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八月在巴厘岛,我有幸见证了一场海岛婚礼。婚礼定在四季酒店的一处悬崖上,背后就是有着最美落日海滩之称的金巴兰海滩。

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新娘挽着父亲的手臂,从长长的台阶缓步而下,伴着当地歌手的轻轻吟唱,望向等候她的新郎。我不知道在这等待的一分钟里,他们是不是回顾了这一路走来的酸甜。

婚礼特地选在落日时分,观礼的除了父母,只有我们十几位挚友,双方在牧师的见证下交换婚戒,互诉誓言。伴着金巴兰海的日落拥吻,美得好似一幅画。

我想,这样一场婚礼,大概满足了所有少女对婚姻的幻想,纵使日后的生活琐碎而平庸,想起落日下的吻,也还拥有甜蜜的回忆。

巧的是,同天,我的闺蜜在国内参加了一场新娘可能日后再也不想回忆起的婚礼。

据说,接亲的路上,新娘家人对新郎一方百般刁难,门堵了好几道,怎么塞红包也不让进。结果等新娘要到新房时,新郎家人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堵住新娘不让进。一场浪漫的婚礼变成双方家庭的博弈,似乎谁的手段多,就能帮那方的新人在日后的家庭生活中占据高位。新娘当场黑了脸,隔着几道门,闺蜜都感受到了现场的尴尬。

这样一场婚礼,可能是婚姻坟墓的第一块砖。

1 忍着恶心说“我愿意”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海岛婚礼、花园婚礼、教堂婚礼或者干脆不要婚礼旅行结婚,倒不是说一句“yes I do”有多高大上,而是中国式婚礼真是太糟了!以为为数不多的参加(sui)婚(fen)礼(zi)的经验来看,中国式婚礼主要分以下几种:

1)领导致辞式

小a和老公青梅竹马,筹备婚礼时,她准备请一个见证他俩一路走来的朋友证婚。对方词儿都想好了,结果被小a父亲一票否决:

“你这孩子懂不懂事儿啊!婚礼必须领导站台!男方领导主婚,女方领导证婚!这是人情,你长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啊!”

结果费了不少劲请来的领导饭都没吃完就匆匆走了,更尴尬的是,照着结婚证念的领导还念错了小a的名字。

就这样,准备好纸巾的新人尴尬地听完了五分钟的报告会。

2)夕阳红歌会式

小雨的妈妈退休后热衷于文艺活动,但一直没有更大的舞台展示。结果趁着闺女结婚的日子,老妈发话了:

“结婚那天,让我和我那些姐妹们,都上台亮个相!也给你们助助兴!”

就这样,一场原本浪漫的婚礼硬生生改成了夕阳红晚会。

3)场面宏大式

同事斌斌结婚时,原本打算邀请亲近的家人朋友举办个小宴会。没想到告诉双方父母后,原本五六桌的宾客瞬间扩大到六十桌。

轮桌敬酒时,一位阿姨自诩抱过穿开裆裤的斌斌,一个劲儿夸他小时候多调皮,无奈斌斌无论也想不起人家姓啥。刚换到旁边一桌,只看这位阿姨夹起一只虾对旁人说:“房子都没有也敢结婚,哎呦,这个虾比我儿子结婚时那可差远了!”,

4)闹洞房式

我参加的有限婚礼中,还没见过伴娘被摸胸、新郎被脱光绑在电线杆上、公公强吻儿媳之类要上社会新闻版的奇葩婚礼。不过,调戏伴郎伴娘、给新郎父母画小丑妆、堵门堵到生气的情况倒是挺常见,传统的“闹洞房”变成闹新娘、闹伴娘、闹新郎,反正是各种低俗玩笑都不能少。

有时候,婚礼搬到了国外,但低俗的婚习也没能改。包贝尔和包文婧同样选择在巴厘岛结婚,碧海蓝天,婚纱誓言,一个不少,但荧幕上风度翩翩的伴郎团还是要把柳岩丢下水。

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过后,双方粉丝互骂、媒体不断添油加醋,即使包贝尔和伴郎团道歉,甚至柳岩也道歉后,各种嘴仗也一直没消停。倒是有点心疼包文婧,期待了很多年准备了很多天的婚礼,日后回想起来画面印象最深的,不是披着婚纱和最爱的人互诉誓言,不是亲朋好友共聚一堂祝福,也不是带着女儿办婚礼的温馨,而是丈夫和伴郎团低俗的玩笑。

2 中式婚礼其实是中国人的婚姻观

这些中国式婚礼有多糟,中国式婚姻观就有多可怕。

1)婚礼时办给父母的,老婆也是给父母找的

从帮子女找一个合格的对象开始,中国式父母早已强势介入儿女的婚姻。而一场极尽排场的婚礼,更像是开给父母的庆功会:看看,我闺女嫁得不错吧!对很多中国父母而言,子女的婚姻成功与否,是检验自己为人父母合格与否的标志。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龄剩男剩女遭遇父母花式逼婚,恨不得直接去相亲角抓一个回来领证。对许多中国父母而言,儿女学历再高、挣钱再多、事业再成功都抵不上一个贤惠的妻子(丈夫)。海归博士?年薪百万?青年才俊?哦,没有对象啊,真是可惜!

前段时间,演员朱雨辰的妈妈上了热搜。这个妈妈每天凌晨四点半给儿子煲汤、70岁的年纪还要跟随儿子一起生活,跑剧组,一日三餐盯着儿子吃,无论在哪里都随身带着锅,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朱妈妈的厨房。朱妈妈表示,自己是“用生命”爱儿子,为了他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在朱妈妈称“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我都是会干扰的”,朱雨辰40岁还没结婚,哭诉5年没谈恋爱,而他的姐姐更是因为看到母亲对弟弟的付出,觉得自己做不到而不敢进入婚姻!

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2)婚礼越热闹越好

至于婚礼上的闹,闹洞房、闹新娘、闹伴娘、闹新郎,给新郎父母话小丑妆,有不尊重女性之嫌外,也是图热闹。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恋爱可能还是私事,但结婚就一定是昭告天下的公事,必须办个热热闹闹的婚礼,没有婚礼的婚姻似乎总有些见不得人的隐情。

中国人对性从来是讳莫如深,父母在孩子面前谈论性更是禁忌,但好像一旦进入婚姻,性就不再是隐私。因此,闹洞房是天经地义的,跟新郎开些玩(xia)笑(liu)是祝福,长辈问年轻夫妻什么时候要(pa)孩(pa)子(pa)更是出于关心。

3)从今天开始,你得听我的!

据说在某地,婚礼上有一项规定是新娘子在进门当晚,要被丈夫拿棍子打一顿才算正式进了他家门,据说这样可以彰显丈夫的地位,保证妻子乖乖听话。这种变态的婚俗不多见,但是让新郎跪搓衣板,答应今后听老婆话的也不在少数。说穿了,在婚礼上一定得争个你高我低。

像我闺蜜参加的那场婚礼一样,一场婚礼,其实也是男女双方家庭的博弈。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婚姻从来就没有平等,让老婆乖乖听话或者让老公束手就擒才是婚姻的秘诀。

最近被议论很多的是郭晓冬的妻子程莉莎。一个一出道就演女一号的演员,嫁给丈夫后几乎放弃了演艺生涯,为了生二胎打一百多针。程莉莎还在微博贴出当年在山东农村办婚礼的故事,她这个新娘子经过村长特批才被允许上桌吃饭。

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有人说,程莉莎为了家庭牺牲个人发展不值,也有说人家女主为了爱都乐在其中,你们吃瓜群众评判个毛线?当然,程莉莎过得幸福与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好的婚姻应该是给双方都以滋养,都能享受这段关系同时不失去自我。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遇到了人生挚爱,并且在婚后,事业发展到新的巅峰。回忆婚姻,她这么说:

你可以和各种类型的男人约会,但你应该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男人。这类男性会认为女人应该聪明、有主见、有事业心;他会重视公平,并做好分担家庭责任的准备,甚至非常乐意这么做。这样的男人确实存在。

3 掌控我的人生,从办一场属于自己的婚礼开始

民政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下降7%,这已经是连续第4年下降了。此外,很多地方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在往后推,江苏省更是推到了34.2岁。不仅懒得办婚礼,年轻人连婚也懒得结了。

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婚礼不是必选项,婚姻也不是必选项,过好自己想过的一生才是必选项。社会学家Andrew·J·Cherlin把“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婚姻称之为 “制度化婚姻”(institutional marriage)。这种婚姻围绕物质和后代展开,穷人通过结婚降低生活成本,富人通过婚姻使财产和地位得到巩固。

但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婚姻模式似乎不再适用。女性可以自食其力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那为什么还需要找一个不够爱的人忍受鸡毛的生活呢?如果结婚还不如一个人过得好,那为什么要结婚呢?

对不起,这个婚礼我不愿意

其实,选择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选择在海岛还是在教堂,选择摆酒还是旅行结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有选择的意愿和权利,同样你也有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的权利,选择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的权利,总之,你的人生掌控在自己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