也就很好理解富贵再面对生活的不幸而一直努力着,看得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初读的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面对不幸生活的勇气。

在《活着》里,从富贵身上,我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乐观”:即使命运对他“千刀万剐”,他也照旧活着。

当他输掉自己家里的一切后,他才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他是儿子,丈夫,父亲。他开始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他原先是为自己活着,现在他是为他的责任而活着。通过先前的不断试错,他明白了活着的真谛,为他爱的人活下去。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不少的网贷者,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钱自寻短见,而有些人却再努力还钱。

那些自寻短见的人永远的消失了,而那些努力还万钱的人,发誓再也不去触碰网贷。他们再以后的日子里更是用百倍的努力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困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被困难吓到了。

我们可以过得不顺心如意,但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永不认输的心。若我们自暴自弃,自我堕落,那将会是一种更为悲惨的人生,奋斗的活着远比堕落的活着更为出彩。

《活着》里的富贵,就是平凡生活的斗士,命运不会将他压倒,在面对不幸时,抱头痛哭完,他还会选择继续活着。他用自己活着的意志,顽强的与命运做着斗争,虽没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魄,但却有努力活着的意志。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02、【如何活着的本质,我们要为自己爱的人坚强】:人生来就有责任,活着也是一种担当

当读到《活着》里富贵因为母亲病重去请郎中,却被抓去当兵的时候。我真的无法体会那时候富贵的心情,母亲重病在床,他非但没有请去郎中,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了。他没有向命运妥协,即使当了一个所谓的兵,他也要让自己活下去,逃回去。

读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富贵早已不是原先的富贵。我们因为富贵之前的赌耿耿于怀,我们给了他固定的形象(吃喝嫖赌,败家子),殊不知要不是他把家产赌没了,他们一家人或许早就死了。

富贵已经可以称的上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因为他体贴娘,也会疼媳妇,对儿女也会进行适当的管教。这样的富贵除了生活的不幸之外,他本身或许没有任何能让我们横加指责的地方。

面对家庭,富贵用肩膀承担起了那份责任,面对不幸,他用活着表示自己最大的抗议,面对生活,他用乐观诠释着希望。富贵的一生注定是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他看似跌倒了,却一直坚挺着。

书写百味人生,《活着》里最让我潸然落泪的地方是富贵和他的老牛,两个富贵,像是人生终点的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富贵在苦根死的那一刻就彻底的老了,因为他的活着真正成了活着,他人生最后绝望中的希望也没了,他再也看不到一丁点的亮光,他的心死了。他为自己的死找好了归宿,和自己最亲的人埋在一起。他在人世没能保护好他们,他也想在阴间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人生难免会有遗憾,人生总会有孤独的时刻。我们面对人生的遗憾和孤独时,我们内心总在想,我还有家,我还有疼我爱我的人和我要爱以及我要疼的人。

岁月越多,我们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我们不允许自己逃避,我们面对着现实,哪怕明知是悬崖,为了我们爱的人,我们也依然勇往直前。

最为深刻的是当我们的年龄与压力递增的时候,我们越来越重视自己为家庭做了什么,自己多节省一块钱,那儿女就能多花一块钱。自己多受点苦,儿女以后就能少受点罪。

内心深处埋着的无不是沉甸甸的责任,面对孩子和妻子的期待,我们总是在假装自己无所不能。为了他们,活着就是希望,为了他们,努力活着。

当我们负重前行的时候,我们内心没有一丝波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爱的人都在身边。

当我细细品味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再一次泛起了涟漪,富贵所有的坚强都是和家人息息相关,富贵的活着是陪家人一起更好的活着。在经历少年的无知后,他用一生来陪伴自己最亲近的家人。

富贵用一生诠释着普通人对家庭的那份归属,他想要自己的亲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他的亲人都在痛苦中悲惨的死去。当我用成年人人的眼光就“如何活着”角度,来解读《活着》。才发现所有的意外都是在情理之中,把握住富贵对亲人的爱和依赖,就等同于知道我们探索如何活着和如何活着的本质,爱和责任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豆瓣9.4《活着》: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余华的《活着》是本流着泪才能看完的书,简单的说是一个人在不幸命运叠加后仍然坚强活着的故事,但在我眼中,它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无法避免生活的困难,只要用爱和责任去行动,哪怕是再大的折磨,也休想将我们活下去的意志击垮。

那如何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拥有越来越多的幸运呢?答案是不要太注重别人对你的看法!

《活着》里富贵的父亲,因为太过于纠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很快就“一命呜呼”,面对生活的不幸,他选择相信了别人,而不是自己。

要想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你必须得学会抵制别人的闲言碎语,因为别人给你的评价往往是臆断,没有事实依据,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总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变得焦虑不安。更有甚者,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全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然后在自卑的泥潭里,不可自拔。

要想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一定不能太重视别人的看法,你要知道,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说了算。你才是自己人生命运的主宰者。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轻易的否决自己,你要相信你就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完成某事的

或许,没人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但我们都知道活着就必须承担责任。

《活着》的主人公富贵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