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輕生,看一看我們的教育缺少什麼?》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輕生,看一看我們的教育缺少什麼?》

▲2019年12月26日凌晨,南京郵電大學5號教學樓(即材料學院院樓)6層實驗室發生火災。早晨,現場發現一具被燒焦的屍體,確認是南郵一男性研究生譚某。

多位知情人認為譚某為自殺。

不少知情者透露,譚某自殺或與其導師張某(女性)有關。譚某生前已重度抑鬱,三年來,張某對其“長期打壓謾罵,人格侮辱,文章壓著不改,逼迫學生籤承諾書延期畢業”。

對譚某導師的行為咱不做任何評論,免得文章被“和諧”。

咱借用《紅樓夢》裡的一首判詞:

紅樓夢曲·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

咱就說一句,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作惡者必被究。不管她後臺有多硬,勢力有多大。

大家拭目以待吧。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輕生,看一看我們的教育缺少什麼?》

♠今天,考上大學已不算什麼新鮮事。除非名牌大學畢業,一些普通二本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未比比農民工強。因此,考研究生就成了一些本科畢業生的又一個奮鬥目標。

能考上研究生,除了天分高,勤奮是必不可少的。考上了,就業前景相對本科生有不少優勢,自己和家人都會很高興。

可是,譚某終結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生前是否想到過,這樣做給父母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輕生,看一看我們的教育缺少什麼?》

死者為大,就多不說了。說也挽不回一條年輕的生命。

咱想說的是,譚某輕生,誰應該為此負責呢?

他的導師自然脫不了干係,關於這一點不多說。

☞我們的教育體制也有責任。為何這樣說?

目前的教育體制,評價學校好壞的主要標準就是升學率的高低,尤其是名牌大學的錄取率的高低;評價學生好壞的主要標準就是成績的高低。

在這種評價模式之下,學校非常重視知識的傳授和答題能力的培養和答題技巧的訓練,很少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及如何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教育。

其結果是,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不少

智商不低、情商不高、逆商(指面對逆境承受壓力的能力,或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和心商(就是維持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況和活力的能力)幾乎為零、德商(指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品質。德商的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容、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乏善可陳的學生

譚某走了,給父母留下了不盡的痛苦和思念!

☞千教萬教,先教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